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
  • 今河北省阳原县东部、蔚县北部、怀安县及宣化县南部等地。东魏迁军都城(后改昌平县,今北京市昌平区西南十七里),属东燕州,北周废,旋即复置,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昌平郡,昌平县、万年县、若水县直属燕州。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 《水经·㶟注》: “又径昌平郡东,魏太和中置”。…
    1 KB(139个字) - 2021年8月27日 (五) 02:05
  • 壶流河,古称,位于中国华北地区北部,是桑干河右岸支流,发源于山西省广灵县南村镇上白羊村西南石人山南麓,由西向东流经广灵县中部,河北省蔚县西北部,在蔚县西合营镇以南转北偏西流,在阳原县化稍营镇小渡口村以西汇入桑干河。河流全长149千米,流域面积4316平方千米。流域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易发生旱灾。流域内煤炭资源丰富。…
    8 KB(920个字) - 2023年7月19日 (三) 01:38
  • 祁志厚的缩略图
    志厚(1892年—1971年2月17日),字定远,绥远省萨拉齐县(今属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早年为归绥中学堂一班学生。自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1921年春,任归绥中学校长。同年,应校长聘请,李广和自北京来该校任语文教师。因在讲课时宣传民主思想,半年后,李广和以“过激派”之罪,…
    6 KB(526个字) - 2024年3月3日 (日) 17:32
  • 赣江 章 上犹江:跨省河流,下游位於江西境內。 洞庭湖 新墙河 汨罗江 湘江 沩 捞刀河 浏阳河 靳江河 涟:跨省河流,上游位於江西境內。 洣 永樂江 攸 西河 漚 舂陵 白水 芦洪江 潇 志溪 大洋江 邵 平溪 蓼河 夫:跨省河流,上游位於廣西境內。…
    3 KB(361个字) - 2015年8月4日 (二) 14:50
  • 越巂郡的缩略图
    ,與當地少數民族融合,被汉代人称为嶲,視為西南的一個部落。“(邛都)其外西自桐師以東,北至葉榆,名為巂、昆明。編髮,隨畜移徙,亡常處,亡君長,地方可數千里”。汉书地理志越巂郡條下應劭注云:“故邛都國有巂,言越此,以章休盛也。”也有部分蜀人南遷至越南,建立甌雒國。…
    8 KB(1,134个字) - 2024年5月8日 (三) 12:09
  • 。當地人讓永曆朝臣議事,他和馬雄飛一同前往。三昇帶兵迎駕,遭緬人請求下詔制止,鄔昌琦哭著勸諫:「臣下大罪,無法讓朝廷在遠宣威,令他們輕視朝廷。三昇迎接的時候,就是君臣危險的時間。」永曆帝不聽,只擢任河南道御史,掌管兵科印鑑。後來他和兒子、侄子都在咒之難中被殺,李定國得知後嘆息:「鄔昌琦死了,我有何面目繼續生存?」…
    3 KB(552个字) - 2024年4月28日 (日) 21:45
  • 都护始改由营州都督兼任,武则天时契丹李尽忠攻克营州,东都护府废除。唐玄宗开元年间,唐朝收复营州,但没有再设东都护府,用平卢节度使或幽州节度使押两蕃使代替。 薛万淑,贞观初,营州都督兼检校东校尉 张俭,营州都督,兼护东校尉(贞观十八年左右),二十二年(648年)改称东都护,永徽四年(653年)卒于官。…
    3 KB(288个字) - 2020年9月20日 (日) 09:01
  • 王仲舒 (分类县人)
    王仲舒(762年—823年),字弘中,唐朝并州县(今山西省县)人。 王仲舒年少孤贫,事母以孝顺著称。好学善于文章,不就乡举。客居江南,与杨顼、梁聿交友,凡与结交,必知名之士,与杨顼、梁聿、裴枢为忘形之交。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策试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等科,王仲舒登乙第,拜为右拾遗。王仲舒与…
