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搜索结果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
  • 辽西郡的缩略图
    辽西郡,秦代出土文物皆作潦西郡,中国古代的郡。战国燕所置,秦朝以後沿用。自古為邊塞駐屯地,唐代金昌緒《春怨》云:“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秦汉治所在阳乐(今辽宁省义县西)。辖今河北省迁西、乐亭,辽宁省松岭山以东,长城以南,大凌河下游以西地区。…
    1 KB(134个字) - 2019年11月13日 (三) 09:56
  • 遼西國(313年-338年),中國十六國時代段部鮮卑在北京、天津及河北北部建立的割據政權。西晉建興元年(313年),遼西公段就六眷與王浚盟友關係破裂,段氏由此自立,仍用晉朝年號,割據遼西。建興二年(314年),晉朝將領王浚為石勒所滅,段匹磾遂據薊城,後領幽刺史,在幽建立統治。東晉咸康四年(338年),遼西政權為後趙皇帝石虎所滅。…
    7 KB(192个字) - 2024年5月27日 (一) 03:08
  • 遼西走廊是中國三大走廊(河西走廊、辽西走廊、海上走廊)之一,亦稱榆(渝)關走廊,是從華北到東北地區的重要通道。 位於蒙古高原和燕山的東南方,遼寧省西部,渤海遼東灣畔。它以遼西重鎮錦州和錦西為中心,南起山海關,北達遼寧古城北鎮縣,長180公里,寬20-30公里。…
    2 KB(275个字) - 2024年3月20日 (三) 02:18
  • 遼西龍屬(學名:Liaoxisaurus)是種已滅絕水生爬行動物,屬於離龍目的Simoedosauridae科,外形類似現代鱷魚。化石是一個部分身體骨骼,發現於中國遼寧省朝陽縣的九佛堂組,地質年代為白堊紀的阿普第階。模式種是朝陽遼西龍(L. chaoyangensis),是在2005年由高春玲等人所敘述、命名。…
    1 KB(103个字) - 2020年8月8日 (六) 06:21
  • 遼西降魏。次年,「世祖遣兼鴻臚李繼持節拜崇假節、侍中、都督幽、平二東夷諸軍事、車騎大將軍、領護東夷校尉、幽、平二牧,封遼西王,錄其國尚書事,食遼西十郡。」此條史料說明:一、北燕的領土主要還是在遼水以西;二、北燕領有郡數似乎為十,與我們前面所列相差一郡。這可能是因為北魏此前也設有遼西
    4 KB(730个字) - 2023年9月22日 (五) 16:12
  • 。長樂元年(399年),燕郡、范陽、北平三郡陷於北魏。後析置建德郡、石城郡、冀陽郡。光始二年(402年),治遷至遼西郡令支縣(今河北省遷安市西)。光始三年(403年),分幽建德、石城、冀陽三郡僑置并。至此,幽僅領遼西一郡。光始六年(406年),分幽僑置冀。…
    29 KB(3,363个字) - 2023年10月11日 (三) 08:10
  • 平州的缩略图
    西晋咸宁二年十月(276年)(一说泰始十年二月(274年)),分昌黎、辽东、玄菟、带方、乐浪等郡国五郡置平。统县二十六,户一万八千一百。永嘉之祸后到十六国时期,被慕容氏诸燕占据。313年,高句丽攻陷乐浪郡後,东夷校尉将平迁至辽西的昌黎郡。 北魏灭北燕後,辖辽西、北平二郡。 晋朝 傅询(274年-277年) 鲜于婴(280年-285年)…
    2 KB(309个字) - 2024年3月6日 (三) 11:17
  • 。《周禮·職方》載:「東北曰幽州。」《呂氏春秋》云:「北方為幽,燕也。」 西漢時,領廣陽國、涿郡、勃海郡、上谷郡、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郡、樂浪郡、玄菟郡10個郡國。 東漢時,領廣陽郡、涿郡、代郡、上谷郡、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郡、樂浪郡、玄菟郡、遼東屬國11個郡國。 王骏(汉元帝末、汉成帝初)…
