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搜索结果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
  • 臺灣舊地名列表的缩略图
    諸羅縣志-海豐(塘) [2021-01-08] 拱範宮沿革誌 -拱範宮(海豐麥藔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21-01-08] 雲林縣採訪冊-拱範宮麥藔街 [2021-01-14] 雲林縣採訪冊-海豐麥藔街 [2021-01-14] 臺灣府塘圖-海豐莊 [2021-01-13] 臺灣府塘圖-大館(絲竹軒/外樂)…
    87 KB(1,299个字) - 2024年5月31日 (五) 13:46
  • 桂系将领。 林俊廷出身盐贩,曾充当土匪头目。1902年,接受清军陆荣廷招安。1911年,升任巡防队统领。1912年3月,任广西第二军统领,驻扎龙州,兼边防对督办。1916年,任广西护国讨袁军第一支队司令。1917年,任护国军粤桂联军第二军司令,率部开入湖南,1918年退回广西。1921年,被
    2 KB(251个字) - 2023年10月10日 (二) 15:48
  • 屯門軍鎮 (重定向自屯門
    ,兵员3000多名,大小战船112艘。明万历元年(1573年)设立新安县,东莞所城改为县城,辖今日香港与深圳市地域。 到了清朝,康熙七年(1668年)置「屯門墩台」,二十一年(1682年)改設「屯門寨」,乾隆年間則改為「屯門」,直至1898年新界租借予英國後廢除。…
    9 KB(1,369个字) - 2023年4月12日 (三) 12:38
  • 李光顯故居及墓園的缩略图
    朝廣東水師提督李光顯的故宅和墓地,是金門縣縣定古蹟。 “古龍頭”為“古寧頭”之名,宋代曾氏最先入墾,元末張氏、李氏相繼遷入,當地居民大多數為李姓,明清時期武將輩出,其中最知名的為振威第的主人、廣東水師提督李光顯,李光顯金門俗諺「九里三提督,百步一總兵」中的三位提督之一。…
    6 KB(860个字) - 2023年10月12日 (四) 04:49
  • 成化十一年六月壬午,增設鄰水縣主簿一員專理糧儲兼捕盜賊 設,至康熙六十年裁撥岳池縣。 大寧縣志卷七劉浩待考 設豐禾場乾隆間移四河鎮 乾隆十二年由廣安移駐縣城,隣水專自此始。分防鄰水縣千總一員,帶領馬步戰守兵十六名 「解三娘。興州後軍統領趙豐.紹興二十七年春.以帥檄…
    84 KB(2,050个字) - 2024年5月7日 (二) 08:00
  • 澎湖西衛麵線的缩略图
    1684年,康熙皇帝將澎湖與台灣納入清帝國版圖,行政體制大多延續明鄭東寧王國的制,沿用「西衛社」的名,同樣將西衛做海防據點,由「澎湖水師協右營」管轄,故西衛聚落多與「班兵」、「兵」等軍職兵卒有所淵源。 清代以後移民漸眾,製麵技術一併傳入澎湖,西衛當地也因具備降雨量少、日照充…
    11 KB(1,442个字) - 2023年2月2日 (四) 09:30
  • 横越彷有彷官。西:高资河,东西与新开河合。河为乾隆四十五年巡抚吴坛浚,出排湾西经高资入句容。商埠,县北二里,外国互市租界,咸丰十年英法条约长江三口之一。有新关,常镇道监督。镇五:丹徒、高资、谏壁、大港、新丰。朱家圩有。二驿:京口、炭渚。京口有驿丞,裁。高资、安港、丹徒巡司三。有铁路。丹阳,繁………
    5 KB(782个字) - 2022年8月25日 (四) 17:09
  • 安东卫城的缩略图
    ,安东首其冲也。始汤信国和立城于斯,劈石为城,分左右中前后五所。后所去卫城东北九十里,名为石臼寨,亦有专城,要地也。至天顺中,调去中所于天津卫,右所于徐州卫,隶卫者止有前、左二所并分后所,为三所。 《光绪日照县志·卷五·秩官》:国朝设巡检一员(驻夹仓,乾隆八年移安东)。安东营都司一员(顺治…
