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
  • 东晋,太元中年(386年),获县改隶建兴郡。 北魏,兴安二年(453年),获县治由城迁往今阳城县城。 北齐,孝昌元年(525年),分和西,属建州所辖的安平、泰宁二郡。 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和西复并为获县,属州。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州治所,八年,徙治端氏。…
    2 KB(255个字) - 2023年7月3日 (一) 19:11
  • 孔傳鐸的缩略图
    孔傳鐸 (章节《泮
    母:張氏(1654年—1679年),淶人,兵部尚書、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張鉉錫長女。 元配:王氏(1672年—1692年),宛平人,保和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王熙第四女、禮部尚書王崇簡孫女。 繼配:李玉(1675年—1714年),壽光人,刑部右侍郎李迥第六女。:12-13 嫡長子:孔繼(1697年—1719年),早逝未襲封,後追贈衍聖公。…
    9 KB(1,488个字) - 2024年5月29日 (三) 09:59
  • 西,一时翕然宗之。天啓元年(1621年)起复南京太僕寺卿,蔭一子,以忤魏忠贤,罢归,卒年八十八。刻有《梅峰理学正宗》行世。 曾祖趙箎,曾任義官;祖父趙爵;父趙全,曾任冠帶生員。父赵仲全,字文质。少补诸生,博综群籍,动遵矩。读宋儒诸书叹曰:“道在是矣,安事雕虫为…
    3 KB(408个字) - 2023年12月9日 (六) 22:52
  • 阳城县是山西省晋城市的一个县,位于山西省南端中段,面积1968平方公里,縣人民政府駐鳳城鎮新陽東街1號。 阳城古称,北魏时始称阳城。 地势西高东低。 主要河流沁河。 阳城县下辖12个镇、3个乡: 凤城镇、北留镇、润城镇、町店镇、芹池镇、次营镇、横河镇、河北镇、蟒河镇、东冶镇、白桑镇、演礼镇、寺头乡、西河乡、董封乡。…
    5 KB(616个字) - 2023年12月30日 (六) 11:18
  • 2縣來隸。 晉末領平陽、楊、端氏、永安、蒲子、狐讘、襄陵、絳邑、、臨汾、北屈、皮氏12縣。永嘉二年(308年)為劉淵所攻陷。 河東郡 曹魏舊郡。郡治安邑縣(今山西省夏縣西),領安邑、聞喜、東垣、汾陰、大陽、猗氏、解縣、蒲坂、河北、、端氏11縣。晉初端氏、
    33 KB(3,420个字) - 2023年12月29日 (五) 19:02
  • 吳世(1487年—?),字宗仁,號鰲江,福建福州府連江縣学前铺人,明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治《易經》,行一,由國子生中式正德十四年(1519年)己卯科福建鄉試第四十名舉人,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會試第十三名,第三甲第四十三名進士。初授江西庐陵县知县,擢南京礼部主事,升郎中,轉吏部,出守…
    3 KB(255个字) - 2023年10月31日 (二) 23:14
  • 主以權為護軍,率諸將迎魯。魯已還南鄭,北降曹公,然卒破杜、朴胡,殺夏侯淵,據漢中,皆權本謀也。 《三國志·魏齊王芳紀》:(景初三年)冬十月,镇南将军黄权为车骑将军。……(正始元年)夏四月,车骑将军黄权薨。 《經註·淯》南陽西鄂縣條:淯又南逕預山東,山上有神廟,俗名之爲獨山也。山南有魏車騎將…
    9 KB(1,205个字) - 2023年6月17日 (六) 13:38
  • 李遙 (重定向自李襄
