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搜索结果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
  • 靬村,位於中国甘肃省金昌市永昌焦家庄乡,位于城关镇西南11公里,旧称者来寨,西汉時设置,當時名為。此名於最早文獻紀錄為西元前60年,為古羅馬第一軍團失蹤之謎的假設發生地。 《辭海·馬部·靬》:「靬,古名,西漢置。西域靬人內遷居此,故名。北魏以後作力乾,隋廢。故址在今甘肅永昌南。前…
    3 KB(399个字) - 2024年2月6日 (二) 02:47
  • 殷汝驪的缩略图
    殷汝(1883年—1940年),字鋳夫,中国民主革命家、政治家。 殷汝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此后赴日本留学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其间加入中国同盟会。毕业回中国后,殷汝任湖北法政学堂教習。 中華民国成立後,殷汝任統一共和党常務幹事。1913年(民国2年),他当选民元国会衆議院議員。后来他参加二…
    4 KB(403个字) - 2023年10月6日 (五) 04:25
  • 骊山老母的缩略图
    運皇室,盡忠護朝衛國,而助大唐享太平。《驪山老母玄妙真經》称她为“万灵主教”、“山老母玄靈妙元大慈尊”、“山老母懿德玄妙大慈尊”,又被玉封为“护国懿德元君山老母大慈尊”,是救苦救难、护国佑民的存在。其中着重描写山老母熟知阴符(原文:“陰符者。上可通天。下可察地。中可化生萬物。”),哲解太上…
    34 KB(4,117个字) - 2024年5月8日 (三) 20:14
  • 明成皇后的缩略图
    州郡,是僉正閔致祿與第二任夫人韩山李氏所生的小女兒。她所出身的興閔氏是朝鮮望族,高祖父閔鎭厚是肅宗第一繼妃仁顯王后的兄長。父親去世後,與母親遷居漢城府安國洞感古堂,是仁顯王后當初被廢時所住之處。 朝鮮高宗15岁时,其生父兴宣大院君要為兒子物色王妃人選,而高宗生母
    26 KB(3,147个字) - 2024年5月30日 (四) 08:50
  • 永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金昌市下属的一个名起源,當初的命名是希望「永遠昌盛」。 元至元15年,元朝政府設置永昌路。 明朝建立後,改編為永昌衛。 清雍正3年,属凉州府改編為永昌至今。 蘭州大學歷史系教授陳正義、關亨於1990年代研究發現祁連山腳者來寨(今永昌焦家庄乡
    2 KB(203个字) - 2024年3月21日 (四) 00:37
  • 張明熙 (分类明朝高要知縣)
    設伏搜山,禽剿納降,編里甲,嶺南肅清。轉興泉。仙遊山寇亂,募民密詢,得其巢窟,出奇剿殺,斬四人,餘皆散遣。晉太僕少卿。福京亡歸。妻陳、子士、妻胡廣州陷死難。士,字子駒,扶喪歸。 錢海岳《南明史》·卷四十四·列傳第二十 欽定四庫全書本《江南通志》·卷一百三十·選舉志 《嘉慶新修江寧府志》·卷三十九·人物志第六…
    3 KB(535个字) - 2023年5月11日 (四) 04:59
  • (周振鶴認為是令居、枝陽)及隴西郡、天水郡各二置金城郡。宣帝初年析張掖郡東部置武威郡。西漢後期治觻得(在張掖市甘州區西北),屬涼州刺史部。領十:觻得、昭武、刪丹、氐池、屋蘭、日勒、靬、番和、居延、顯美。其轄境大致相當於今甘肅省永昌以西、高臺
    3 KB(443个字) - 2023年11月23日 (四) 15:41
  • 《漢書·地理志》載,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右北平郡領十六縣:平剛縣、無終縣、石成縣、廷陵縣、俊靡縣、薋縣(都尉治所)、徐無縣、字縣、土垠、白狼、夕陽、昌城、廣、聚陽、平明。有66689戶,320780人。其郡轄地大致相當於今河北省唐山市、承德市大部,秦皇島市北部,天津市北部一隅,遼寧省朝陽市西部以及内蒙古赤峰市中南部。…
