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
  • 漳卫新,流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东南部和山东省西北部,是漳卫南运河右岸的一条入海通道,是在原四女寺减基础上疏浚扩挖而形成的一条人工河道,以承泄上游卫运河洪水和沿岸排涝为主,兼有蓄水功能。 漳卫新的前身是开挖于明永乐十年(1412年)的四女寺减,下段为沿用(老黄河)故道。四女寺减
    2 KB(408个字) - 2021年2月8日 (一) 07:24
  • 德州市的缩略图
    。黄河流经南面边界,境内还有京杭大运河、马颊、徒骇等河流。市人民政府驻德城区东风东路1566号。 秦置县在今德州城区东南,属济北郡。两汉及魏晋县属平原郡。西汉置安德县在今陵城区东南,属平原郡。北魏年间,安德县为平原郡治,徙县至今陵城区,北齐省县。隋开皇九年(589年)置德州,治安德县,…
    19 KB(1,669个字) - 2024年1月11日 (四) 02:59
  • 齐侯盂的缩略图
    齐侯盂 (分类孟区)
    铭文与子仲姜相关的文物还有1870年在山西省榮縣出土的𦅫鎛;《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續編》收錄的齊侯子仲姜甲乙;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子中姜盤等。 馮時《春秋齐侯盂与𦅫镈铭文对读》一文将齐侯盂与清代同治庚午年(1870年)在山西省荣县后土祠出土的𦅫镈对比分析,认为:两器铭文的书体,内…
    5 KB(590个字) - 2022年8月1日 (一) 22:00
  • 鹿台岗遗址位于中国河南省杞县,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59年,在鹿台岗出土了腿、当、陶片、骨针等遗迹,同年成为杞县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升级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至1990年,郑州大学考古专业86级师生和开封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对“鹿台岗遗址”进行了进一步发掘考察,发现此…
    1 KB(146个字) - 2024年5月9日 (四) 08:01
  • 為黃水經流,舊道斷不能容,河面必須加寬,民間田廬如何移徙,如何安置,則度地宜審也;且即河面加寬,仍恐萬難容納,別開支河,勢不容已,徒駭、馬頰、鉤盤、猶可指名,可否開行,有無貽害,則分水宜權也;黃水北行,其事為創,萬一不善料理,人情騷動,物議沸騰,則相機宜慎也。請特派大臣履行上下游詳勘,然後定策。…
    3 KB(644个字) - 2024年1月25日 (四) 17:02
  • 19年,姚河塬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早在20世纪80年代,彭阳县周边曾经零星出土过一些西周时期的陶、铜戈等遗物。2017年4月,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8家单位,在彭阳县的红流域开展考古调查,期间发现了该遗址。当年6月对该遗址展开了初步发掘。根据调查和初步的发掘结果,考古人员认定该遗址为商周时期的封国遗址:294…
    6 KB(821个字) - 2023年6月3日 (六) 04:03
  • 汶阳遗址的缩略图
    。遗址为黄沙土高台地,南北长 670 米,东西宽 420 米,面积约281400平方米。 现遗址西部、南部因建厂遭到破坏,东部已为村庄覆盖。从砖瓦厂取土断面上看,距地表 0.5 米以下,有厚约 1 米的文化层。遗址地表多为耕地,土壤属于耕作土。从遗址采集的有凿形足鼎、袋足
    4 KB(418个字) - 2024年4月22日 (一) 04:37
  • 郝家台遗址 (分类漯文物保护单位)
    物研究所在这里进行考古发掘,发掘出丰富的龙山文化中晚期遗迹、遗物,其上有丰富的二里头文化遗存。出土陶、石、骨、蚌器数千件,其中陶器有鼎、罐、高柄杯、、壶、瓮、豆、碗等。饰绳纹、篮纹、方格纹。 郝家台遗址-文化遗产宝库-中国华夏文化遗产网. web.archive.org. 2016-08-17 [2020-03-08]…
    1 KB(155个字) - 2022年12月24日 (六) 17:03
  • 城垣为黄土夯筑,基宽40米,顶宽15米,高40米。四面设门,为青石砌筑。今仅存西、北城墙局部。古城东北隆起部分为古帅军台址。故城内曾出土石斧、绳纹陶片、残陶等。 文物库 -- 郯国故城. 山东省情资料库. 2010-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1) (中文(简体)).  郯国…
    1 KB(124个字) - 2018年4月28日 (六) 11:02
  • 西坡遗址,是一个位于河南省灵宝市阳平镇西坡村西小涧东岸的台地上的遗址,与南涧村接壤,與仰韶文化時代相當,約從公元前五千年延續到今天公元前二千七百年. 。北距黄河约8公里,南距秦岭北坡约3公里。西坡遗址是北阳平遗址群内的二级聚落。 西坡遗址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650米。断崖上暴露文化层厚达4米,有小口尖底瓶、夹砂红陶鼎、
    4 KB(538个字) - 2023年12月23日 (六) 04:34
  • 以东,东光县和山东省宁县、乐陵市、无棣县以北地区。唐朝时,从沧州境内,先后分出棣州、景州。武德四年(621年),以沧州的阳信县、滳县、乐陵县、厌次县置棣州。八年(625年),棣州废,四县还隶沧州。贞观十七年(643年),复以沧州的厌次县,德州之滳
