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搜索结果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
  • 豆莫婁的缩略图
    ,6至8世纪生活在嫩江与烏裕尔河的扶餘遗民。操扶余语系。 高句丽滅扶余后一部分北扶余人来到这里生活,渤海时置铁利府,在金代后不再有人提及他们。 大致上保留了扶余遗俗[來源請求]。 法俗嚴峻:殺人者死,家人為奴婢,通姦的婦人處死,屍體置樹上,家人要贖回者需交納牛馬。 傳朗云, 楊楊, 《東北民族史略》…
    872字节(159个字) - 2024年1月4日 (四) 08:43
  • 是位于现在中国东北的扶余人部落的部落首领。 高的部落卒本扶余是北扶余的一个延续。前86年,檀君朝鲜末代檀君古列加的后裔高(东明王)打败解夫夺到北扶余王位后,将北扶余改名为卒本扶余。 根据1979年成书的朝鲜半岛伪籍桓檀古記记载,檀君朝鲜灭亡后,高在檀君朝鲜故地建立起东明
    3 KB(482个字) - 2022年9月30日 (五) 02:53
  • 公元前86年去世后无继承人,解夫继承北扶余王位。檀君朝鲜末代檀君古列加的后裔高(东明帝)随后与之争执。于是解夫被迫带领其拥护者东迁到朝鲜东海边上的迦叶原,建立东扶余。为了避免与高的继续争执,东扶余向北扶余表示了臣服。 《三遗事》中记载建立北扶余的解慕漱的儿子也叫做解夫
    3 KB(384个字) - 2024年5月27日 (一) 15:12
  • (韓語:부루 단군,扶檀君)是传说中的檀君的长子和由20世纪书籍桓檀古記记载的檀君朝鲜的第二代頭目(公元前2240年 - 公元前2183年)。 桓檀古記记载扶最为檀君太子时,曾经参与大禹治水,见于‘甲戌六十七年,帝遣太子扶與虞司空會于塗山,太子傳五行治水之法。勘定國界,幽營二州屬我,定淮岱諸侯置分朝以理之,使虞舜監其事。’…
    3 KB(517个字) - 2023年12月8日 (五) 00:52
  • 北扶餘的缩略图
    北扶餘 (重定向自北扶余
    继位直到公元前86年。公元前86年,高于的兄弟解夫继承北扶余頭目。解夫执政不到一年,檀君朝鲜末代檀君古列加的后裔高(东明帝)就与他争权。结果解夫败给高后,逃到迦叶原,建立了东扶余。高成为北扶余第六任頭目后,北扶余改名为卒本扶余。高死后,高无胥继位。朱蒙继位后将卒本扶余改名为高句丽。…
    2 KB(304个字) - 2024年3月5日 (二) 14:00
  • 挹娄的缩略图
    另一解釋是洞穴。 《三国志》说他们在夫余与北沃沮与高句丽以北一千里,西接寇漫汗[來源請求],在現在依蘭縣至俄国远東区犹太自治州(烏蘇里江,牡丹江至日本海)。佳木斯是他們最集中的地方。[來源請求] 東夷传说他们穴居,养猪衣皮食肉(夏季接近全裸),冬以豕膏塗身。他们好穴居作厕家中,食飲无俎
    4 KB(706个字) - 2024年3月6日 (三) 09:29
  • 勿吉的缩略图
    勿吉 (重定向自勿吉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11-02).  《魏書》 卷一百《勿吉傳》. 勿吉,在高麗北,舊肅慎也。邑落各自有長,不相總一。其人勁悍,于東夷最強。言語獨異,常輕,諸亦患之。去洛五千里。……。南有徒太山,魏言‘大白’,有虎豹羆狼害人,人不得上山溲污,行徑山者,皆以物盛。  [在维基数据编辑]…
    3 KB(479个字) - 2024年3月5日 (二) 14:21
  • 東扶餘的缩略图
    東扶餘 (重定向自东夫余
    年壬午。高丽王无恤伐之。杀王带素。国除。 《桓檀古记·北夫餘紀》甲午三十四年十月,東明王高汗使人來告曰:我是天帝子裝欲都之王其避之帝難之。是月,帝憂患成疾而崩。皇弟解夫立之東明王以兵之不己君臣頗難之。相阿蘭弗奏曰通河之濱迦葉之原有地上壤膏腴宜五穀可都,遂勸王移都。是謂迦葉原夫餘或云東夫餘。…