    6 KB(999个字) - 2023年6月17日 (六) 22:21
  • 女娲的缩略图
    女娲 (章节山老母說
    民間還有傳說山老母是煉石補天的女媧娘娘,然則山老母是山的山神,中國傳說中古代道教的神仙(默认为女)。姓氏與來歷不詳。依道教《山老母玄妙真經》記載老母乃斗姥所化,是上八洞古仙女中的第七柱,是上古時代的神仙。另依照焦生全〈山女媧與山老母考辨〉,女媧與
    41 KB(6,040个字) - 2024年6月9日 (日) 17:10
  • 表姊妹:适大司宪李世弼,本广州 舅父:同中枢府事闵孝源 表弟:府使闵怀曾、县监闵怀参、佥正闵怀骞、佥知闵怀晳、(庶)兵曹判书兴君闵怀发 舅父:牧使闵孝干 表弟:(庶)山君闵怀昌 母:興府夫人兴閔氏 姨母:适李美胤 姨母:适牧使赠参判吴湘,本海州 表兄弟:佥节度使赠兵曹判书吴永昌 表侄:正宪吏曹判书吴洁、正宪都总府都总管吴潝…
    6 KB(946个字) - 2023年8月8日 (二) 20:31
  • 倪柝声反革命集团案的缩略图
    ​〉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惟真, 天风. 总500号,第8-10页,1956年2月29日;〈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第一屆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發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許梅, 《解放日報》(1956年4月15日)。 许梅:《难泯岁月—…
    18 KB(2,978个字) - 2023年2月21日 (二) 23:36
  • 、高丽黃),楊根(新羅濱陽、高丽楊根) 今勿奴郡(新羅黑壤郡、黃壤郡、高丽镇州),領二:道西(新羅都西、高丽道安),仍忽(新羅陰城) 皆次山郡(新羅介山郡、高丽竹州),領一:奴音竹(新羅陰竹) 奈兮忽郡(新羅白城郡、高丽安城郡),領二:沙伏忽(新羅赤城、高丽陽城縣),蛇山縣(高丽稷山縣)…
    11 KB(2,112个字) - 2023年2月6日 (一) 03:58
  • 闵损的缩略图
    闵损 (分类费人)
    興閔氏」,後來成為朝鮮半島的一個望族,著名的仁顯王后和明皇后皆出自興閔氏。 历代帝王因闵子骞的德行高尚,对其屡有追封: 唐朝开元二十七年追封费侯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封琅琊公 宋度宗咸淳三年又称费公。 今山东省济南市百花公园内有闵子骞衣冠冢,附近有闵子骞路。 沂水亦有閔公山,相傳是閔子騫當年登高避禍的所在。…
    3 KB(413个字) - 2022年11月25日 (五) 01:27
  • 玄菟郡的缩略图
    西之地劃入玄菟郡,岭东之地劃入樂浪郡。玄菟郡的郡治亦移往高句,这是玄菟郡的第一次迁徙。东汉班固所著《汉书》记载,元始二年(公元2年),玄菟郡有戶口4萬5006戶,人口22萬1845人,下辖高句丽、西盖马和上殷台。高句丽作为首为郡治所在,汉昭帝元凤六年(前75年),筑“玄菟城”。…
    12 KB(2,100个字) - 2023年8月7日 (一) 06:07
  • 瑠璃明王的缩略图
    兵。當地兵民不願,郡強迫,於是百姓多逃亡為寇。遼西大尹(漢朝制度的遼西郡太守)田譚派兵追擊,反被他們所殺。州郡歸咎責任於高句侯騶。始建國四年(12年),王莽命嚴尤率兵進討,嚴尤設計將騶誘騙至軍中誅殺,並將他的首級傳送到首都常安。王莽非常高興,布告全國:改高句名為下句
    6 KB(1,014个字) - 2024年3月6日 (三) 10:18