    11 KB(892个字) - 2022年11月9日 (三) 15:50
  • 乐陵市的缩略图
    村子,分别先后划为靖远县一、二、三、七区和阳信县的六、九区;西北部乐陵八区杜寺以西的15个村划归县六区。同时将盐山县的沙泊张、虎皮马、兴隆淀以南和南皮县的风翔、刁公楼以南30个村子划为乐陵一区;将宁县的银相公、红庙、刘集、东西葛勇以东的192个村子划为乐陵县新四区。此时,乐陵县曾分别先后划为7…
    21 KB(3,705个字) - 2024年4月7日 (日) 08:51
  • 山东行政区划史的缩略图
    山东行政区划史介绍山东地区行政区划变迁。 夏朝建立后,各地仍存在许多相对独立的方国和部落,今山东地区多由东夷族各部落控制,其中著名的有薛、蕃、有仍、有缗、三𦟣、顾、有莘、有穷、有、过、寒、斟戈氏(斟灌氏)、斟寻氏、费氏、缯、杞氏、观氏等。 山东西南部是商族早期的活动中心,商始祖契都于蕃,相土东都在泰山下。后商族势力扩张并最终…
    44 KB(3,979个字) - 2024年5月9日 (四) 07:42
  • 新郑市的缩略图
    、黄水(古溱水)和潩水两岸有带状冲积平原,面积很小。 新郑市地处淮河流域。境内河流分别属于颍和贾鲁河水系。属颍水系的主要河流有潩水、双洎、黄水(古溱水)、梅、暖泉和莲。潩水发源于新郑市辛店镇的具茨山主峰风后岭白龙潭,流经观音寺镇入长葛市境。境内
    16 KB(2,217个字) - 2024年4月7日 (日) 03:48
  • 大多以家畜下颌骨制成。陶拍为长方形或梯形,拍面为圆鼓状,背部呈宽鋬状。 夹砂灰陶是陶器的主要形式,其次为泥质灰陶,极少数采用夹砂红陶与泥质红陶。使用及部分罐储藏陶胎夹砂,砂粒粗细则随器物大小而发生变化。 1988年9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又对康家遗址展开了第三次发掘,此次发掘总共开采十七个5 × {\displaystyle…
    11 KB(1,502个字) - 2024年2月27日 (二) 06:34
  • 袋状坑和不规则形坑等,墓葬为小型土坑竖穴墓。出土了石器、陶器等遗物,石器有铲、斧、镞、刀、梭等,陶器分为夹砂陶和泥质陶,还发现方鼎足、鸭嘴鼎足、大足、甑、缸、杯等,器物纹饰有方格纹、篮纹、篱笆纹、粗细绳纹、附加堆纹等。从出土的文物和寨墙的建筑模式考证,此处也可能是一处早期古城堡。…
    3 KB(448个字) - 2024年2月24日 (六) 04:39
  • 墓道的大墓刘家一号墓。1981年,发掘了扶风强家一号墓,出土了青铜礼器18件,包括四鼎五簋。 初步统计,遗址共出土各类文物3.8万余件,其中鼎、簋、、觥、尊、盘、豆、罐等器物3000多件,商周青铜器1000多件,各类陶器1万余件,西周甲骨2万多片,有字甲骨290多片约900多字,總用字數1009…
    4 KB(528个字) - 2024年3月7日 (四) 14:05
  • 005年7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横水西周墓地进行了发掘,在M1、M2两座墓中出土了许多随葬品。其中,M1出土20多件青铜器,包括鼎、甬、壶、钟、盘、、觯等;M2出土大批随葬品,包括青铜鼎、青铜盘、玉璋、玉圭等。在青铜鼎、青铜盘等的内壁上有“倗伯”、“倗伯乍畢姬宝旅鼎”等铭文,共计230多字。专家…
    4 KB(557个字) - 2022年1月3日 (一) 07:50
  • 青州市的缩略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驼山石窟 青州龙兴寺遗址 衡王府石坊 青州真教寺 東晉桓温某主簿善辨酒力,稱好酒做“青州從事”,次酒做“平原督邮”;蓋青州有齊郡(臍),平原有縣(膈)也(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術解》)。 青州是中国主要花卉集散地之一,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青州为“中国花木之乡”,2009年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在青州举办。…
    12 KB(1,602个字) - 2023年12月17日 (日) 10:33
  • 其他还有古文化遗址多处,并从中发掘大量历史文物,其中有良渚文化遗物——黑陶弧腹罐、新石器时代晚期遗物——黑陶宽把盖杯、湖熟文化遗物——、马家浜文化遗物——腰沿釜、西周青铜凤纹尊等。其文物古迹级别之高,数量之多,为全省乃至全国县邑所罕见。 丹阳处于吳語和官話两大方言区的交界地,历来有…
    12 KB(1,775个字) - 2024年5月11日 (六) 13:39
  • 馬谷、騮山之間,北至大沽入海。大沽,即下 流入海處。《山東通志》作「大枯。」《樂陵縣志》曰:「 在樂陵東。」《平原縣志》曰:。按《通典》「自安德流至 平原界。」《德平縣志》曰:「在德平縣東南里許,其 道與鉤盤同。」《漢書溝洫志》云:「九之名,有徒駭、胡 蘇、。」,今在平成、東光、界中。自鬲以北至徒
  • 肓之上,中有父母。” 病名。,否之意。因气血俱病,否不通,而致半身不遂。《素问·大奇论》:“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偏枯。”《类经·脉色类》:“胃气既伤,血脉又病,故上下否,半身偏枯也。” 病名。即膈气。见《诸病源候论·五气候》。详膈气条。
  • ……本文的汝颍地区系指嵩山以南、洪支流南汝以北地区,东至贾鲁西岸,西至伊东岸与豫西山地东缘。……本文的豫东南地区主要指洪支流南汝以南至桐柏——大别山脉北麓地区,西隔白云山脉与南阳盆地相邻,东至史东岸。南汝上游也有个别遗址位于南汝以北。这一地区大体位于淮河上游,境内重要的水系有洪、南汝、淮河、潢与史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