    2 KB(353个字) - 2022年11月11日 (五) 15:52
  • 高县的缩略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省道川云中路纵贯县境,宜筠铁路穿越县境东北部。县城庆符镇距宜宾市翠屏区55公里。 西汉,称石门关以南为西南。三国时,诸葛亮征南中,石门关、泸以南称南蛮,实为蛮汉杂居之地。西晋永嘉年间,百越族的僚人入侵戎州(即宜宾),与原土著僰人杂居横江、长江以南(包括宜宾县、庆符县、高…
    2 KB(414个字) - 2023年6月24日 (六) 11:13
  • 詠驚怖伏狀.又明日.果得屍.郡為徙葬于高原.時紹京為渠州鄰尉.未幾.就調普州推官.見解氏來.說當日事.紹京繼踵亦卒.關壽卿耆孫初赴教官.適館于此.嘗為作記.虞幷甫為渠州守.紹京正作尉云」。《堅志》甲志卷十七/十五事/解三娘 「于福,授鄰縣知縣,陞茂州知州」。[康熙]《隆德縣志》卷二,常星景、張煒,康熙二年抄本…
    84 KB(2,050个字) - 2024年5月7日 (二) 08:00
  • 杜希夷的缩略图
    杜希(1899年—1988年1月4日),字華谷。河南省濬縣人。民國37年(1948年)在河南省第二選區當選第一屆立法委員。 國立北平師範大學畢業 中訓團黨政班廿八期結業 革命實踐研究院十四期結業 聯戰班第三期結業 戰區中學校長 河南省教育廳主任秘書、代廳長 河南省議員 國民參政員 三民主義青年團河南支團部幹事兼書記…
    2 KB(255个字) - 2024年1月14日 (日) 08:54
  • 白山靺鞨的缩略图
    “勿吉國在高句麗北,一曰靺鞨。邑落各自有長,不相總一。其人勁悍,於東最強,言語獨異。常輕豆莫婁等國,諸國亦患之。去洛陽五千里。自和龍北二百餘里有善玉山,山北行十三日至黎山,又北行七日至洛環廣里餘,又北行十五日至太岳魯,又東北行十八日到其國。國有大,闊三里餘,名速末。其部類凡有七種:其一號粟末部,與高麗接,勝…
    3 KB(546个字) - 2022年12月21日 (三) 08:35
  • 魏源的缩略图
    源以我朝幅员广,武功实迈前古,因借观史馆官书,参以士大夫私著,排比经纬,成《圣武记》四十馀万言。晚遭变,谓筹事必知情,复据史志及林则徐所译《西四州志》等,成《海国图志》一百卷。他所著有《书古微》、《诗古微》、《元史新编》、《古微堂诗文集》。 簡金生. 近代漢人的西藏觀:1912-1949…
    6 KB(882个字) - 2024年5月6日 (一) 06:02
  • 北汉州县列表的缩略图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县……故治初在今县东南7.5公里古县镇,汉武帝后在今县东南2.5公里城村,北魏太和中年以后在今县城。”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县,本汉旧县,即春秋时晋大夫奚之邑也。……按汉县在东南五里故城是也。后汉迄后魏并不改。” 《隋书·卷三十·地理中》:“,后齐废,开皇中复。”…
    46 KB(6,631个字) - 2024年1月17日 (三) 20:31
  • 邵阳市的缩略图
    邵阳市 (重定向自
    ,东邻衡阳市、永州市,南达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地处湘中丘陵区与南岭山脉过渡带,西部为雪峰山,南部为越城岭、大南山。资及支流夫纵贯市境,邵于市区汇入资,西南部有沅江支流巫。區域总面积20,824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約817万人,市人民政府驻大祥区城北路6号。 西周初,召伯南巡至此。 春秋时期末,楚国大夫白善筑白公城于此。…
