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搜索结果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
  • 西宁州 (北宋) (重定向自青唐
    西宁州,北宋时设置的州。 唐朝时置州,治湟水,上元年间被吐蕃占领,号青唐。后为唃厮啰国都。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改州置,治所在今青海省西宁市。属秦凤路。辖境相当今青海省西宁市及大通、互助、湟中等地。1129年,被金國佔領。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被西夏攻佔。元朝初年,为章吉驸马分…
    1 KB(134个字) - 2023年2月2日 (四) 03:51
  • (?—835年12月11日),貝州武(今河北省衡水市故城)人,出自清河崔氏的清河小房,崔陲之子。崔邠、崔郾之弟,崔鄲之兄。 崔年轻时有文采,举进士。唐宪宗元和年间,历任监察御史。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年)十月,自太子詹事拜左金吾卫大将军。崔兄弟六人,都官至三品。崔邠、崔郾、崔郸三人,知…
    1 KB(245个字) - 2024年1月25日 (四) 07:48
  • 西宁市的缩略图
    西宁市 (重定向自西都
    西宁市,古称州、西平郡、青唐,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青海省省会,位于青海省东部。市境东邻海东市,西北达海北州,西南界海南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湟水中游河谷盆地,北依达坂山,南邻拉脊山,西靠日月山,四周丘陵环抱。湟水自西向东横贯市境,其支流南川河、北川河于市区汇合。西宁是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必…
    24 KB(2,313个字) - 2024年6月6日 (四) 16:24
  • 鄯善县的缩略图
    ,辟展为六之一。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八月初五,改辟展巡检为,设知1员、典史1员,隶吐鲁番直隶厅。2015年4月,吐鲁番地区撤地设市,隶属于吐鲁番市。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常住人口为242310人。
    4 KB(580个字) - 2024年5月11日 (六) 07:18
  • 乐都区的缩略图
    乐都区 (重定向自湟水
    ,属金城郡。十六国时南凉国建立,定都乐都。北魏孝昌二年(526年),改乐都郡为州,移西都于乐都。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西都为湟水,隶属州(沿今乐都)。唐高宗仪凤二年(677年),设州都督府,督领、河、兰、廓四州的军政事务。开元二年(714年),唐置陇右节度使于
    7 KB(1,006个字) - 2023年11月26日 (日) 10:44
  • (維吾爾語:قورغاس ناھىيىسى‎,拉丁维文:Qorghas Nahiyisi)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下属的一个人民政府驻水定鎮。区域总面积3,545.79平方公里。 霍城北为天山支脉科古尔琴山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之博乐市为界,西邻霍尔果斯市,南濒伊犁河与察布查尔锡…
    4 KB(518个字) - 2024年5月10日 (五) 17:44
  • 大中 (國家)的缩略图
    大中是1094年由闡高氏創立的國家,疆域大概於今天中国雲南省、部分四川省、部分貴州省、缅甸北部地區和越南與老撾的部分領土。該國於1096年滅亡。 宋元豐三年(1080年),大理皇帝段廉義為楊義貞所弒。楊義貞並自立為廣安皇帝。高智昇命時任清平官的兒子高昇泰率領東方兵馬討伐楊義貞。事成後,高氏擁立段…
    10 KB(479个字) - 2024年3月4日 (一) 06:50
  • 朔州,又名北朔州,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州。 北齐天保六年(555年)置,治所在新城(今山西省朔州市东北)。八年徙治马邑,另置招远(隋朝改善阳,唐朝改,今朔州市朔城区)。辖境约当今山西省朔州市一带。隋朝大业初年,改为代郡,寻改为马邑郡。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复为朔州,天宝元年(742年)…
    4 KB(541个字) - 2023年7月8日 (六) 13:45
  • ,即今姚安),活捉高泰祥,被押回大理,斩杀于五华楼下。兀良哈台繼續攻擊大理國。翌年,兀良哈台攻下闡,在昆澤(今宜良)俘獲段興智,大理國滅亡。 1265年,白族僧人舍利畏起兵抗元,眾達三十萬人,攻陷阐、统矢、威楚等重鎮,大理總管段實與蒙古駐軍聯手平叛,大破舍利畏於安寧。 《南诏野史》(胡蔚增订本)上卷…
    3 KB(399个字) - 2024年3月6日 (三) 12:23
  • 秦州,治所成紀,辖6 河州,治所枹罕,辖3 渭州,治所襄武,辖4 州,治所湟水(今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辖3 兰州,治所金城,辖2 临州,治所狄道,辖2 階州,治所將利,辖3 洮州,治所臨潭,辖1 岷州,治所溢樂,辖3 廓州,治所廣威,辖3 疊州,治所合川,辖2 宕州,治所怀道縣,辖2县…
    2 KB(271个字) - 2018年3月4日 (日) 19:19
  • 朔城区的缩略图
    朔城区 (重定向自
    朔城区是中国山西省朔州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原为朔,朔州市府所在地。境内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崇福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峙峪遗址、大型汉墓群;还有一大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比较出名的风景名胜有“塞上西湖”之称的神头海。區人民政府駐陽街。 朔城区下辖4个街道办事处、2个镇、9个乡:…
