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搜索结果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
  • 同、永昌郡太守、齊州長史。588年(隋文帝開皇八年),参与征讨南朝陳。589年(開皇九年),担任行軍長史,在总管吐万緒麾下渡長江。加上儀同之位,封公,任泉州刺史。590年(開皇十年),高智慧作乱,劉弘在泉州被包围了一百天。591年(開皇十一年),救援軍不至,城内粮尽,剥樹皮来吃。高智慧乱軍想…
    2 KB(226个字) - 2024年3月13日 (三) 09:27
  • 东晋,太元中年(386年),获改隶建兴郡。 北魏,兴安二年(453年),获治由城迁往今阳城县城。 北齐,孝昌元年(525年),分和西,属建州所辖的安平、泰宁二郡。 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和西复并为获,属州。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州治所,八年,徙治端氏。…
    2 KB(255个字) - 2023年7月3日 (一) 19:11
  • 孔繼濩的缩略图
    孔繼(1697年7月17日—1719年7月12日),字体和,號纯斋。孔子第六十九代嫡長孫,父為衍聖公孔傳鐸;有異母弟孔继汾、孔继涑等人。 出生於清圣祖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五月廿九寅時。为人谦虚,喜好读书,诗集有《纯斋遗草》一卷。孔繼於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五月廿五午時去世,得年僅二十…
    7 KB(1,115个字) - 2024年5月29日 (三) 10:11
  • 陳大(?—?),字則啟,福建福州府長樂人,軍籍,明朝政治人物。 福建鄉試第三十四名舉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式辛巳科會試第二百二十六名,登第三甲第一百零九名進士。歷官河南光山縣知縣。 曾祖陳育;祖父陳英;父陳垐,母高氏。 (明)张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28册…
    2 KB(163个字) - 2024年1月26日 (五) 01:54
  • 雍州,中国十六国时后燕设置的州。 394年,后燕灭西燕,在长子(今山西省长子西南)设置雍州。下辖上党郡、平阳郡、建兴郡。上党郡下辖上党、壶关、潞、屯留、铜鞮、涅、襄垣、武乡。平阳郡下辖杨、永安、襄陵、绛邑。建兴郡下辖阳阿、高都、泫氏、端氏。396年,北魏攻克后燕上党郡,废除雍州。…
    696字节(119个字) - 2018年9月8日 (六) 09:13
  • 在安邑,或在晋阳”。安邑即魏国国都安邑城(山西省夏境内)。晋阳即赵国都城晋阳城(山西省太原市境内)。此外,中国学界对阳城的地点有五种说法,1.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镇说(王城岗及阳城遗址);2.河南省陳留郡浚仪说;3.山西省说;4.山西省翼城说;5.河南省濮阳市说。…
    3 KB(396个字) - 2022年8月6日 (六) 04:34
  • 、臨汾、北屈、皮氏12。永嘉二年(308年)為劉淵所攻陷。 河東郡 曹魏舊郡。郡治安邑(今山西省夏西),領安邑、聞喜、東垣、汾陰、大陽、猗氏、解、蒲坂、河北、、端氏11。晉初端氏、2移屬平陽郡。晉末領安邑、聞喜、東垣、汾陰、大陽、猗氏、解、蒲坂、河北9。永嘉二年(308年)為劉淵所攻陷。…
    33 KB(3,420个字) - 2023年12月29日 (五) 19:02
  • 西燕的缩略图
    华阴(属洛州弘农郡) 慕容冲时代 长安(属司隶校尉京兆尹) 慕容永时代 上党郡 长子、壶关、潞、屯留、铜鞮、涅、襄垣、武乡 建兴郡 阳阿、高都、泫氏、端氏 新兴郡 九原、定襄、云中、晋昌 河东郡 安邑、闻喜、垣、大阳、猗氏、解、蒲坂、河北 太原郡…
    6 KB(594个字) - 2024年2月11日 (日) 14:34
  • 祝瀾(1436年—?),字有本,江西饒州府德興人,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天順三年(1459年)舉己卯科江西鄉試第十八名。成化五年(1469年)登乙丑科進士,授兵科給事中,以直言忤旨廷杖,謫安州判。遷國子監丞,再謫雲南經歷。 曾祖父祝仲銘。祖父祝韶。父亲祝鎮安。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人傳記資料索引…
    2 KB(165个字) - 2024年3月29日 (五) 13:34
  • 阳城是山西省晋城市的一个,位于山西省南端中段,面积1968平方公里,人民政府駐鳳城鎮新陽東街1號。 阳城古称,北魏时始称阳城。 地势西高东低。 主要河流沁河。 阳城下辖12个镇、3个乡: 凤城镇、北留镇、润城镇、町店镇、芹池镇、次营镇、横河镇、河北镇、蟒河镇、东冶镇、白桑镇、演礼镇、寺头乡、西河乡、董封乡。…
    5 KB(616个字) - 2023年12月30日 (六) 11:18
  • 吳浚(1448年—?年),字淵之,江西饒州府德興人,民籍,治《詩經》,明朝政治人物。 江西鄉試第五十六名舉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中式丁未科三甲第二十六名進士。 曾祖吳以清,知縣 贈太僕寺寺丞;祖父吳,太僕寺寺丞;父吳亶,母張氏。 (明)张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28册…
