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搜索结果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
  • 東晉末三輔流民出漢中,於元嘉二年(425年)八月僑置西京,寄治漢中(今陝西漢中),下領藍田、杜、鄠3僑縣。蕭齊時改稱,下領藍田、杜、鄠3僑縣。後來地入北魏。 《宋書》卷37〈州志三·太守〉。 《南齊書》卷15〈州志下·雍州〉。 《南齊書》卷51〈崔慧景傳〉:「〔建武〕冬,虜主攻沔北五
    3 KB(588个字) - 2022年6月23日 (四) 00:49
  • 尹,中國古代官職,相當於今日西安地區的行政首長。三國以後改稱尹最早出現於秦朝,當時置内史为师行政长官。汉武帝时内史分置为左右,太初元年改右内史为尹,以右内史部为辖区,治所在長安縣,职同太守,参预朝政。在兩漢時期與左馮翊、右扶風合稱三輔。 西漢末元始年中(1 - 5年)、廢南陵、奉明2縣。…
    32 KB(4,174个字) - 2024年3月6日 (三) 11:15
  • 韦氏,是中国中古时期一个以望的韦姓士族,汉朝时期就有俗谚称韦氏和杜氏为“城南韦杜、去天尺五”,自南北朝以后,韦氏已发展为关中姓首族,在唐朝,韦氏又成为李武韦杨集团的一部分,家族共宰相十七人。 西汉初年,韦孟被任命为楚元王刘交的太傅,韦孟在楚王刘戊时期多次规谏,却不起效…
    12 KB(2,354个字) - 2023年8月9日 (三) 01:39
  • 京兆地方設立後,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於翌年頒布《尹官制》,設尹官職及尹公署等行政官職及機關。該官署直隸中國政府統管,軍事歲收等皆隸中華民國大總統、中華民國國務總理等等不同時期的中國中央政府體制。不過,地方轄下的各縣知事仍需將諸如災情、賑款、補助、工賑、修築河堤工程等文書報告提交地方轉呈處理。 民国首任
    4 KB(408个字) - 2024年4月22日 (一) 00:27
  • 府,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区域名称,唐朝开元元年(713年)设置的府,这是府作为行政区划的开始。前身为雍州。 唐朝开元元年(713年),改长安所在的雍州为府,長官雍州長史改稱尹。天寶元年改稱西京,至德二年改稱中,上元二年改回西京,肅宗元年改稱上都。领二十二县:万年、长安、新丰、渭南、蓝田、鄠…
    25 KB(3,800个字) - 2023年5月26日 (五) 09:52
  • 中国自西周以来就实行複都制,周武王灭商后为了控制东方而设立雒邑。五的设置,最早源于唐朝中期,唐朝于618年以长安为师,657年以河南府为东都,时为陪都制。690年,以太原府为北都,至742年,以师为西京,改东都为东京,改北都为北京。757年12月置凤翔府,号为西京,与南京成都府,中
    8 KB(1,387个字) - 2024年4月14日 (日) 08:05
  • 河東,中國古代的。 戰國時,秦國置河東治在安邑(今山西夏縣一帶)。 西漢時,河東為三河之一,屬司隸校尉部,領安邑、大陽、猗氏、解、蒲反、河北、左邑、汾陰、聞喜、濩澤、端氏、臨汾、垣、皮氏、長脩、平陽、襄陵、彘、楊、北屈、蒲子、絳、狐讘、騏二十四縣。王莽時,改河東
    15 KB(2,135个字) - 2022年12月16日 (五) 22:40
  • 治洛陽(今河南洛陽市東北),一說治滎陽(今滎陽市東北),轄域和韓國的三川相當。可考領縣有洛陽、河南、滎陽、、索、陽武、緱氏、卷、鞏、新城、啟封、成皋、宛陵、新安、宜陽、澠池、陝、梁、平陰。 西漢漢高帝二年(前205年)三川改稱河南,與河東、河內合稱三河,是西漢畿範圍內的級行政區,治所在雒陽。…