    1 KB(201个字) - 2024年6月2日 (日) 13:47
  • 昆明市的缩略图
    昆明市 (重定向自
    765年,南诏王阁罗凤决定向东拓展疆土,派其子凤伽异在今昆明市中心筑造拓东,后改称(白语sit zaind 第二之意),别称东都。是为昆明筑之始。 1254年,蒙古大汗忽必烈派兵攻取。1276年(元至元十三年),蒙元设立云南行中书省,为全国13行省之一,首府为中庆(昆…
    48 KB(5,404个字) - 2024年4月13日 (六) 02:48
  • 浑,生擒吐谷浑首領,設置河源郡、西海郡、且末郡、善郡四郡,从此隋朝控制了青海全境。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后,在青海东部设、廓二州。州辖龙支、湟水二,今西宁为湟水辖地。 後吐蕃灭吐谷浑,安史之乱后,吐蕃从唐军手中夺取了州(今西寧),改稱青唐。中国西部都为吐蕃的势力范围。 参见:熙河开边…
    13 KB(1,913个字) - 2024年4月2日 (二) 06:22
  • 。其随段兴智出投降,蒙古将军兀良哈台释而不杀,仍命段氏家族主持当地政事。1255年其与叔父信苴福受命为平南先锋,与兀良哈台讨伐其余未平定地区。元中统二年(1261年),段兴智逝,段实入朝忽必烈。“袭总管,赐虎符,领大理、威楚、阐、统矢、会川、建昌、腾越等,自万户以下皆受节制。”…
    2 KB(410个字) - 2022年11月27日 (日) 15:08
  • 柳桧 (分类西魏子)
    郡丞、防都督。大统四年,从太祖战于河桥,先登有功。授都督,镇州。八年,拜湟河郡守,仍典军事。寻加平东将军、太中大夫。吐谷浑入寇郡境,时桧兵少,人怀忧惧。桧抚而勉之,众心乃安。因率数十人先击之,溃乱,余众乘之,遂大败而走。以功封万年子,邑三百户。时吐谷浑强盛,数侵疆埸。自桧镇
    11 KB(1,881个字) - 2024年5月29日 (三) 13:38
  • 国郡改为州,改为廓州。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奏请以去年收复的黄河九曲之地设浇河郡和宛秀军,治所在宛秀(今青海省贵南县沙沟乡多拉河口),隶属于西平郡(州)都督府,当时廓州是宁塞郡。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被吐蕃占领。 澆河太守 臧奉忠(754年) 《唐刺史考》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
    2 KB(207个字) - 2024年3月6日 (三) 11:16
  • 麗江土司的幫助下,蒙古兵乘坐革囊和皮筏渡過金沙江,連陷鶴慶、劍川等地,高泰祥被迫回軍。大理破,高泰祥戰敗被殺,段興智逃亡闡。忽必烈率部北還,留兀良哈台繼續攻擊大理國。翌年,兀良哈台攻下闡,在昆澤(今宜良)俘獲段興智,大理國滅亡。蒙哥汗3年(1255年),段興智、叔父段福跟隨兀良哈台前去覲見蒙…
    2 KB(333个字) - 2024年3月5日 (二) 09:08
  • (今青海乐都),时年八月,攻克宗哥(今青海平安)。瞎征(唃厮啰国第四代赞普)等至宗哥(今青海平安)投降,族人遂立陇拶为青唐主。九月,宋军进至青唐(今青海西宁),陇拶同辽、西夏、回鹘三公主及诸族首领出降,攻占了、湟、廓3州之地,将邈川改为湟州,青唐为
    8 KB(1,568个字) - 2024年3月17日 (日) 09:11
  • 海东市的缩略图
    ,在龙支(今古部)设置金城,西魏改名龙支;在化隆、循化境,北魏设置石(治所在今群科)、广威(治所在今甘都)二,属洮河郡,隶州(治所在今乐都区)。 隋大業五年(609年),隋炀帝率兵亲征吐谷浑,四月渡黄河于临津关(今民和官亭),经古
    20 KB(2,166个字) - 2024年1月29日 (一) 10:43
  •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百十五》 诏以青唐为州,仍为陇右节度。邈川为湟州,宗哥为龙支,廓州为宁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百十六》 廓州,元符二年,以廓州为宁塞。崇宁三年弃之,是年收复,仍为廓州。……乐州。旧邈川,元符二年收复,建为湟州,建中靖国元年弃之。崇宁二年又复。三年,置倚郭
    47 KB(9,651个字) - 2024年4月5日 (五) 08:09
  • 城即故亭也魏黄初中立西平郡慿倚故亭増築南西北三以為郡治魏周時郡俱廢隋為湟水西唐分置州元和志東至州一百二十里儀鳯二年分湟水置北枕湟水西即土樓山通典漢西平郡故城在西舊唐書上元二年州為吐蕃所陷所管屬河州後亦廢宋時謂之青唐吐蕃傳有唃厮囉者明道初徙居青唐景祐中以為保順軍
  • ,打算割據青州部自立。 洛陽淪陷,漢國失去權力中樞而出現四個臨時政府,司徒傅袛在河陰建立行台(臨時政府),屯於盟津小,得到身在陽的司空苟藩、臯的河南尹華薈以及汝陰太守李矩的支持;滎陽郡一度出現内鬨,幸被褚翜勸止,後苟藩在密建立行台並推舉琅邪王司馬睿為盟主,承制以苟崧為襄
  • 廣東拼音:xin6 國際音標 (幫助):/siːn²²/ (台山話,台) 維基詞典拼音:sen5 / sen5-4 國際音標 (幫助):/sen³²/, /sen³²⁻²¹/ 註解:sen5-4 - “死”。 客家語 (四話,包括苗栗和美濃) 白話字:san 客家語拼音:san 客家話拼音:san4
  • 線在中途尤其是安西四鎮(640年設立)多有分岔和支路。 參見 天水 西寧 伏俟 索爾庫裏盆地(索爾庫裏) 南道(又稱於闐道):東起陽關,沿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經若羌(善)、和田(於闐)、莎車等至蔥嶺。 陽關 若羌(善) 且末 尼雅(精絕),西漢時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 和田(於闐)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