    李遙(?—?),字襄。清朝河南睢州人。 少時即有文名。順治十一年(1654年)甲午科舉人,順治十六年(1659年)己亥科徐元文榜進士。籤分彭縣知縣。當時勞役繁多,李遙於任內行均平之法。吳三桂的藩下人員販賣私盐路过彭,被李遥逮獲,吳三桂出面干預,最後以鞭打一百結案。改當陽縣知縣,任內减免军用煤税…
    2 KB(293个字) - 2021年12月24日 (五) 16:07
  • 水部 (部首)的缩略图
    部為漢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個部首中的第八十五個(四劃的則為第二十五個)。就繁體和簡體中文中,部歸於四劃部首。部通常是從上、下、左方均可為部字。當上、下為部字時,會以作為部字;左方為部字時,會變為氵。且無其他部首可用者將部首歸為部。 氫氧化合物的一種,為無色無臭液體。參「」條目。…
    7 KB(160个字) - 2024年3月25日 (一) 12:40
  • 晋城市的缩略图
    灵王二十二年,齐庄公伐晋国,登太行山,封少(今沁)。《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记:齐侯遂伐晋。取朝歌,为二队,入孟门,登太行) 春秋末期,今晋城市境内已建有高都、获、端氏、泫氏等城邑。(《竹书纪年》曰:周威烈王七年,赵浣修筑泫氏城。十七年,晋取泫氏、。二十年,赵萧侯夺晋君端氏。楚国围韩雍氏,…
    43 KB(5,893个字) - 2024年1月26日 (五) 19:36
  • 孔林的缩略图
    第68代衍圣公孔傳鐸墓 第69代追贈衍圣公孔繼墓 第70代衍圣公孔廣棨墓 第72代衍圣公孔憲培墓 于氏坊,第72代衍圣公孔憲培夫人于氏墓 第72代衍圣公孔慶鎔墓 第74代衍圣公孔繁灏墓 第75代衍圣公孔祥珂墓 第76代衍圣公孔令貽墓 相关图片 至圣林坊 万古长春坊 二林门 享殿 洙桥坊 孔鲤墓 孔伋墓 曲阜孔庙…
    7 KB(837个字) - 2024年5月19日 (日) 08:00
  • 、端氏、臨汾、垣、皮氏、長脩、平陽、襄陵、彘、楊、北屈、蒲子、絳、狐讘、騏二十四縣。王莽時,改河東郡為兆陽郡。東漢初,復為河東郡,省左邑、長脩、狐讘、騏四縣。漢順帝陽嘉二年(133年),改彘縣為永安縣。 三國魏時分平陽、楊、端氏、永安、蒲子、襄陵、絳、
    15 KB(2,135个字) - 2022年12月16日 (五) 22:40
  • 元鼎四年(前113年)析左內史商、上雒、弘農3縣,南陽郡丹、析縣2縣,河南郡陸渾、盧氏、陝縣、宜陽、黽池、新安6縣置,郡治弘農縣。西漢末領縣同前。 河東郡 秦代舊郡,漢初屬西魏國。高祖二年(前205年)滅國,復置河東郡。郡治安邑縣。西漢末領安邑、大陽、猗氏、解縣、蒲反、河北、左邑、汾陰、聞喜、
    83 KB(7,283个字) - 2023年7月12日 (三) 04:57
  • 高承埏 (重定向自
    高承埏(1603年—1648年),字八遐,一字外,號寓公,晚号鸿一居士。浙江秀縣(今浙江嘉兴)人。明末政治人物。 高承埏的父亲高斗光好蓄图书鼎彝。高承埏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中举,崇祯十三年(1640年)联捷进士,授迁安知县。崇祯十五年调任宝坻知县,于崇祯十六年冬与崇祯十七年夏成功率众击退清兵的两次进攻。改直隸涇縣知縣。…
    3 KB(345个字) - 2024年4月12日 (五) 23:24
  • 為殺了杜畿只會換來惡名,而且杜畿會受自己制肘,於是奉迎他。杜畿後來調一些人在外,暗中作為自己的援軍,又將圖謀叛逆的人分散。當時張白騎攻東垣,高幹進軍。杜畿知道各縣都依附自己時,就領數十騎兵出城防守,各縣吏民大多舉城幫助杜畿,數十日間就得四千多兵。衛固和高幹、張晟等人共同攻打杜畿,不能攻破,擄略諸…
    8 KB(1,389个字) - 2024年5月29日 (三) 13:29
  • 西山经的缩略图