    5 KB(1,056个字) - 2021年9月6日 (一) 18:21
  • 雄鎮北門的缩略图
    台灣紀略(1685年),其中曾提到「打狗山寇置砲於此」後在《鳳山縣誌》(1720年)曾描述雄鎮北門已有打鼓,砲臺一座、煙墩一座及望高樓一座。在《重修鳳山縣誌》(1764年)則提到:「打鼓港,砲臺一座、煙墩三座、望高樓一座」。但自1683年開始後約二百年的期間,清廷並未對雄鎮北門砲臺有較積極的治理經營,持續到牡丹社事件之後才有轉變。…
    8 KB(991个字) - 2022年12月26日 (一) 11:56
  • 河口瑶族自治县的缩略图
    道光中期,今河口县地辟为地,取名河口,是为河口之始。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设河口对副督办公署,由云南省直辖,河口辟为商埠,隶临安开广道。1915年,置河口对督办公署。1926年河口一度划为特别行政区,由省府直辖。 1950年1月设河口县,5月撤销河口对
    13 KB(1,332个字) - 2024年2月13日 (二) 07:58
  • 澎湖遊兵的缩略图
    防,非汛期則回寨留守。倭寇艦隊多趁非汛期乘南風而至,故夏季侵擾次數較為頻繁,所以軍隊在非期間固守沿岸水寨。 萬曆二十年(1592年),日本豐臣秀吉兵發朝鮮,朝鮮時屬大明的藩屬,萬曆皇帝朱翊鈞派兵馳援,因恐日軍趁隙侵犯東南海域,當局首度在彭湖(澎湖
    18 KB(2,286个字) - 2022年10月26日 (三) 17:19
  • — 《臺灣外紀 · 卷二十九》 側聞大將軍擅蓋世之名久矣,愚懵無從攀仰!遠避外荒,株守先祀,初未嘗妄生釁端!不虞樓船烈,震我門庭,僕知過矣!即不敢期將軍之深為布護,獨不為桑梓生靈繫念耶?順天之命,謹捧國制而遵敕諭,永為屏翰。蓋東寧遠在炎荒,若服而舍之,使守先祀,猶…
    6 KB(626个字) - 2020年9月20日 (日) 09:24
  • 。計工長三百餘里,經費難籌。且中河運道為黃流橫 截,不得不移塘灌運。清水本弱,仍恃借黃以濟。空船引轉需時,重運更形艱滯。是移塘權宜之計,常年行之,恐妨運道。黃河自蕭莊迄海口四百二十餘里,尾閭寬暢。自漫口斷流,河身益淤。若挽歸故道,堵口挑河,共費五六百萬,較改河築隄撙節實多。請定明歲春融興工,俟…
    12 KB(1,709个字) - 2024年5月29日 (三) 11:57
  • 孫爾準的缩略图
    辟,餘俱末減。其脅從旋解散者,多所保全。又奏臺灣北路至艋舺幾五百里,僅有守備一員,巡防難周。調南路游擊一員駐竹塹,並於大甲、銅鑼灣、斗換坪諸處添駐營,改建淡水土城。頭道溪為生番出入總路,亦建土城,以屯丁駐守。事平,加太子少保。七年,入覲,宣宗嘉其治臺灣匪亂悉合機宜,迅速蕆功,賜其子慧翼官主事。…
    9 KB(1,132个字) - 2022年11月13日 (日) 14:18
  • 之间,均用铸铁“银锭扣”相连接。银锭扣呈束腰形,所以旧时民间有“金门闸银锭扣,镇水的狮子饮水的牛”的说法。 金门闸南侧的坝台新建铺房一座,坐北朝南,面阔三间,硬山起脊。铺房后院西房内立有五通石碑:乾隆题诗碑《堤柳》碑,乾隆《金门闸浚淤》碑、道光《上谕》碑、同治《重修金门闸减水石坝记》碑、宣统元年《重建金门闸记》碑。…
    11 KB(1,958个字) - 2021年6月25日 (五) 20:26
  • 南埔三十人公廟的缩略图