    32 KB(3,153个字) - 2024年5月15日 (三) 06:49
  • 華鑰 (重定向自西
    華鑰(1494年—1539年),字德啓,號西,直隸無錫縣(今江蘇無錫市)人。明朝政治人物。嘉靖壬午解元,癸未聯捷進士。官至兵部郎中。 嘉靖元年(1522年)中式壬午科應天鄉試第一名舉人。嘉靖二年(1523年)聯捷癸未科会试一百五十二名,二甲第二名進士,授戶部主事,改兵部。嘉靖三年(1524年)大…
    3 KB(284个字) - 2023年10月31日 (二) 09:09
  • 用。但是在演义中并没有参加平定南中之战,诸葛亮上表出师伐魏,李恢以安汉将军,建宁太守为后军领兵使跟从北伐。二出山时,诸葛亮命李恢、王平把守街亭小路,以防魏军来攻,自率大军往攻山。六出山时,李恢作运送粮草之务,于斜谷口等待蜀汉北伐大军。 在澄江关索戏的剧目中,有《马超认娘》、《李恢说合马超》两…
    5 KB(777个字) - 2023年3月19日 (日) 15:18
  • 戴淩,一作戴陵(?—?),表字,籍貫不詳,三國曹魏長校尉。 220年,长校尉戴淩曾参与劝进曹丕称帝,同年由於曹丕很喜歡打獵,所以戴淩勸諫其不要時常打獵,因此使到曹丕大怒之下把戴淩处以比死刑輕一等的刑罰,後來复職。 231年,諸葛亮包圍山時,征蜀护军戴淩隨張郃受司馬懿的領導,戴淩帶著四千精兵鎮守上邽。後來再也沒戴淩的生平記載。…
    3 KB(591个字) - 2021年6月11日 (五) 06:44
  • 诸葛亮北伐的缩略图
    诸葛亮北伐 (重定向自六出
    山進攻。 由於當時劉備已經逝世四年多,加上蜀汉數年專注平定西南,沒有動靜,令曹魏沒有防備蜀漢,在曹叡後來班告中亦有提及:「先移風於禮樂,次講武於農隙,置亮畫外,未以為虞。」現在聽到諸葛亮北出山,朝野都甚為恐懼,隴加更甚,天
    33 KB(5,364个字) - 2024年5月18日 (六) 20:37
  • 华夏的缩略图
    民者也。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淫者也。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则不能故也。”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犹信。” 《世本·诸侯世本·莒》周兴,封黄帝之后于,而置莒后舆期于始都计斤。十一世兹丕归莒,至纪公复己姓。…
    15 KB(2,462个字) - 2023年9月13日 (三) 00:49
  • 。《魏土地記》曰:城內有二泉,一泉流出城西門,一泉流出城北門,二泉皆北注代又東北,熱水注之,出綾羅澤,澤際有熱水亭,其東北流,注又東北,谷注之,出昌平縣故城南,又東北入右會逆水,導源將城東,西北流逕將城北,在代城東北十五里,疑即東代矣,而尚傳將城之名。
  • 遣使請兵。……二年春正月,先主軍還秭歸,將軍吳班、陳式軍屯陵,夾江東西岸。二月,先主自秭歸率諸將進軍,緣山截嶺,於道猇亭駐營,自佷山通武陵,遣侍中馬良安慰五谿蠻,咸相率響應。鎮北將軍黃權督江北諸軍,與吳軍相拒於
  • 氏一世 姜石年 (帝神农的三子,父親封他为伊耆氏,活動在黃河與洛之間的盧氏) 伊氏 ? 世 薑 ? (黃帝政權時賜姓為,封在伊,故稱伊氏) 伊氏 ? 世 薑 ? (遷居於白龜山一帶) 伊氏 ? 世 薑 ? (被少昊政權所逼,離開中原,遷居於黃河以北的涿鹿一帶) 伊氏 ? 世
  • ) 康熙字典:第980页第22字 大漢和辭典:第29431字 大字源:第1432页第22字 漢語大字典:第3卷第2067页第4字 萬國碼:U+80F0 宋本广韵:51页,第26字 辞海:1095页,第2行,第3字 同聲符字((鄭張尚芳 (2003)) ) 官話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