    7 KB(953个字) - 2024年3月5日 (二) 14:00
  • 卒本扶餘的缩略图
    卒本扶餘 (分类扶余
    的一个延续。据《三遗事》记载前86年,檀君朝鲜末代檀君古列加的后裔高(东明王)打败解夫夺到北扶余王位后,将北扶余改名为卒本扶余。 高建立起东明反汉朝建立的汉四郡。经过几年的征战,得知北扶余国王高于去世的消息后,高将矛头对准了北扶余。高与继承高于王位的解夫
    2 KB(245个字) - 2023年6月1日 (四) 03:41
  • 扶餘最早在史書出現的地方是《史記》,在衛滿朝鮮於前108年被滅時就已存在。《三遗事》传说解夫時,宰相阿蘭弗(有「右輔」的意思)假借「天帝」的話而篡位,解夫東遷。為分辨這兩個扶餘,史書一般稱前者為「北扶餘」,東遷後的為「東扶餘」(其實東扶餘也是北扶餘,只是…
    11 KB(1,779个字) - 2024年4月9日 (二) 08:27
  • 于、、烏洛渾族等從鮮卑族群中脫穎而出,進入北方部落,而慕容、段氏、宇文、契丹則屬於南方蒙古部落。)  白鳥庫吉. 「東胡民族考」, 『塞外民族史硏究(上)』. 日本東京: 岩波書店. 1970: 196.  [在维基数据编辑]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邊裔典·地于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3 KB(416个字) - 2023年11月21日 (二) 04:30
  • 陵步藩(?—530年),也作纥陵步蕃、侯陵步蕃,复姓纥陵氏,河西匈奴费也头部人。 永安三年(530年)九月,魏孝庄帝元子攸诛杀尔朱荣后,知道尔朱氏的党羽必定会谋逆造反,于是秘密的敕令纥陵步藩偷袭尔朱兆的后方。纥陵步藩先攻击磨川,俘虏从事中郎令王纮回到河西,又率领军队攻入秀容,逼近晋阳…
    9 KB(1,972个字) - 2024年5月5日 (日) 08:06
  • 岁时成为檀君朝鲜的将军。檀君朝鲜末期解慕漱创建扶餘國。朱蒙是沃沮頭目高慕漱之子,解慕漱的二儿子高辰是高慕漱的爷爷。他曾組織多勿軍抵抗漢朝。 桓檀古记中还认为‘西鴨綠人高汗为東明(朱蒙)。 《朱蒙》(주몽),主演許俊浩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桓檀古記檀 君世 紀》 三遗事[永久失效連結]…
    1 KB(155个字) - 2023年12月8日 (五) 00:49
  • 濊貊的缩略图
    濊貊 (重定向自
    在五世紀末,夫余被東部勿吉族和高句麗打敗,大部分的夫余族融合到高句麗。殘留嫩江中游東岸的夫餘人改稱「」、「達末」,主要生活在以烏裕河為中心的地區,已經建立起奴隸制性質的政權,生活以定居的農業生產為主。後來,在東鄰勿吉人的進攻和西鄰室韋人的襲擾下,從北齊直至隋唐之際。…
    7 KB(1,127个字) - 2024年4月15日 (一) 23:20
  • 白山靺鞨的缩略图
    註: “勿吉在高句麗北,一曰靺鞨。邑落各自有長,不相總一。其人勁悍,於東夷最強,言語獨異。常輕,諸亦患之。去洛陽五千里。自和龍北二百餘里有善玉山,山北行十三日至祁黎山,又北行七日至洛環水,水廣里餘,又北行十五日至太岳魯水,又東北行十八日到其
    3 KB(546个字) - 2022年12月21日 (三) 08:35
  • 安达市的缩略图
    。战国后期,索离首领之子东明南渡淲水(今松花江),建立夫余。于汉武帝时(公元前100年前后),进入松嫩平原。东晋安帝时(410年),夫余被鲜卑族所亡,其部分遗人北渡那河(今松花江),在松嫩平原一带建立(亦称大卢、达、大)部。 南北朝至隋代,属。南北朝时,