    2 KB(159个字) - 2023年10月15日 (日) 20:58
  • 年)十一月选授广西道試御史,次年實授,十六年巡按广东,後出任常州府知府。 曾祖陈育。祖父陈英。父陈垐。母高氏。慈侍下。兄大猷、大伦、大夏、弟大(举人、知);大全。 (明)张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28册.  鲁小俊,江俊伟著. 贡举志五种 上.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 KB(208个字) - 2023年12月30日 (六) 02:56
  • 莊清度 (分类清朝奉新知縣)
    莊汾譽(1677年-1751年),監生。娶董氏,順治六年進士監察御史董文驥孫女、教諭董元起之女。 姊妹一,適江陰庠生陳恪封。 姊妹二,適江浦教諭高爾傅。 姊妹三,適康熙三十二年舉人直隸永年知縣徐聞。 正室:胡氏,誥贈宜人,順治十二年進士貴州安順府知府胡宗虞孫女、知縣胡輔之女。…
    8 KB(1,180个字) - 2024年1月25日 (四) 18:38
  • 戰國時,秦國置河東郡,郡治在安邑(今山西夏一帶)。 西漢時,河東郡為三河之一,屬司隸校尉部,領安邑、大陽、猗氏、解、蒲反、河北、左邑、汾陰、聞喜、、端氏、臨汾、垣、皮氏、長脩、平陽、襄陵、彘、楊、北屈、蒲子、絳、狐讘、騏二十四。王莽時,改河東郡為兆陽郡。東漢初,復為河東郡,省左邑、長脩、狐讘、騏四。漢順帝陽嘉二年(133年),改彘縣為永安縣。…
    15 KB(2,135个字) - 2022年12月16日 (五) 22:40
  • 是中國歷史上曾經存在的一個,位於今山西省西南部。 “解”這一地名始於先秦,《戰國策》赧王二十一年載“秦敗魏師於解”。漢置解,治所在今運城市臨猗臨晉鎮東南,屬河東郡。魏、晉因之。北魏、西魏,解先後更名安定、南解、綏化、虞鄉等。当时,知名的士族河东柳氏虽迁居外地,至隋唐仍以解为故里,称河东解人。…
    1 KB(131个字) - 2022年4月29日 (五) 11:01
  • 孔傳鐸的缩略图
    孫子:孔廣柞(1719年—1776年),字京修、號省山,正一品廕生。有二子三女。:世堂 孫女:孔貞慧,嫁給鎮江府溧陽人史奕昂(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史貽直次子) 孫女:孔貞秀,嫁給浙江海寧人,候選州同陳克光(文淵閣大學士兼工部尚書陳世倌次子)…
    9 KB(1,488个字) - 2024年5月29日 (三) 09:59
  • 列傳第三十二》:“以功拜開府,賜爵聞喜公,賚物二千段。” 《隋書 卷七十一 列傳第三十六》:“以功加上儀同,封公,拜泉州刺史。” 《陳書 卷十四 列傳第八》:“隋贈大將軍、宋州刺史,歸仁公。” 《隋書 卷六十四 列傳第二十九》:“每戰有功,加上開府、高唐公,拜疊州總管。” 《隋書 卷六十三…
    84 KB(2,453个字) - 2020年12月25日 (五) 19:53
  • 相,山阳侯奚斤代理左丞相,魏明元帝命令两人掌管军队和国家大事,两人都很有声誉。永兴五年五月庚戌,魏明元帝派遣拓跋屈率领三千军队镇守并州。同年六月,百姓刘逸自号征东将军、三巴王,设置官署,进攻逼迫建兴郡,拓跋屈等人将刘逸讨伐平定。永兴五年十月,吐京胡和離石胡出以兵等人反叛,设置將校,向外招引赫…
    8 KB(1,713个字) - 2022年12月19日 (一) 06:54
  • 、端氏、臨汾、垣、皮氏、長脩、平陽、襄陵、彘、楊、北屈、蒲子、絳、狐讘、騏24。 河內郡 秦代舊郡,漢初屬殷國。高祖二年(前205年)滅殷國,復置河內郡。郡治懷。西漢末領懷、汲、武德、波、山陽、河陽、州、共、平皋、朝歌、脩武、溫、野王、獲嘉、軹、沁水、隆慮、蕩陰18。 河南郡…
    83 KB(7,283个字) - 2023年7月12日 (三) 04:57
  • 清朱樟,《州府志》历代建制表 明傅淑训,《州志》卷二·沿革志 張正田,《<新唐書·方鎮表>考誤——州還隸昭義軍小考》,《政大史粹》,8(臺北),2005.06,頁111-120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 《唐刺史考全编》 [在维基数据编辑]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州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6 KB(417个字) - 2021年9月26日 (日) 10:34
  •  城西三十里城村漢置唐初改州治尋移端氏 世紀堯求賢四岳薦舜堯命之于順之陽即之漁爭坻舜乃徃漁焉鮫人巽長爭以深潭與之 路史淮南子云釣于河濵在今之陽城唐應劭云西北沁水東逕故城南漢之魏土地記云陽阿有沁與水合者紀在梁惠王十九年晉取原武
  • 盆窑遺址、單崗遺址、李營遺址、駐馬店市新蔡郭塚遺址、墳冢遺址、蚓冢遺址;陜西省商東龍山遺址、華南沙村遺址;山西省夏東下馮遺址、絳柳莊遺址、長治市小神遺址、屯留西李高遺址、州縣和村遺址、沁南涅水遺址、嵐荊峪堡遺址;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遼瓦店子遺址、襄陽市王樹崗遺址
  • 粥,带着父亲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即史上所称的匈奴) 姒 ? (商湯擊敗夏桀,滅亡夏朝後,將夏王室姒姓的一些遺族遷到杞國,大致在今河南省杞一帶) 姒 ? (遷到今山東省新泰) 姒 ? (遷至昌樂、再至安丘東北) 姒 ? (商王武丁曾娶一位杞國女子為妃,是其六十多位后妃之一。當時,杞國的爵位是伯爵)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