方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方还(1867年—1932年),原名张方中,字惟一,晚号螾庵江苏省新阳县蓬阆(今属昆山市)人,清朝及中华民国政治人物、书法家、诗人、教育家。[1]

生平[编辑]

方还的父亲方赓早亡,方还从小失去父爱,在嘉定钱门塘张家成长(一说入赘)并袭张姓。光绪十一年(1885年)考取新阳县学生员(俗称秀才),逾年补廪膳生,后为例贡。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请准认祖归宗,由张姓恢复为方姓,起名为“方还”。[1]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方还参与创办樾阁学堂半茧园,同年发起创立亭林学会于亭林祠。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昆新教育会昆新商会成立,方还任两会会长。光绪末年至宣统年间,方还当选江苏谘议局议员、资政院民选议员。[1]

辛亥革命爆发后,方还和中国同盟会会员共同成功光复昆山,方还被推为昆山民政分府民政长。中华民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校长、上海招商局公学校长、南通女子师范学校校长等职。韩国钧任江苏省长、王伯群任国民政府交通部长时,方还分别出任他们的秘书。[1]

1932年4月,方还在南京病逝。[1]

逸事[编辑]

方还在昆山亭林公园建园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光绪二十九年闰五月(1903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签约,同意向英国银行借款修筑沪宁铁路。翌年三月,路线开始勘测,勘测至昆山县城时,英国总工程师格林逊故意将昆山站的站址定在马鞍山东南麓,企图霸占马鞍山及周边地区兴建自己的私人别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初,上海道已经批示移交昆山县核办,昆山县知县宝颐将此情况秘密告知方还,方还乃召集人员在亭林学会开会,决定电请两江总督出面制止,并申请将此处山地下拨,集资创办树艺公司,以迫使英国人修改铁路线及昆山站站址。最终他们成功使昆山站建在了昆山城南朝阳门外严家角,也就是今天昆山站的站址。树艺公司在马鞍山南麓种植了许多树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辟为马鞍山公园,1936年改名亭林公园[1]

1929年,姚鹓雏以“龙公”之名在上海《时报》连载《龙套人语》(1983年出版时更名《江左十年目睹记》),其中记载了方还的轶闻。[1]

著作[编辑]

方还在诗词、文章、书法上颇有造诣。当时有“南北两方”之称,“南方”指方惟一,“北方”指方地山张謇曾经多次说,“吾文不如方还。”[1]

  • 《灵洲诗草》[2]
  • 《灵洲集》[3]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昆山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2. ^ 晚晴簃诗汇·卷六十四
  3. ^ 张为之、沈起炜、刘德重主编,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