    15 KB(2,586个字) - 2024年3月25日 (一) 09:23
  • 朱罗王朝的缩略图
    朱罗王朝 (重定向自注輦
    公元1070年,毗罗·拉金德拉·朱罗(Virarajendra Chola)去世,他的女婿——西遮其王子維克拉瑪蒂亞六世得知消息後,在他內弟阿迭·拉金德拉·朱罗(Athirajendra Chola)的請求下,派兵經建志城進入朱羅首都,幫助阿迭·拉金德拉奪得王位。但遮其勢力的介入引起了不少朱羅貴族的不滿,而且阿迭·拉金德拉也並未…
    18 KB(3,275个字) - 2024年4月7日 (日) 11:19
  • 高麗・百济・新羅・勿吉・奚・契丹・室韋・・地干・烏洛侯・流求・倭 列传第八十三 - 蛮・獠・林邑・赤土・真臘・婆利 列传第八十四 - 氐・吐谷渾・宕昌・鄧至・党項・附・稽胡 列传第八十五 西域 - 鄯善・于闐・高昌・焉耆・龟茲・烏孫・疏勒・悦般・破洛那・粟特・波斯・大月氏・安息・条支・大秦 列传第八十六 - 蠕蠕・匈奴宇文槐・徒何段就六眷・高車…
    23 KB(3,376个字) - 2023年11月23日 (四) 02:02
  • Barfield 著,袁劍 譯:《危險的邊疆:游牧帝國與中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 森安孝夫:〈从渤海到契丹——征服王朝的成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烏洛侯 契丹文字 奚 高句麗 室韋 粛慎 女真 西遼 地于 東夷 夫余 渤海 靺鞨 勿吉 挹 沃沮 辽朝 濊 濊貊…
    21 KB(2,463个字) - 2024年4月20日 (六) 13:20
  • 渤海国的缩略图
    靺鞨的內部兼併。雖然沒有直接的文字記載,但史學界根據《冊府元龜》等記錄拂涅、鐵利、越喜、虞、黑水等靺鞨部落向唐王朝入貢的變化情況,做出了大致判斷。 渤海后期,国内民族矛盾日益尖锐,许多部落如黑水、铁利摆脱其统治,渤海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减弱,开始走向衰落。公元926年靺鞨
    92 KB(14,752个字) - 2024年2月27日 (二) 16:09
  • 勿吉,在高句麗北,舊肅慎也。邑落各自有長,不相總一。其人勁悍,於東夷最強。言語獨異。常輕,諸亦患之。去洛五千里。自和龍北二百餘里有善玉山,山北行十三日至祁黎山,又北行七日至如洛瓌水,水廣里餘,又北行十五日至太魯水,又東北行十八日到其
  • 人命財產损失惨重。 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春,匈奴帝國的統治者降低傲慢的頭,呼韓邪單于攣鞮稽侯狦與郅支骨都侯單于攣鞮呼屠吾斯分别派遣右屠耆王攣鞮銖渠堂與右大將攣鞮駒於利受入朝南方的漢,至此,與漢連兵八十載後,匈奴單于以派使向漢廷、向皇帝劉詢稱臣入朝的政治姿態,在名義上成為漢
  • 手”,亦曰“小儿士”。 宋代医家。履贯欠详。知医,辑《集效方》一卷,未见行世。 金元间医学家。字明之,号东垣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生于1180年,卒于1251年。少读四书五经,博闻强记。以母病而未获明医疗愈,终为庸医所误,竟
  • 上古 (鄭張):/*kʰoːl  toːʔ/ 蝌蚪 兩棲類(多指蛙、蟾蜍)的幼體。(分類詞:隻/只 官) 還虷蟹與科斗,吾能若也。 [現代標準漢語,繁體] 还虷蟹与科斗,吾能若也。 [現代標準漢語,簡體] 出自:Zhuangzi-L Xuán hán xiè yǔ kēdǒu, mò wú néng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