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搜索结果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
  • 周文,浙江溫州人。明朝政治人物,永樂辛卯進士。 永樂九年(1411年)辛卯科二甲第十五名進士。累官河南左布政使,居官勤勉,因上疏勸阻明成祖遷都北京,而被貶為佃戶。 潘荣胜. 《明清进士录》. 中华书局. 2006年: 32页. ISBN 9787101043501 (中文(简体)). …
    792字节(60个字) - 2024年3月28日 (四) 21:52
  • 第四》:三年,幽王嬖愛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廢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為后。後幽王得褒姒,愛之,欲廢申后,並去太子宜臼,以姒為後,以伯服為太子。周太史伯陽讀史記曰:「周亡矣。」昔自夏後氏之衰也,有二神龍止於夏帝庭而言曰:「餘,之二君。」夏帝蔔殺之與去之與止之,莫吉。卜請其漦而藏之,乃吉。於是布幣而策告之,龍亡而漦在,櫝而…
    5 KB(892个字) - 2023年1月30日 (一) 12:09
  • 南鄭縣 中縣 房陵縣 安陽縣 成固縣 沔陽縣 鍚縣 武陵縣 上庸縣 長利縣 田叔,漢太祖末年始任,至漢文帝初。 張卬,漢武帝元狩、元鼎時任。 王賞(?─前27年),遷右扶風太守。 據《後漢書》記載,漢順帝永和五年(140年),有戶57344,人口267402。領縣9: 南鄭縣 成固縣 西城縣 中縣…
    6 KB(793个字) - 2022年12月18日 (日) 02:25
  • 李元可以指: 李元 (宦官),東漢信侯 李元 (成化進士),明朝成化二年進士 李元 (弘治進士),明朝弘治六年進士 李元 (高麗),高麗官員 李元 (1894年)(1894年-1979年),江西省庐陵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李元 (1917年)(1917年-2011年),湖南省平江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949字节(124个字) - 2023年1月25日 (三) 16:44
  • 弟同谋反对王莽。次年举兵西进,立刘信为天子,传檄郡国,揭露王莽之罪。兵至山阳郡,人马达到十余万。王莽派王邑、孙建等率大兵进讨,在陈留郡葘县击破翟义军,将刘璜斩首。 陶鄉侯劉恢 釐鄉侯劉 昌鄉侯劉且 新鄉侯劉鯉 春城侯劉允 《汉书·卷84》 《汉书 卷八十 宣元六王传第五十》 《漢書·王子侯表下》…
    2 KB(238个字) - 2023年2月19日 (日) 17:20
  • 、汝陽、新息、北宜春、㶏強、灈陽、期思、陽安、項、西華、細陽、安成、吳房、鮦陽、慎陽、慎、新蔡、安陽、富波、宜祿、朗陵、弋陽、召陵、征羌、思善、宋、信、原鹿、定潁、固始、山桑、城父。建安十八年,曹操析汝南郡之城父及沛郡數縣置譙郡。又析汝南郡、江夏郡置弋陽郡。…
    5 KB(757个字) - 2024年5月30日 (四) 03:13
  • 大橋還可以指: 陈褒 (东汉),东汉时期政治人物。 陳 (正德進士),明朝正德九年進士,福建宁德人 陳褎 (嘉靖進士)…
    212字节(25个字) - 2022年5月13日 (五) 14:10
