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搜索结果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
  • 縣是古代河南所屬的一個縣,在今河南省。 隋仁壽元年改廣武縣名縣 明代屬開封府鄭州 清初仍屬開封府,雍正二年改屬鄭州直隸州,乾隆三十年省河陰縣入 1931年,與河陰縣合併為廣武縣 「陽郡,舊鄭州。開皇十六年置管州。大業初復曰鄭州。……,開皇四年置,曰廣武。仁壽元年改名焉」,《隋書》卷三十志第二十五地理中豫州滎陽郡…
    1 KB(189个字) - 2020年11月17日 (二) 17:46
  • 荥阳市的缩略图
    638元。 阳古称「两京襟带,三秦咽喉」,阳之名取自《尚书·禹贡》中的“陂既潴”,意思是济水自温县流入黄河南溢为,在邙岭东南麓聚为,古称。战国时韩国在水的北岸建城,称为阳。 阳在西周至春秋时期为东虢国。战国时期,韩国在此置阳邑,秦置阳县,属三川郡。西汉在县城东北置
    13 KB(1,867个字) - 2024年4月9日 (二) 09:07
  • 河陰縣,中國舊縣名,在今河南省陽市东北。 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在古汴河口建河陰倉,析汜水、武陟、等縣地,設立河陰縣。以位于黄河之南得名。五代、北宋属河南府。 元至正四年(1344年),治所迁广武山北大峪口。明洪武二年(1369年),縣治由大峪口徙至广武山南黄店街(今
    1 KB(141个字) - 2019年7月17日 (三) 18:07
  • 端简王朱知𤎲(16世纪—1549年),安懿王朱表檈的长子。 嘉靖十二年(1533年),朱表檈去世。十四年(1535年)十二月,明世宗遣隆平侯張偉等為正使持節,翰林院檢討李本等為副使捧冊,封朱知𤎲為王,夫人王氏為王妃。二十八年(1549年),朱知𤎲去世,无子,国除。 《弇山堂别集》卷075:守禮執義,一德不懈。…
    1,008字节(116个字) - 2023年3月17日 (五) 13:40
  • 朱智 (分类人)
    朱智(?—?),字體貞,河南開封府鄭州縣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 河南鄉試第六十八名舉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中式丁未科會試第二百二十七名,三甲第一百零六名進士。 曾祖朱貳;祖父朱能;父朱昭,母王氏。 (明)张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28册.  鲁小俊,江俊伟著…
    2 KB(148个字) - 2024年1月25日 (四) 22:50
  • 古荥镇的缩略图
    镇下辖以下地区: 古村、​程庄村、​马村、​纪公庙村、​张定邦村、​曹村坡村、​南王村、​孙庄村、​黄河桥村和岭军峪村 古镇在秦时为三川郡治所,陳勝及吳廣當年於起義後強攻陽不下,便於此處發生内讧,致使吳廣被殺。北魏前曾为阳县治。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
    5 KB(494个字) - 2021年9月8日 (三) 14:19
  • 陽大會是明朝崇祯八年正月(1635年)各地的農民軍聚集陽,召開的歷史性會議。其是否存在有争议。 陽位于郑州向西30公里處,崇祯八年(1635年),農民起義軍已陸續攻佔汜水、陽、河陰、等縣,並且進駐廣武山(今河南省阳市黄河南岸)。崇祯八年正月(1635年)张献忠、李自成等十三家七十二營…
    3 KB(547个字) - 2022年8月17日 (三) 08:27
  • 張讓 (嘉靖進士) (分类明朝縣知縣)
    正德八年(1513年)山东乡试第五十三名举人,三十八岁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会试第一百三名,廷试三甲一百九十三名進士。初授縣知縣,嘉靖五年(1526年)任河南杞縣知縣,再调荣河县。官至南京太仆寺丞,丁内艰归乡。服阕,起补北太仆寺丞,因無子而抑郁,自尽于官舍。…
    3 KB(311个字) - 2024年1月26日 (五) 02:06
  • 隋朝大业年间,一度将郑州改为荥阳郡。户十六万九百六十四,下领十一县:管城县、汜水县、县、原武县、阳武县、圃田县、浚仪县、酸枣县、新郑县、阳县、开封县。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阳郡为郑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郑州改为阳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阳郡改为郑州。 太守 陆景融(?—742年) 吴从众(742年—744年)…
    2 KB(205个字) - 2022年11月12日 (六) 15:37
  • 李玿 (分类人)
    李玿(1621年7月8日—17世紀),字郎玉,號豫充,河南開封府鄭州縣人,清朝政治人物。 李玿是順治二年(1645年)舉人,三年(1646年)聯捷進士,先在都察院觀政,後獲授沁源知縣,曾分考鄉試取錄解元常大忠,在沁源三年內潔己愛民,敦行教化、督促農業、剔除弊政、革絕雜稅,在荒年饑賑救活人民,其時…
    3 KB(491个字) - 2024年5月28日 (二) 11:06
  • 宗良弼 (分类人)
    宗良弼,號菘嵐,河南縣人,清朝初年政治人物。 崇禎十六年(1643年),河南補行壬午科鄉試,宗良弼中式第二十三名舉人。明亡仕清,順治三年(1646年)登丙戌科進士。同年任江南無錫縣知縣。順治九年(1652年)官順天府東安縣(今屬河北省廊坊市)知縣。吏畏其威,民懷其德。任內解決數年不决之獄。 《順治三年丙戌科進士履歷便覽》…