  • 宫。唐太宗曾五次来此避暑。唐高宗即位后,曾于永徽二年(651年)将九宫改为万年宫,乾封二年(667年)又复称九宫。唐高宗曾八次来九宫,并于咸亨二年(671年)在此建太子新宫。唐高宗后,武则天改居东都洛阳,后来唐玄宗又在山扩建温泉宫(华清宫),使九宫逐渐荒芜,最终于唐文宗开元年(836年)毁于洪水。…
    3 KB(365个字) - 2024年2月28日 (三) 07:52
  • 高朱蒙的缩略图
    名為下句。從此,東北各族群起反抗王莽。一些學者認為騶就是高句麗的第一代王朱蒙(鄒牟) ,一些學者認為騶就是高句麗的第二代王琉璃。 《後漢書》: 王莽初、發句兵以伐匈奴、其人不欲行、彊迫遣之、皆亡出塞為寇盜。遼西大尹田譚追擊、戰死。莽令其將嚴尤擊之、誘句
    12 KB(1,479个字) - 2024年3月5日 (二) 08:27
  • 高句丽的缩略图
    高句丽 (重定向自高句
    高句(gōu)麗(lí)(朝鮮語:고구려)(前37年-668年10月22日)也作高句、高勾,后期常用名高丽(朝鮮語:고려),又名句、勾,朝鲜三国时期国家。横跨今日朝鲜、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部分地区。。据《好太王碑》、《三国史记》和多部中国《二十四史》记载,公元前37年扶餘王子高朱蒙,南下在…
    58 KB(8,340个字) - 2024年4月11日 (四) 11:14
  • 晋国 (章节
    狐偃父子都在晉國為官,是文公、襄公時期有影響力的家族。 位於今陝西臨潼一帶的戎跟晉國並不接壤,但晉國在獻公即位的第五年就滅戎,取姬而歸。戎由此成為晉國的飛地,直到十多數年後,獻公滅掉虞、虢、耿、魏等國才將晉國本土和戎之地相連。 陸渾之戎也是一度強大的戎部落,原居於今甘肅敦煌一帶的他們在西周…
    121 KB(19,897个字) - 2024年5月10日 (五) 00:44
  • 华清池的缩略图
    樓閣,多為1949年以來修建恢復的仿唐代建筑,现在的华清池坐落在唐代华清宫遗址上,只佔盛唐時的一小部份。 相傳西周时期周幽王就曾在此建宮。秦始皇時以石築室,名為「山湯」。漢武帝時擴建為離宮。唐代又經唐太宗和唐玄宗时的兩次大肆擴建,唐玄宗天宝年间改名「华清宫」,這時的規模最為富麗堂皇,但經安史之亂…
    4 KB(511个字) - 2023年6月10日 (六) 07:00
  • 〈今昌黎〉肥如〈今盧龍〉海陽〈今灤州〉而屬右北平也必不在此地嘗試按圖而索之今灤州所領樂亭在州東南唐初為石城地後為盧龍地又為馬城地金大定末析置樂亭〉有古城在西南三十里似即漢治忞所稱石城蓋指此地非臨渝更名之石城今為撫寧者也然樂亭縣境平衍無山即以州南瀕海之地為地而亦無山唯
  • 根據王莽政權向漢朝的臣屬國更改印緩,可見夫餘王國與高句同是漢朝的從屬國,而高句還時常從漢國「受朝服衣幘」,而且漢國有權調動高句兵,顯然相比夫餘王國,高句的從屬性更強。 板楯蠻,别稱賨人,聚居於漢代巴郡北部的閬中、朐忍及宕渠一帶,因為曾經派兵幫助漢高帝劉邦作戰,其統治階層朴、羅、昝
  • 汤追上俘获,并放逐在南巢,夏王朝结束) 姒獯鬻[姒獯粥、姒淳维] (夏桀无道,汤放之鸣条,三年而死,夏桀的儿子獯粥,带着父亲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即史上所称的匈奴) 姒 ? (商湯擊敗夏桀,滅亡夏朝後,將夏王室姒姓的一些遺族遷到杞國,大致在今河南省杞一帶) 姒 ? (遷到今山東省新泰)
  • (成都話,四川話拼音):de2 粵語 (廣州–香港話,粵拼):dak1 (台山話,維基詞典拼音):ak2 贛語 (維基詞典):det6 客家語 (四,白話字):tet (梅,客家話拼音):ded6 晉語 (維基詞典):dieh4 / deh4 閩北語 (建寧羅馬字):dă̤ 閩東語 (平話字):dáik 閩南語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