    悖離;又,天啟年間荷蘭東印度公司佔據澎湖時,澎湖早因明初朱元璋厲行「墟地徙民」海禁政策,在明朝末年之前幾無居民、僅有零星遊兵守;且荷蘭艦隊指揮官雷爾生最初抵達澎湖時,和明朝守澎湖的船隻亦無交戰的紀錄,遑論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挺身抗荷。 而根據《巴達維亞日記》記載,1661年間(南明永曆15年、大清…
    9 KB(1,131个字) - 2023年4月20日 (四) 14:40
  • 河決,劉統勳上疏同知李焞、守備張賓呈報稽誤。乾隆以兩人平日侵帑且不作為,河漲任其衝決,下令處死,並令高斌、張師載監督行刑。同時劉統勳改駐銅山督塞河,同年十二月完工。 大學士陳世倌疏言:黃河入海,套櫃增多,致壅塞,乾隆命其往勘查。劉統勳疏言:「海口
    9 KB(1,297个字) - 2024年1月18日 (四) 00:29
  • 第三次大甲土城戰役的缩略图
    則不過百餘,而且兵勇多為臨時聘僱,難以寄望。」林豪總結官軍最終能固守大甲有成,功歸大甲、翁仔社的民兵,經費仰賴竹塹鄉紳支持,自竹塹越境南調助陣的官兵亦有一功。 時任大甲城守備鄭榮,為時任淡水同知鄭元杰之弟,後因功累升至安平水師協左營鹿港的游擊官,直到光緒朝與時任彰化知縣李嘉棠不睦,在施九緞起事前退職。…
    14 KB(1,676个字) - 2023年12月17日 (日) 06:54
  • 俞大猷的缩略图
    先在漳州東山島朝福建水師發動第一次攻擊,嗣後進攻廈門,擊潰俞咨皋艦隊、攻陷廈門,順利解除米禁,許心素被殺,俞咨皋逃跑。同年六月崇禎帝降旨:「俞咨皋離失守,罪在不赦,仍速提正法,不得藉端觀望延緩」。夏末,俞咨皋及其部下則被入獄治罪。至四年(1631年)十二月仍未處刑,後遇赦,卒年不詳。…
    9 KB(1,115个字) - 2024年5月18日 (六) 07:18
  • 使者嚴督,系經承吏,公曰:「官實不才,吏乎何尤?」奪索自系。使者駭去。解州七郎堰,護城堤也,延二十里,州守請於上官,起十縣夫築之。公曰:「城堤非鹽堤可比,奈何征役各縣乎?」弗應,州守關提不已。公詣解見州守,爭之,破面罷。至今七郎堰工,椅無尺寸之,公之力也。其清操惠政,蓋史冊所罕見者。崇禎十二年,闔學公舉祀名宦,輿論快之。…
    13 KB(2,227个字) - 2022年11月21日 (一) 09:56
  •    打鼓設把總一、兵三十,改歸旗後分防,存兵四;今設一名。    蟯港:歸旗後分防,設兵五,裁存四;今設一名。    赤崁:歸旗後分防,設兵五,裁存四;今設一名。    萬丹:歸旗後分防,設兵五,裁存四;今設一名。    大莆林:歸旗後分防,設兵五,裁存四;今設一名。    西溪
  • 社與大甲分界碑"; 表示后里月眉山以北在雍正年間仍不屬於巴宰族領域。 另根據日本天理大學出版的"台湾平埔族、生活文化の記憶",有張乾隆34年潘士興兒子被殺害的事件圖,現在鯉魚潭附近標示"屯丁社地",代表乾隆27年潘大猷入墾鯉魚潭(番仔城),為岸裡
  • 张仲景的著作除《伤寒杂病论》外.见于文献著录的尚有《张仲景五脏论》、《张仲景脉经》、《张仲景疗妇人方》、《五脏营卫论》、《疗黄经》、《口齿论》等。张仲景弟子有杜度、卫,俱为当时名医。 后人为了纪念张仲景,曾修祠、墓以祀之。明清以来留下的有关文物胜迹较多。河南南阳的“医圣祠”始建于明代,有清代石刻“医圣祠”(172
  • 殺口甜/杀口甜 (shākǒutián) 毒口 毒藥苦口/毒药苦口 民口 氣口/气口 (qìkǒu) 水口 水峽口/水峡口 江口 (jiāngkǒu) 口 汙口橫衊/污口横蔑 決口/决口 (juékǒu) 沒口/没口 沙口 沒口子/没口子 (méikǒuzi) 沙河口 沒牙沒口/没牙没口 沒胃口/没胃口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