    上多生松树,山下多产洗石。山里有一种兽,样子像羊,尾巴似马,名叫羬羊,它的油脂可以治疗皮肤皴裂。 从钱来山向西四十五里,是松果山。发源于松果山,向北流注入渭河。一带,富含铜矿。山上有一种鸟,名叫䳋渠,样子像锦鸡,黑色羽毛、红色爪子,吃了它可以治疗严重的皮肤皴裂皱起。…
    67 KB(9,951个字) - 2021年10月11日 (一) 03:23
  • 清朱樟,《州府志》历代建制表 明傅淑训,《州志》卷二·沿革志 張正田,《<新唐書·方鎮表>考誤——州還隸昭義軍小考》,《政大史粹》,8(臺北),2005.06,頁111-120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 《唐刺史考全编》 [在维基数据编辑]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州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6 KB(417个字) - 2021年9月26日 (日) 10:34
  • 张鲁的缩略图
    想舉漢中依附,其弟張衞不肯,率兵數萬人守陽平關,被曹操用计攻陷。張魯聽聞陽平已陷,又想舉漢中依附,閻圃又曰:「現在以危急投降,軍功必輕;不如先依附杜、朴胡共拒曹操,然後委質子投降,軍功必多。」於是张鲁先退避到巴中(今四川巴中)。临行前,张鲁下属想烧毁仓库宝物,张鲁说:“我本来就想投降朝廷,但还没…
    20 KB(3,424个字) - 2024年5月2日 (四) 18:26
  • 鄭涌→鄭始昌→鄭伯賓→鄭壽泰→鄭得良→鄭錫達→鄭厚謙:卷之上,116-117頁 鄭淵→鄭自洋→鄭溥→鄭瀨→鄭承瀚→鄭→鄭元淳→鄭洧→鄭斗演→鄭宗→鄭混→鄭壽澄→鄭潗→鄭輿權→鄭海淡→鄭璣源:卷之上,11-16頁,188-198頁;卷之中第7頁 《正祖實錄》1卷,正祖即位年4月3日…
    11 KB(1,336个字) - 2022年4月15日 (五) 01:53
  • 黃紹杰 (重定向自
    黃紹杰(?—?),號涟,江西吉安府萬安縣黃潭人。 少时师從萬安人何崙(字念一)。天啓元年(1621年)辛酉科江西乡试举人,天啓五年(1625年)乙丑科進士,授中书舍人,崇祯元年,考授给事中,彈劾罷免阉党南京御史李时馨、徐复阳。补授兵科给事中。五年十月升吏科右给事中,迁刑科左给事中。七年,以久旱上…
    5 KB(1,159个字) - 2024年3月20日 (三) 14:30
  • 。應劭曰:在縣西北。又東逕縣故城南,蓋以氏縣也。《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九年,晉取玄武、者也。其際城東注,又東合清淵出其城北,東南逕城東,又南入于又東得陽泉口,出鹿臺山。山上有,淵而不流,其東逕陽陵城南,即陽阿縣之故城也。漢高帝七年,封卞訢爲侯國。
  • ,堯得之服之陽,舉以為天子,與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伊摯,有莘氏女之私臣,親為庖人,湯得之,舉以為己相,與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傅說被褐帶索。庸築乎傅巖,武丁得之,舉以為三公,與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 《墨子·卷二·尚賢下》昔者舜耕於歷山,陶於河瀕,漁於雷,灰於常陽。堯得之服
  • (初为少昊司徒官,掌管水利,善于以石砌坝拦,号称师。曾占据黄河中游的九州之地中原,以伊和海里为中心,拥有九州统治权,实行土地改革,化荒山为良田) 共工氏十四世 许童[羌若白] (许骧之子,佐颛顼为共工官,掌管水利。生子四:长子许共谷,次子许共龙、三子许共、四子许共条) 共工氏十五世 许霸[羌原谷、羌共谷]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