    29 KB(4,533个字) - 2024年3月6日 (三) 11:18
  • 。隋朝開皇三年(583年)廢。唐朝天宝元年(742年)改均州为武當。下辖武當县、郧乡县、丰利县。乾元元年(758年)又改均州。 唐朝武当太守 宋遥(743年) 《宋書》卷37〈州志三〉:「始平太守,晉武帝泰始二年,分、扶風立。後分、扶風僑立,治襄陽;今治武當。《永初
    2 KB(346个字) - 2022年11月20日 (日) 17:01
  • 。延康元年(220年),襄阳曾被孙权占领,但很快被曹魏收复,后曹魏又从孙权治下夺取临沮、旌阳并纳入管辖。晉武帝太康中,襄陽領八縣:宜城、中廬、臨沮、邔、襄陽、山都、鄧、鄾。 東晉時,臨沮縣改屬南,山都縣改屬新野,鄧縣改屬
    12 KB(1,325个字) - 2024年4月28日 (日) 06:56
  • 鳳翔府的缩略图
    鳳翔府 (重定向自西京凤翔府
    鳳翔府,唐朝时设置的府。 本为岐州,唐玄宗时天下州改,是为扶风。至德二年(757年)十二月,置凤翔府,号西京。上元二年(761年),罢,元年曰西都,未几复罢都。士贡:榛实、龙须席、蜡烛。户五万八千四百八十六,口三十八万四百六十三。下领九县:天兴县、岐山县、扶风县、麟游县、普润县、宝鸡县、虢县、郿县、盩厔县。…
    9 KB(1,642个字) - 2023年12月23日 (六) 23:13
  • 左馮翊 (重定向自馮翊
    西晉時廢懷德、祋祤2縣,萬年縣移屬下邽縣來隸。 北魏時,分、馮翊置華山,夏陽、郃陽二縣改屬華山。北魏後期,馮翊領高陸、頻陽、萬年、蓮芍、廣陽、鄣六縣。隋朝開皇三年(583年)實行廢存州,廢除州下所有的。馮翊廢除,由同州直轄屬縣。 大業三年(607年)改同州為馮翊
    26 KB(3,197个字) - 2023年12月25日 (一) 14:45
  • 尹,只领有今河南省西部范围。西晋时,南部析置上洛,其区域进一步缩小到黄河流域今三门峡市范围。南北朝时,为避讳北魏獻文帝拓跋弘之名曾改为恒农,隋朝時廢。 隋炀帝大業年間,改虢州為弘農治弘农向西南迁到了今灵宝市中心,且失去了黄河沿岸的辖地。 唐朝时,弘农分为陕州、虢州,从此失去
    3 KB(352个字) - 2022年5月23日 (一) 14:27
  • 王羆 (分类王氏)
    王羆(?—541年),字熊羆,北魏、西霸城人,东汉河南尹王遵後裔,出身雍州豪族之家。 王羆長大后,为人剛直公平,受州百姓敬畏。北魏太和年間,受殿中将軍之号。南岐州、東益州氐羌反抗北魏統治,北魏討伐軍作战敗北。王羆受朝廷命令,率羽林五千人入梁州镇压叛乱。凱旋后,被任命为右将軍、西河国内史,固辞不受。後来担任恒农太守。…
    4 KB(488个字) - 2024年5月29日 (三) 15:06
  • 汉中,中国古名。战国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年)置,治南郑县(今陕西汉中市)。因在汉水中游得名。辖境相当今陕西省秦岭以南,留坝县、勉县以东,乾佑河流域以西和湖北省郧县、保康县以西,粉青河、珍珠岭以北地。 西汉移治西城县(今陕西安康市西北),东汉复还旧治。东汉末改名汉宁
    6 KB(793个字) - 2022年12月18日 (日) 02:25
  • 上洛,是中國西晋到唐朝的一个。 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年)分设置。治所在上洛县(今陕西省商洛市)。管辖陕西省丹江上游,河南省熊耳山西北洛河上游地区。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除。 隋大业和唐朝天宝、至德年间商州一度改为上洛。唐朝上洛,治所在上洛县(今陕西省商洛市),下辖上洛县、洛南县…
    2 KB(181个字) - 2023年3月4日 (六) 14:40