  • 辨是非 寓貶 春秋要旨 尊王:尊天子,护中央權威,反對區域獨立稱霸,擁護天下一統。 攘夷:明辨華夷之防,發揚文化之大義。曰:「夷狄用諸夏禮則諸夏之」。如楚國自稱蠻夷,其後文明日進,中原諸侯與之會盟,則不復以蠻夷視之;而鄭國本為諸夏,如行為不合義禮,亦視為夷狄。若夷狄嚮慕中國,能行禮義,則
    3 KB(417个字) - 2022年11月21日 (一) 06:27
  • 王褒(?—?),字子渊,也作王,蜀资中(今四川资阳)人。汉代辞赋家。 王褒自幼就喜欢辞赋,娴熟《楚辞》,崇敬屈原作《九怀》,初露才华。而后游历各地,了解风土人情。汉宣帝时,得到益州刺史王襄赏识,向汉宣帝推荐他。皇上下令将其徵至长安,待诏金马门,擢为谏议大夫。后有方士上书说益州有金马碧鸡,可以祭祀…
    1 KB(253个字) - 2023年7月25日 (二) 03:09
  • 忠鄉、崙背鄉、二崙鄉西北部、竹塘鄉等地;向西南微南轉南可前往元長鄉市區、北港鎮、六腳鄉、朴子市等地。 縣道158號是臺西鄉海口至斗南鎮北勢仔的道路,大致以西南西—東北東走向經過本地區西北部邊界外不遠處。由該道路向西南西可前往
    5 KB(666个字) - 2021年11月3日 (三) 06:06
  • 東里袞(gǔn)(?—?),複姓東里,一作东里,春秋末鄭國大夫子產之後,東漢末年官吏,曾任南陽郡太守。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十月,南陽地區官吏和百姓不堪徭役之苦,侯音與衛開等率領數千之眾聯合荊州守將關羽反叛。侯音欲挾持太守東里袞,郡功曹應餘趁著混亂之際,護著太守東里袞一起逃出城,後為東里袞而戰死。…
    4 KB(855个字) - 2021年2月9日 (二) 10:59
  • ),北周官吏,父亲高冲先为北齐大将,后改投北周,高赦也顺势成为南和县县令。不久之后在考才时高赦因为治理有方,驱逐肆虐地方的野兽被升为朝议郎,有孙高则。 《全唐文》 《全唐文》卷一九四:“祖赦周郡南和县长陶元亮摄官于彭泽道契羲皇陈仲弓历职于太邱德符星纬飘风骤雨不入灌坛之乡暴虎苍鹰潜出瑕邱之境考才朝议郎上开府”…
    661字节(118个字) - 2022年6月17日 (五) 09:27
  • 夢傅說,周文求呂尚,爰及漢祖,納食其於布衣,此乃帝王之所以倡業垂統,緝熈厥功也。今明府稽古皇極,允執神靈,體公劉之德,行勿翦之惠,清廟之作於是乎始,貶之義於是乎興,然而六翮未之備也。伏見處士緜竹秦宓,膺山甫之德,履雋生之直,枕石漱流,吟詠縕袍,偃息於仁義之途,恬惔於浩然之域,高概節行,守真不虧,…
    2 KB(415个字) - 2024年4月14日 (日) 09:13
  • 褒姒的缩略图
    褒姒(sì)(?—前771年?),《史记》作姒,《列女传》作褎姒,姒姓,西周君主周幽王王后,太子伯服的生母。是中國歷史上一位美女,傳統說法認為是導致西周滅亡的關鍵人物之一。 在《史记》的記載中,褒姒的出身有浓重的神话色彩。夏朝衰弱的时候,褒人的神靈化身爲兩條龍,在夏王大庭交媾。對此深感恐懼的夏王…
    9 KB(1,536个字) - 2024年4月12日 (五) 14:55
  • 王妃劉氏,左軍都督劉貞之女 丁氏,朱顒炔之母 庶子:伊简王朱颙炔(1413年—1462年),1424年袭封。 明太祖所定伊府二十字字輩詩:顒勉諟訏典,珂采鳳琛,應疇頒胄選,昆玉冠泉金。 伊藩宗室一支最後傳到伊王朱典楧時,史載朱典楧為人愎而狠,凡官員過洛陽不入朝者,他必辱以非禮,又侵奪郡治及學宮,侵…
    4 KB(487个字) - 2024年5月29日 (三) 12:15
