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
  • (yá)郡,又作琅琊郡、琅玡郡、琊郡,中国古代的郡。在今山东省东南和江苏省东北部地区。 秦朝始皇帝置,治所在琅县(今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琅琊台西北)。 西汉移治东武县(今诸城市),置有铁官、盐官。辖境相当今山东半岛东南部。新朝时曰填夷。属徐州刺史部。户二十二万八千九百六十,口一百七万九千一百。…
    6 KB(405个字) - 2024年5月7日 (二) 06:10
  • 查看维基词典中的词条「琅」「琊」或「」。 琅琊即琅玡,又称琊、琅,是先秦至唐朝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山东省青岛、临沂境内。 琅琊還可以指: 琅琊台,位于青岛市黄岛区的一处名胜古迹 琅琊区,安徽省滁州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 琅琊,位于安徽省滁州市的一座,现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琅琊镇,多处地方有名为“琅琊镇”的行政区…
    881字节(169个字) - 2023年4月14日 (五) 05:02
  • 東漢建武十五年(39年),劉京封為琅公。建武十七年(41年)劉京为琅王。刘京性恭孝,好经学,建武三十年(54年)劉焉改封中山王。永平二年(59年),以太之盖、南武阳、华,东莱之昌阳、卢乡、东牟六县益琅。永平五年(62年),就国。…
    12 KB(1,561个字) - 2023年9月11日 (一) 15:53
  • 君子國 (傳說)的缩略图
    附近、奢比之尸的北方、𧈫𧈫的南方,距離三萬里。其人穿衣戴帽,身上配戴著劍,食用野獸,身旁有兩隻花斑虎用於使役。此處的人喜謙讓,不喜爭鬥。除此,在《博物志·外國》、《說文解字》、在《鏡花緣》裡曾出現過中均曾出現過。 《山海經·大荒東經》:「有東口之,有君子之國,其人衣冠帶劍。」…
    2 KB(216个字) - 2023年6月3日 (六) 16:24
  • 琅玡 (重定向自
    琅玡,古代写作琅ㄌㄤˊㄧㄝˊ「琅琊」,拼音:láng yá,注音:ㄌㄤˊ ㄧㄝˊ,南京官话:lang2ie2,粤拼:long4 je4,中古擬音:lang jya,魯當切、 以遮切,音同「狼爺」 ,上古汉语拟音:/*raːŋ *ɣlaː/,亦作琅琊、琅瑘、
    3 KB(326个字) - 2024年2月16日 (五) 10:03
  • 琊王、開府儀同三司,委任掌理東邊軍權,并鎮守下邳。 279年晉滅吳之戰時,司馬伷率众数万攻佔涂中,又讓琅相刘弘等进军逼近長江,震動孫吳,迫使孙皓派人送上玺绶。後司馬伷升任為抚军大將軍。 太康四年五月己亥(283年6月12日),司马伷去世。 《晉書》:「琅
    5 KB(685个字) - 2023年9月21日 (四) 06:39
  • 同武帝紀注引《吴書》(韋昭著)陶謙部下張闓贪图財宝,殺害曹嵩一族,没有提到曹德。《後漢書》「宦者·曹腾传」提到曹嵩少子曹疾到避難,《后汉书·应劭传》又作“兴平元年,前太尉曹嵩及子德从琅入太,劭遣兵迎之,未到,而徐州牧陶谦素怨嵩子操数击之,乃使轻骑追嵩﹑德,并杀之于郡界。”…
    1 KB(252个字) - 2023年11月29日 (三) 04:06
  • 于吉的缩略图
    另于吉向孫策自我介紹時,自稱「貧道乃琊宮道士。」,琊宮成了道觀的名稱。《志林》曰:「初順帝時,琅宮崇詣闕上師于吉所得神書於曲陽泉水上,白素朱界,號太平青領道,凡百餘卷。」,其中琅人宮崇是于吉弟子之名;詣闕,诣是“至、前往”的意思;“阙”本义指皇宫门前两…