  • 移治冀縣,街泉縣併入略陽縣,省戎邑、罕幵、綿諸、清水、奉捷五縣(道),隴西之上邽、西二縣改屬天水。漢明帝永平十七年(74年),改天水為漢陽。永初五年(111年)左右,隴西上邽、西2縣來隸。漢靈帝中平五年(188年),分漢陽之豲道縣置南安。漢獻帝初平四年(193年),分漢陽
    14 KB(1,837个字) - 2022年5月2日 (一) 11:27
  • ,是中国古代西汉至唐朝期间的一个级行政区划,最大范围包括今天河北省南部邯郸市以南,以及河南省北部安阳市一带,其中心在邺城(今河北邯郸临漳县西)。三國初期時魏分置為三。 战国初期,本大部分土地属于卫国,可能一度屬於魏國,後又被赵国吞并。秦朝时属于邯郸、河内管辖。 西汉時,汉高祖置魏
    16 KB(2,594个字) - 2024年4月7日 (日) 00:25
  • 9年)北附西魏,廢郡為漢南縣,隸屬宜城郡。 《宋書》卷37〈州郡志三〉:「華山太守,胡人流寓,孝武大明元年立。今治大堤。領縣三,…… 華山令,與俱立。 藍田令,漢舊名,本屬。 上黃令,本屬襄陽,立割度。」 《隋書》卷31〈地理志下〉:「漢南,宋曰華山,置華山西魏改縣為漢南,屬宜城。」…
    1 KB(143个字) - 2022年12月15日 (四) 13:48
  • 李曉傑,1999,《東漢政區地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周振鶴,2006,《漢書地理志匯釋》,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周振鶴《東漢政區地理》,頁143。 《魏志 卷二十五 楊阜傳》:劉備取漢中以逼下辯,太祖以武都孤遠,欲移之,恐吏民戀土。阜威信素著,前後徙民、氐,使居、扶風、天水界者萬餘戶,徙小槐里。…
    4 KB(524个字) - 2019年5月28日 (二) 09:09
  • 公諱某,字某,杜陵人。其先帝堯光宅,讓德儲慶,建國命氏,列於夏商,相胄卿族,繁於漢魏,代濟不殞,煥焉盛門。大王父諱某,皇朝主客郎中萊、濟、商三州刺史。王父諱某,倉部郎中太原少尹贈秘書監。烈考諱某,檢校都官郎中嶺南節度行軍司馬贈同州刺史。或以瑚璉之器,才施
  • 望、格、都督府、节度参考《元丰九域志》,人口参考《宋史》(崇宁年间)。 皇祐五年以曹、陈、许、郑、滑五州为畿路,至和二年罢。 东京县一十七;西京县一十三,监一;南京县七;北京县一十三。 熙宁七年分东西路。元丰元年诏河北东西、永兴秦凤、东东西、京西南北、淮南东西
  • 雍州(州府:) 3. 兗州(州府:濮陽) 4. 并州(州府:太原) 5. 冀州(州府:安平) 6. 青州(州府:齊國) 7. 徐州(州府:彭城) 8. 豫州(州府:梁國) 9. 揚州(州府:丹陽) 10. 荊州(州府:南) 11. 梁州(州府:漢中) 12. 秦州(州府:天水) 13. 益州(州府:蜀)
  • 敦馬稱「柔佛船運樞紐」人盡皆知 柔王儲不點名回應中央犯2違憲錯誤 馬來西亞東方日報 被指欠稅高達15億 納吉質疑稅收局計算法要求審查 馬來西亞東方日報 遭陸福撤銷前朝發出執照 甲皇港發展商凱傑公司索償高達1390億 联合早报 62岁司机误踩油门 德士猛撞组屋柱子 联合早报 壮男搭巴士不甘愿让位 不爽轮椅叔唠叨出拳断鼻梁
  • [文言文,簡體] 出自:唐·蔣防《霍小玉傳》 Yījiā jīngxǐ, shēng wén yú wài. [漢語拼音] 此時嚴蕊之名布滿一。 [文言文,繁體] 此时严蕊之名布满一。 [文言文,簡體] 出自:《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 Cǐshí Yán Ruǐ zhī míng bùmǎn yī jùn. [漢語拼音]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