    3 KB(453个字) - 2023年7月12日 (三) 05:13
  • 欽定《大清一統志》卷十三永平府载:“後魏太武徙置平遼西郡,又分置北平郡”;卢龙县(新昌县)条载:“後魏延和初為遼西郡及平治又僑置新昌縣為北平郡治北齊廢遼西郡入北平”。 隋朝的北平郡,在今天秦皇岛市以西,郡治在卢龙县。唐朝天宝元年(742年)改平为北平郡。下辖卢龙县、石城县(今河北省丰润县王官…
    6 KB(999个字) - 2023年6月17日 (六) 22:21
  • ,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 北魏太和中置,治所在广宁郡(即今河北省涿鹿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涞源、蔚县、阳原、怀安、万全、张家口、怀来、宣化、涿鹿及北京市延庆等地。孝昌中省。 隋朝时,于营境内的汝罗故城置辽西郡,以处粟末降人。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改称燕,下领三县:辽西
    3 KB(222个字) - 2023年4月24日 (一) 13:16
  • 常英 (分类辽西常氏)
    兄常英由肥如县令提拔为散騎常侍、镇軍大将軍,封遼西公。他的弟弟常喜为鎮東大将軍、祠曹尚書,封带方公。太后的三个妹妹被封为县君。妹夫王睹任平刺史,封遼東公。常英的父祖被追贈官爵,立廟遼西。 太安元年(455年),常英官至侍中、征東大将軍、太宰,進爵遼西王。他的弟弟常喜为左光禄大夫,改封燕郡公。从兄…
    2 KB(311个字) - 2022年8月5日 (五) 17:31
  • 段部鮮卑的缩略图
    下將大亂,欲求向外結援,因此將其中一個女兒嫁給段務目塵,又向朝廷建議封務目塵為遼西公,把遼西郡(今中國河北省秦皇島市)封予務目塵。這個政權也因此被稱作「遼西國」,都城在令支(今中國河北省遷安市)。史載此時段部鮮卑「據有遼西之地,而臣於晉。其所統三萬餘家,控絃上馬四五萬騎。」成為与西晋合作在北方與其他…
    4 KB(552个字) - 2023年7月26日 (三) 02:16
  • 年(310年),段務目塵再被晉朝封為大單于。《魏書》稱務目塵在位時,段部鮮卑「據有遼西之地,而臣於晉。其所統三萬餘家,控絃上馬四五萬騎。」 務目塵去世後,由其子段就六眷繼承其位。 段就六眷,繼嗣遼西公 段匹磾,晉幽刺史 段文鴦 段叔軍 《晉書》卷六十三 《魏書》卷一百零三 《資治通鑑》卷八十五至八十七…
    2 KB(297个字) - 2021年4月5日 (一) 17:27
  • 郡、雲南郡、永昌郡)為寧州,以鮮于嬰為寧州刺史。(《文則》則稱泰始七年(西元271年)分此四郡為寧州)。太康二年(西元281年),鮮卑反叛攻打遼西,時任平刺史的鮮于嬰率軍大破之。太康六年(西元285年)鮮卑首領慕容廆攻破扶餘國,鮮于嬰並未發兵相救而被人彈劾,晉武帝司馬炎大怒,解除鮮于嬰東夷校尉之職,由何龕代之。…
    2 KB(308个字) - 2023年9月8日 (五) 08:59
  • 辽西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辽西乡下辖以下地区: 辽西村、​昌麦村和达科村。 2023年白玉县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3-06-30 (中文(中国大陆)).  2023年辽西乡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468字节(86个字) - 2022年7月21日 (四) 13:44
  • 袁熙 (章节管治幽
