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搜索结果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
  • 滇国,尝羌将他们留下,另派人找寻道路,没有找到。尝羌问汉使:“汉孰与我大?”与夜郎侯问的一样。汉武帝灭南越后,灭且兰、君、侯,厓駹、夜郎降汉。汉朝以且兰为牂柯郡,都为越巂郡,都为沈黎郡,厓駹为汶山郡。滇国东北与滇王同姓的小国劳洸和靡莫侵扰汉朝边境,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朝灭劳洸、靡莫。尝…
    2 KB(281个字) - 2023年1月21日 (六) 01:21
  • 。此时南越国的都城番禺已被伏波将军路博德和楼船将军杨仆率领的另两路军队攻陷,南越国灭国。巴蜀军队攻南越国的任务结束,汉武帝利用破南越国和且兰的兵威,让巴蜀军队又顺势灭了头兰、都、都、劳、靡莫等国,并迫势冉駹、夜郎、滇国臣服于汉朝。 (西汉)史马迁.史记·南越列传 (西汉)史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
    1 KB(223个字) - 2021年6月29日 (二) 12:08
  • 徙,中国古代西南民族。是西南夷的一支。位于今四川省西部,与都是当地最大的部落。徙、都都在都、蜀郡以西的汉嘉郡,即在今四川省西昌市以北到雅安市以南的广大地区。 《史记集解》徐广云“徙在汉嘉” 《史记索隐》韦昭云“徙县属蜀” 《括地志》云:“笮州本西蜀徼外”。 [在维基数据编辑] 《史記/卷116》,出自司馬遷《史記》…
    725字节(93个字) - 2024年3月6日 (三) 09:55
  • 至云南省东部地带)、滇(在今云南省中部地带)兩國。 《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对西南地区的地区的记述有:都(在今四川省西昌地区)、巂(在今云南省保山地区[來源請求])、昆明(在今云南省大理州)、徙、都(在今四川省雅安地区)、冉駹(在今四川省阿坝州一带)、白马(在今甘肃省南部与四川省连接地带)。 [在维基数据编辑]…
    1 KB(177个字) - 2023年12月21日 (四) 13:11
  • 《史記·卷116》:“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屬以什數,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長以什數,都最大:此皆魋結,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師以東,北至楪榆,名為巂、昆明,皆編發,隨畜遷徙,毋常處,毋君長,地方可數千里。自巂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徙、都最大;自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厓駹最大。其俗或士箸,或移徙,在蜀之西。自厓駹…
    5 KB(956个字) - 2024年1月7日 (日) 04:26
  • ,因巴蜀吏币物以赂西夷。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蜀人以为宠。……司马长卿便略定西夷,、厓、駹、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除边关,关益斥,西至沬、若水,南至牂柯为徼,通零关道,桥孙水以通都。还报天子,天子大说。”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云:“(司马)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
    9 KB(1,256个字) - 2024年4月12日 (五) 15:12
  • 寧海府是元代雲南行中書省所屬的一個府,元憲宗初內附,置寧部萬户,後改寧海府,領通海縣,至元二十七年革。在今雲南省玉溪市江川區西五十里伏家營鄉舊州村大雄寺傍。 「寧州,漢爲益州郡,都後改沈黎郡,晉梁爲南寧州地,唐初置西寧州,貞觀中改黎州,天寶末沒於蠻,號浪曠,後改寧部,元憲宗初內附,置寧部萬户,後改寧海府,至元中又改寧州,隸臨…