    11 KB(2,242个字) - 2024年2月13日 (二) 07:21
  • 王僧虔 (分类琅王氏)
    王僧虔(425年—485年8月5日),臨沂(今山东省临沂市北)人,王导玄孙,王昙首之子,刘宋和南齐时的官员、書法家。 王僧虔為人寬大忠厚,而且擅長隸書,二十歲時宋文帝在看過他寫在扇上的字後就說他不但書法比王獻之優勝,連品格也超過獻之。僧虔先後擔任秘書郎、太子舍人、義陽王文學、太子洗馬及司徒左西屬…
    9 KB(1,744个字) - 2024年4月20日 (六) 03:25
  • 二,戶一萬一千一百。……朐、襄賁、利城、贛榆、厚丘、蘭陵、昌慮、合鄉、戚】 《魏武紀》:(呂)布敗,獲霸等,公厚納待,遂割青、徐二州附於海以委焉,分、東海、北海為城陽、利城、昌慮郡。 【《魏武紀》:備將關羽屯下邳,復進攻之,羽降。昌豨叛為備,又攻破之。】【《蜀志·先主传》:「东海昌霸反,郡县多叛曹公为先主,众数万人」】…
    6 KB(1,093个字) - 2023年7月19日 (三) 11:57
  • )霸等,公厚納待,遂割青、徐二州附於海以委焉,分、東海、北海為城陽、利城、昌慮郡。 【《魏志十八·臧霸傳》:《臧霸傳》載『霸為琅相,(吳)敦利城、(尹)禮東莞、(孫)觀北海、(孫)康城陽太守』】……(建安十一年八月)割東海之襄賁、郯、戚以益,省昌慮郡。…
    24 KB(2,551个字) - 2023年11月19日 (日) 13:08
  • 之必於澤中圜丘云。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東平陸監鄉,齊之西境也。四曰陰主,祠三。五曰陽主,祠之罘。六曰月主,祠之萊。皆在齊北,并勃海。七曰日主,祠成。成山斗入海,最居齊東北隅,以迎日出云。八曰四時主,祠在齊東方,蓋歲之所始。皆各用一牢具祠,而巫祝所損益,珪幣雜異焉。…
    11 KB(1,838个字) - 2024年4月17日 (三) 10:12
  • 間屢次上疏反對武宗巡遊。朱宸濠謀反時候,揚言旦夕之內攻下南京,喬宇在任嚴謹備戰,卻依舊談笑自如,其派遣指揮楊銳鎮守安慶,并發現鎮守中官劉與朱宸濠私通,於是逮捕劉,并斬殺潛伏的三百餘人,懸首級與江上。朱宸濠失去內應,且知道南京有備,不敢向東進攻。在攻打安慶中卻屢屢無法攻下,不久兵敗。明武宗南巡至南…
    7 KB(1,410个字) - 2024年3月21日 (四) 14:48
  • 琊國相何英,曾祖父是漢安帝時車騎將軍何熙,曾在永初三年(109年)討伐南單于。 何夔年幼喪父,與母親和兄長同住,以孝友而得到稱道。後來避亂淮南。初平四年(193年),袁術到壽春,辟命何夔,何夔不應命,但被袁術留住。後來,袁術與橋蕤攻曹操的蘄陽,袁術打算派何夔勸降,但何夔卻逃到灊
    4 KB(770个字) - 2024年5月7日 (二) 18:15
  • 明實錄:世宗實錄 ,224卷 《明史》(卷206):又有張寅者,太倉人。嘉靖初進士。歷南京御史。嘗劾禮部侍郎黃綰十罪。比張孚敬罷政,寅言其憸蠹政,不可悉數,請追所賜封誥、銀章之屬,明正其辟。幷劾右都御史汪鋐陰賊媚。帝怒,謫高唐判官。屢遷南京文選郎中。會簡宮僚,改春坊右司直兼翰林院檢討。未幾,被劾罷。…
    3 KB(315个字) - 2024年2月17日 (六) 07:35
  • 王逡之 (分类琅王氏)
    王逡(qūn)之(?—495年),字宣約,琊郡臨沂人。南北朝之南齊文學家,是王准之的堂弟。 逡之年少時有礼仪学识,见闻广博,起初任江夏王國常侍,大司馬行參軍,章安令。累至始安內史。不之官。後除陽王驃騎參軍,兼治書御史,安成國郎中,吳令。昇明末年,尚書右僕射王儉重儒術,逡之以才華任著作郎兼尚書左丞,參與定制齊國儀禮,後轉為國子博士。…