  • 《吕氏春秋·慎势篇》:“以滕、费则劳,以邹、鲁则逸” 《史记·夏本纪》:“太史公曰: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 《齐乘·卷四·古迹一·城郭》中有“古费城”一条:费县西北二十里古费伯国 【…
    4 KB(545个字) - 2024年3月19日 (二) 02:07
  • 晉武帝太康中(280年-289年),章武國有13000戶。 東魏孝靜帝武定中(543年-550年),章武郡有38754戶,162870口。 殷,陈郡长平人,曹魏時在任。 曹志,字允恭,譙國譙人,晉武帝泰始中在任。 樊垣,後趙五年(323年)前後在任。 賈堅,冉魏永興元年(350年)離任。…
    5 KB(657个字) - 2024年3月6日 (三) 11:15
  • 省道台19線又稱「中央公路」,是彰化至台南永康的幹道,經過本地區新庄子、田魚寮兩個聚落。由該道路北行可前往雲林縣北港鎮、元長鄉、忠鄉、崙背鄉等地;南行可前往朴子市、義竹鄉、臺南市鹽水區、學甲區等地。 鄉道嘉51線是竹仔腳至潭仔墘的道路。 鄉道嘉52線是竹仔腳至田魚寮的道路。 新生國小(已廢校)…
    5 KB(555个字) - 2022年3月2日 (三) 02:50
  • 曾祖萧缵,知县。祖蕭乾元,曾以御史身份彈劾劉瑾,被廷杖下獄,官至雲南按察副使,贈兵部侍郎。父蕭暘,知县,累赠兵部侍郎。母彭氏,累赠淑人;继母劉氏,累封太淑人。兄萧,按察司知事;弟蕭齋、蕭稆(庠生)、蕭槃(庠生)。 [在维基数据编辑] 《新唐書·卷101》,出自《新唐書》 《明史卷二百二十七》,出自《明史》 《國朝獻徵錄·卷之四十一》…
    4 KB(663个字) - 2024年1月26日 (五) 05:45
  • 何乔远《名山藏》記:“洪武中荐辟,试《龙池》、《孤雁》二诗称旨,授将乐训导。” 《明史·文苑传二·林鸿》載:“闽中善诗者,称十才子,鸿为之冠。十才子者,闽郑定,侯官王、唐泰,长乐高棅、王恭、陈亮,永福王偁及鸿弟子周玄、黄玄,时人目为二玄者也。” 邵铜為《鸣盛集》序云:“国朝诗派,起于先生。当时若郑孟宣、黄玄之、周…
    3 KB(461个字) - 2023年2月25日 (六) 12:03
  • 德敘功,有國彝訓;任賢賞善,列代通規。偽燕王高開道,家本海隅,誌懷慷慨。有隋之末,州域彫殘,招集徒旅,自保邊塞,繕修斥堠,捍禦寇戎,民吏肅清,倉庫完實。既而審達機變,遠慕朝風,闔境獻誠,歸款內屬,請申經略,輯寧燕代。厥功以茂,宜從寵,禮命之差,用超常級。可使持節蔚州諸軍事蔚州總管,加授上柱國。
  • 总笔画:17画 部首:衣 + 11 畫 異體字(褒) 大字源:1591页,第16字 汉语大字典:第5卷,3110页,第1字 康熙字典:1123页,第27字 辞海:1219页,第4行,第4字 Unihan数据:U+8943 汉语拼音:bāo, póu 粵拼:bou1 翻譯 訓讀:ほめる (homeru)
  • 有名詞的字,再增加一些兩漢時期出現的高頻字。   阿哀藹艾隘愛安鞌闇岸案豻盎敖獒熬翱傲奥奧八巴豝拔茇跋軷罷霸白 百柏拜敗稗班般頒阪板版半邦謗包苞剝褒雹保葆飽鴇寶抱豹報暴虣鮑陂 卑桮悲碑北貝邶背倍悖被偝備憊奔賁本畚伻祊崩偪柲鼻匕比朼妣彼俾鄙必 庇邲畀毖畢婢庳敝閉弼愎楅裨辟閟幣弊蔽駜壁嬖篳薜避斃臂蹕鞞髀璧韠鷩
  • 褣 褤 褥 褦 褧 褨 褩 褪 褫 褬 褭 褮 褯 8930 褰 褱 褲 褳 褴 褵 褶 褷 褸 褹 褺 褻 褼 褽 褾 褿 8940 襀 襁 襂 襄 襅 襆 襇 襈 襉 襊 襋 襌 襍 襎 襏 8950 襐 襑 襒 襓 襔 襕 襖 襗 襘 襙 襚 襛 襜 襝 襞 襟 8960 襠 襡 襢 襣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