    2 KB(404个字) - 2023年12月21日 (四) 09:45
  • 十三年(1276年),立為西沙縣。二十六年(1289年),以隸寧州。至治二年(1322年),併入寧州。在今雲南省玉溪市江川區。 「寧州,漢爲益州郡,都後改沈黎郡,晉梁爲南寧州地,唐初置西寧州,貞觀中改黎州,天寶末沒於蠻,號浪曠,後改寧部,元憲宗初內附,置寧部萬户,後改寧海府,至元中又改寧州,隸臨…
    2 KB(424个字) - 2023年12月21日 (四) 09:54
  • 1976年. OCLC 28074796.  司马迁. 卷一百一十六 西南夷列传 第五十六. 《史记》. [2024-03-06]. 乃以都为越巂郡,都为沈犁郡,冉駹为汶山郡,广汉西白马为武都郡。  徐日辉. 天水地区历代辖县沿革考略 (一)先秦至两汉. 《天水师专学报》. 1986年, (1)…
    6 KB(550个字) - 2024年3月6日 (三) 03:18
  • 前秦的缩略图
    發展來強化中央力量,並興修關中水利,前秦國力逐漸增強。370年,前秦滅前燕,擒慕容暐;371年,滅仇池氐楊氏;373年,攻取東晉梁、益二州,西南夷、夜郎皆歸附於秦;376年,滅前涼張氏;同年,乘鮮卑拓跋氏衰亂之際,進兵滅代;382年,命呂光駐西域。中原地區盡為前秦版圖之下,史稱「東極滄海,西…
    12 KB(1,497个字) - 2023年8月8日 (二) 13:56
  • 盐源县的缩略图
    Lurkur),同为“有人最早看见出盐的地方或集镇”之意。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定县,属越巂郡,为都尉治,在郡之上设十三刺史部(监察区),属益州刺史部。三国、晋、刘宋仍曰定。南齐废。南梁大同三年(537年)置巂州。北周天和三年(568年)置定镇,属严州。隋开皇六年(586年)改西宁州,隋开皇十八年(598年…
    9 KB(895个字) - 2024年3月1日 (五) 16:25
  • 僚人的缩略图
    依族的语言属于北部或中部台语支,语言基本能互通,与古獠人有关,并称为僚人。《魏书》云:“獠,古代百濮之一支”[可疑]。“獠者,盖南蛮别种,自汉中达于,川硐之间,所在皆有散居山谷。”「僚」這個稱呼最早见于西晋时期,张华《博物志》载:“荆州极西南界至蜀诸民,曰獠子”,称以汉朝牂牁郡为中心活动的濮人为…
    30 KB(5,273个字) - 2024年1月27日 (六) 18:59
  • 蜀漢行政區劃的缩略图
    越巂郡 東漢舊郡。郡治都縣(今四川省西昌市),章武三年(223年)越巂叟帥高定據郡叛亂,時越巂太守龔祿駐安上縣(今四川省屏山縣),遙領郡職。建興三年(225年)諸葛亮平叛後一度回到都縣,然而叛亂仍舊未平,後任太守長期駐於安上縣,至延熙三年(240年)平郡亂後郡治才回到都縣。領
    49 KB(4,904个字) - 2024年6月3日 (一) 07:55
  • 成都市的缩略图
    都、徙都、都,僅“成都”便有7個之多,其中的“都”不大可能均是“都市、大城市”之意,而可能是古蜀語地名的音譯。《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載,都、徙都、武都等,“皆氐类也”(《史記·西南夷列傳》:“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郞最大......自滇以北君長以什數,都最大:此皆魋結,耕田,有邑聚…
    181 KB(18,921个字) - 2024年6月7日 (五) 16:08
  • 普米族的缩略图
    最初的普米族可能属于古羌人中的一支,居于甘肃省南部和青海省东部,后来进入青藏高原的东部地区。因西羌与秦国斗争失利,所以其中的一部分南迁至四川崃山脉以西,金沙江、雅砻江和大渡河之间的地区,形成了许多小的国,其中的都夷即为普米等族的先民。后从贡嘎岭地区、巴塘、理塘逐渐南迁至九龙、越西、冕宁、西昌及云南一带。元世祖征大理时,部分普米人从贡嘎岭随军南下,定居滇西北。…
    17 KB(2,690个字) - 2023年10月30日 (一) 15:13