    3 KB(654个字) - 2022年11月13日 (日) 11:15
  • 王衍 (西晋) (分类琅王氏)
    王衍(256年—311年),字夷甫,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出身琊王氏,司徒王戎的堂弟,在西晉官至司徒。王衍為人喜好清談,不喜歡參與實質政事,並以求自保為首要,西晉末年在經歷八王之亂後民變四起,更有匈奴人劉淵建立漢國對抗晉室,身為三公之一的王衍不以拯救國家為己任,反而在方鎮樹立親族作為外援和退路…
    13 KB(2,109个字) - 2024年5月29日 (三) 14:55
  • 陶謙的缩略图
    陈登,陳珪子,陶謙請出任典農校尉,妥善種植穀物,減少飢荒。 笮融,下邳相,佛教領袖。挪用公款,因頗具人望故陶謙處處忍讓,曹操攻來時掠城出逃。 蕭建,相,治莒,欲私通呂布,為臧霸所殺。 曹宏,陶謙親信,讒慝小人。 呂由,陶謙部將,為曹仁擊破。 麋竺,徐州富商。陶謙任為別駕從事,陶謙死後投靠劉備。…
    9 KB(1,566个字) - 2023年5月29日 (一) 06:13
  • 體重:208kg(目前僅有5/4所以是166kg) 面:面(面)→ 以地球的文明為主題的各種的面 約頓海姆的參謀,也是本作怪人的製造者兼唯一的生還者,通過地球的各式素材製作出奇妙的「面」來誕生「面師」,更陸續派出面師或面獸,試圖將地球污染成黑暗。於EP.0登場。 性格方面較為奸詐又膽小,用頭腦作戰來指揮面師但不擅長戰鬥,處心積慮的想要如何入侵地球的方法。…
    249 KB(30,433个字) - 2024年5月29日 (三) 15:58
  • 烈王。」祖母河南穆氏,宜都王壽孫女,司空亮從妹。」父諱淵,侍中吏部尚書司徒公雍州刺史廣陽忠武王。」母王氏,父肅,尚書令司空宣簡公。」公諱湛,字士深,河南洛陽人也。受命於天,造我王室,誓河疏流,瞻作鎮。祖位當彼相,任屬保衡,」送往事居,負圖分陝。父才為國楨,望稱人傑,功最天下,名播海內。既而日月…
    10 KB(2,094个字) - 2023年5月24日 (三) 07:29
  •  部彙考   圖   考  部藝文一   秦琊臺刻石銘   琊臺觀日賦〈并序〉   唐熊曜   刻秦篆記         宋蘇軾   重刱琊臺祠記     明張世則   琊臺論        諸城縣志  部藝文二〈詩〉   琊行          明薛瑄   和琊行          徐麟
  • 《晉書列傳第七譙閔王司馬承》詔曰:「夫王者體天理物,非群才不足濟其務。外建賢哲,以樹風聲,內睦親親,以廣籓屏。是以太公封齊,伯禽居魯,此先王之令典,古今之通義也。我晉開基,列國相望,乃授武王,鎮統東夏;汝南文成,總一淮許;扶風、梁王,迭據關右;爰暨東嬴,作司並州。今公族雖寡,不逮曩時,豈得替舊章乎!散騎常侍、左將軍、譙王承貞素款亮,
  • 本頁面的內容為的衍生詞。更多內容請參見主詞條。 /衍生詞 的派生詞彙 組詞 (さん)鶯(おう) (san'ō) (さん)河(か) (sanka)、(さん)河(が) (sanga) (さん)岳(がく) (sangaku, “山嶽”) (さん)号(ごう) (sangō) (サ)茶(ザン)花(カ)
  • 文宣皇帝(後主高緯復諡並改上廟號)/天保帝 高洋 恭宗 废帝/濟南愍悼王/閔悼皇帝/乾明帝 高殷(廢為濟南王) 肃宗 孝昭皇帝/皇建帝 高演 世祖 武成皇帝 高湛 東平王/王/楚恭哀帝(後主高緯追諡)高儼 灵炀皇帝/安皇帝/后主 高纬(北周武帝宇文邕降封溫國公) 殇皇帝/順皇帝/承光帝/幼主/守国天王 高恒 末主/任城王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