    取蓆,袁熙說:「我們的首級馬上就要被送給千里之外的曹操處了,還需要什麼坐蓆?」 張南:叛變並攻擊袁尚、袁熙,迫使其投奔遼西烏桓,投降曹操。 焦觸:叛變並攻擊袁尚、袁熙,迫使其投奔遼西烏桓,投降曹操。 韓珩:焦觸部下,焦觸叛變時有感受袁氏恩惠,拒絕一同叛變。 袁绍 刘氏 甄氏,破鄴後改嫁曹丕。 袁恕己,唐朝宰相,袁熙后嗣。…
    2 KB(343个字) - 2023年2月27日 (一) 10:39
  • 常澄,前秦渤海郡太守,追赠为侍中、征东大将军、太宰、辽西献王 许氏,博陵郡君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魏故齊郡王妃常氏墓誌銘」妃諱季繁,侍中太宰遼西獻王澄之曾孫,遼西公冏之季女。其先河」內溫人。永嘉之末,乃祖避地,遂居遼西郡之肥如縣焉。初照皇太」后籍聖善之德,正坤元之位,阿保」高宗,母儀天下,惠訓邁于當時,洪勳濟于來世。朝廷式稽舊…
    4 KB(753个字) - 2023年3月19日 (日) 01:41
  • 侨置 (重定向自
    、僑郡、僑縣。 晉元帝大興三年(公元320年),琅邪國(今山東臨沂縣、蒙陰縣)僑置懷德縣於丹陽郡(今江蘇南京市),為僑置制度之始。 如313年,高句丽进攻乐浪郡,据有乐浪、带方二郡的张统因不堪长期孤军与高句丽、百濟作战而率千余家迁到辽西投靠鮮卑人慕容廆。慕容廆後为其在辽西侨置乐浪郡(《资治通鉴》卷八八,建兴元年条)。…
    2 KB(318个字) - 2023年12月23日 (六) 15:12
  • 尉諾(?—?),鮮卑姓尉遲,代人。鮮卑族,官至幽刺史,爵封遼西公,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時期大臣。 尉諾是北魏束侯尉古真的弟弟,年少之時侍從道武帝拓跋珪左右,以忠心謹慎著稱,皇始二年(397年)拓跋珪率軍圍攻後燕首都中山,尉諾率先登上城牆,因此傷其一眼,拓跋珪感嘆說:「尉古真、尉諾兄弟都損失…
    2 KB(379个字) - 2024年3月25日 (一) 01:07
  •  「丙子,錦州帥張鯨以錦州、廣寧等郡來降,俄而復叛,自號遼西王,改元大漢。上命木花里以左軍討平之。」 宋濂.  元史本紀第一太祖. 维基文库. 「〔太祖九年甲戌〕錦州張鯨殺其節度使,自立為臨海王,遣使來降。……〔十年乙亥〕夏四月,克清、順二。詔張鯨總北京十提控兵從南征。鯨謀叛伏誅。鯨弟致遂據錦州,僭號漢興皇帝,改元興龍。」…
    2 KB(332个字) - 2022年8月5日 (五) 12:00
  •   營平二地名記    地理類七〈古蹟之屬〉提要   〈臣〉等謹案營平二地名記一巻   國朝顧炎武撰炎武有春秋杜解補正已著錄按爾雅營孫炎注以為殷制孔頴達尚書疏謂舜十二有營殷本虞制分青州地為之凡在遼水東者東至朝鮮之境皆古營地也平即今永平府在虞時亦為營地秦時為右北平遼西地後漢洎晉皆為遼西
  • 縣。九月,又攻夫犁營,殺縣令。……(元初四年四月)己巳,鮮卑寇遼西遼西郡兵與烏桓擊破之。……(元初五年)鮮卑寇代郡,殺長吏。冬十月,鮮卑寇上谷。……(元初六年)秋七月,鮮卑寇馬城,度遼將軍鄧遵率南單于擊破之。……(永寧五年十二月)遼西鮮卑降。……(建光元年)夏四月,穢貊復與鮮卑寇遼東,遼東太守蔡
  • 段日陸眷[段就陸眷](西晉早期段部鲜卑首位首领) 段乞珍(西晉末期段部鮮卑首位首領) 遼西公 段務目塵[段務勿塵] 遼西公 段就六眷[段疾陸眷] 遼西公 段涉復辰 遼西公 段末波[段末杯、段末柸] 遼西公 段牙 遼西公 段遼[段護遼] 遼西公 段蘭[段鬱蘭] 齊王/東晉齊公 段龛 孝神皇帝 黃韜 聖王 李弘 赵帝
  • (遼朝) 遼朝設置的「五京」之一,在今天的遼寧遼陽 自聖宗隆緒徙都遼西,稱為中京。又以遼陽為東京,幽為南京,雲為西京,共計五京。 [現代標準漢語,繁體] 自圣宗隆绪徙都辽西,称为中京。又以辽阳为东京,幽为南京,云为西京,共计五京。 [現代標準漢語,簡體] 出自:《宋史演義》第五十四回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