  • 曹魏舊郡。郡治朱提縣(今雲南省昭通市城區),領朱提、南廣、漢陽、南昌(280年改名南秦)4縣。增領堂狼縣(晉初置),至西晉末不變。 越巂郡 曹魏舊郡。郡治都縣(今四川省西昌市),領都、會無、卑水、定莋、臺登、蘇祁、闡、潛街、馬湖、安上10縣。晉初廢蘇祁、闡、潛街、馬湖、安上5縣,至西晉末不變。 牂柯郡…
    19 KB(1,742个字) - 2022年9月20日 (二) 16:45
  • 高夷、扶餘 漢書二期 {濊貊?、 扶餘?}、 白民?} 900-200 沙井 {月氏?} 800-400 {夜郎、且蘭、 滇國、昆明、 劳浸、靡莫、 都、都、 巂、漏卧、 鉤町} {七閩} 十三行 1000-0 鐵器時代 冷期   東周 春秋 <東周春秋> {义渠、樓煩、 林胡、白羊、匈奴} <東周春秋>…
    2 KB(293个字) - 2022年12月21日 (三) 17:42
  • 369年,東晉桓溫討伐前燕,初勝,後為燕將慕容垂敗於枋頭。 370年,前秦擒慕容暐,滅前燕。 371年,前秦滅前仇池。 373年,前秦攻取東晉梁、益二州,西南夷、夜郎皆歸附於秦。 376年,前秦滅前涼;同年,乘鮮卑拓跋氏衰亂之際,進兵滅代,統一北方。 383年,前秦將領呂光討平西域。同年前秦出兵伐晉,大敗於淝水,史稱「淝水之戰」。…
    122 KB(18,218个字) - 2024年5月31日 (五) 08:49
  • 高夷、扶餘 漢書二期 {濊貊?、 扶餘?}、 白民?} 900-200 沙井 {月氏?} 800-400 {夜郎、且蘭、 滇國、昆明、 劳浸、靡莫、 都、都、 巂、漏卧、 鉤町} {七閩} 十三行 1000-0 鐵器時代 冷期   東周 春秋 <東周春秋> {义渠、樓煩、 林胡、白羊、匈奴} <東周春秋>…
    603字节(111个字) - 2019年1月23日 (三) 14:25
  • 汉朝的缩略图
    維持游牧生活,並且建立許多國家。武帝時期,令唐蒙由關入夜郎,見其君多同,給予豐厚的賞賜,並告知其漢朝的聲威,說服其臣屬於漢朝,夜郎願意臣屬於漢朝。元光五年(前130年),漢於夜郎及其附近之地置犍為郡;並於夜郎置夜郎縣,以多同之子為令。同年,、冉、駹等族,也希望得到漢朝的賞賜,請求成為漢朝的…
    189 KB(27,246个字) - 2024年4月15日 (一) 03:22
  • 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屬以什數,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長以什數,都最大:此皆魋結,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師以東,北至楪榆,名為巂、昆明,皆編發,隨畜遷徙,毋常處,毋君長,地方可數千里。自冄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徙、都最大;自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冄駹最大。其俗或士箸,或移徙,在蜀之西。自冄駹
  • 都(今中國西昌市一带)、莋都等國家出兵助戰,不過且蘭、都和莋都擔心如果聽令出兵,會令國内空虚,「旁國虜其老弱」,於是直接發兵與漢朝對抗,適逢漢朝已攻併南越國(公元前111年),何遺軍遂改變目標,討伐且蘭、都、莋都,滅亡三國,在且蘭設立牂柯郡,在都設立越巂郡,在
  • (吳語) 可能譯自非漢語詞彙。戰國晚期文物和《史記》中均有記載。 對照都、新都、廣都/广都、都、武都,全是第二音節以都 (OC *taː)作結的現今中國西南地名。另外,依照《史記》記載,都 (OC *ɡoŋ taː)和都 (OC *zaːɡ taː)原為部落西南夷 (xīnányí)的名字。
  • 司馬相如(約前179年—前117年),字長卿,西汉文學家,長於漢賦。 有是。然此乃諸侯之事,未足觀也。請為天子游獵賦,賦成奏之。 ——對漢武帝 、厓、駹者近蜀,道亦易通,秦時嘗通為郡縣,至漢興而罷。今誠複通,為置郡縣,愈於南夷。 ——談論通西南夷 上林之事未足美也,尚有靡者。臣嘗為大人賦,未就,請具而奏之。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