    1 KB(144个字) - 2024年5月28日 (二) 10:56
  • 安懿王朱表檈(1497年—1533年),明朝晋国世子朱奇源的庶六子。 弘治十四年(1501年),生父朱奇源先于晋庄王朱锺铉去世。弘治十六年(1503年)二月,朱表檈获赐名。朱奇源之孙朱知烊袭封晋王即晋端王之后,朱奇源追封晋靖王,朱表檈兄弟封为镇国将军。正德二年(1507年)九月,晋端王请求将叔父…
    5 KB(871个字) - 2023年3月17日 (五) 13:40
  • 李士甄 (分类人)
    李士甄,河南開封府鄭州縣人,清朝政治人物,例貢生出身。李玿子。 李士甄曾于1717年接替李可材任嘉定县知县一职,1719年由高其伦接任。 编纂委员会. 《上海旧政权建置志》.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年. ISBN 7-80618-881-9. …
    710字节(68个字) - 2023年12月24日 (日) 07:07
  • 和寧晉泊湖淀群系,接納了近20條河流,再流經數個湖淀群後,在天津附近流入渤海。南支即傳統的濟水水道,從沁陽古湖流出之後,向東南方向流經今鄭州市以北的武、敖、古。途中有礫石溪水、索水等注入,並在今原陽縣以南,向東北方向流經今封丘縣北,濟陽縣北,在冤句和定陶附近進入古菏
    13 KB(2,321个字) - 2024年4月6日 (六) 07:10
  • 政層級,所以郑州直隶州,也同時隸屬於河南省的開歸陳許鄭道。 郑州,在明朝時候屬於河南省開封府管轄。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升直隸州,轄四縣:縣、陽縣、汜水縣、河陰縣。雍正十二年(1734年),降为散州,复归开封府,光绪末年又升直隶州。 又有朱偓,曾經修纂了《鄭州直隸州志》十二卷,是鄭州歷史上的一本方志。…
    1 KB(165个字) - 2023年12月23日 (六) 16:20
  • 之戰發生於前660年,北狄攻滅衛國的一場戰爭。 衞懿公嗜好養鶴,宮廷園囿中養了數量很多的鶴,而且那些鶴都享受諸侯待遇。衞懿公終日荒廢政事,百姓對他的行為很憤怒。衛懿公九年(前660年)北方游牧民族狄人乘機來攻衛國,到了熒時,衛懿公準備出兵抵抗,當他向國人授甲的時候國,國人皆不願為他賣命,所以便…
    3 KB(602个字) - 2022年3月12日 (六) 14:35
  • 荥阳故城的缩略图
    阳故城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古镇,为汉代城市遗址。阳故城北依邙岭,山北为黄河,东面是历史上的鸿沟,南面是索须河。2001年,古冶铁遗址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阳故城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古冶铁遗址合并,并称阳故城。
    5 KB(753个字) - 2024年5月28日 (二) 07:56
  • 談國政 (分类清朝县知縣)
    同治癸酉科举人,光緒九年(1883年),参加癸未科殿試,登進士三甲62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历署河南项城县知县,戊子科河南乡试同考官、己丑科河南乡试外收掌官,縣知县,光州直隶州知州,赏戴花翎,诰授朝议大夫。 談國政.  《大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三):光绪九…
    2 KB(425个字) - 2024年1月25日 (四) 13:50
  • 羅惇衍等倡設團防局,招募東莞及三元里、佛山練勇數萬人,斬殺聯軍百餘人。同治初年,因中外大臣推薦,授河南開歸陳許道,歷河南布政使,擢東河總督。七年,因決堤,革職留任,河堤竣工後復任。光緒四年,卒。 [在维基数据编辑] 《清史稿/卷378》,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清史稿》卷78・列傳165 蘇廷魁…
    1 KB(146个字) - 2024年2月27日 (二) 12:25
  • 鄭虔的缩略图
    鄭虔 (分类陽鄭氏)
    鄭虔(691年—759年10月15日),字趨庭,一說字若齊、弱齊,鄭州縣(今河南省鄭州市陽市)人,唐朝著名詩人、畫家、書法家,與李白、杜甫交遊。曾任「廣文館博士」,「台州司戶參軍」,人稱鄭廣文、鄭台州,是台州教育啟蒙人。 鄭虔出自陽鄭氏北祖第六房,武周天授二年(691年)出生,二十歲左右進士及第…
    7 KB(1,018个字) - 2024年5月29日 (三) 17:51
  • 太傅公既誌君之葬,明年,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以卒。君之嗣曰膺,備物具貨入於汴,汴陷於戎,喪焉不果行。會世難,不幸膺亦死。膺之亞曰太素,仕至雲陽令,求其誌,將行,謫南海上。元和九年,移信州,猶有累,不克如其鄉。大懼緩慢滋久,哭命其子某,以某月日啟君之喪,至於某,葬用某月甲子,誌用太傅公
  • 開:青四→/iŋ/並丁定寧星經形; 合:庚二耕二→/əŋ/橫、/uŋ/轟宏; 合:庚三→/yŋ/榮兄永; 合:清三青四→/iŋ/傾營穎螢、/yŋ/迥; 通攝 合:東一→/uŋ/蓬蒙東同總送公紅; 合:冬一→/uŋ/統農宗宋; 合:東三→/uŋ/風夢隆嵩中崇終弓雄、/yŋ/穹窮; 合:鐘三→/uŋ/封奉龍從松重恭、/yŋ/容凶擁用;
  • 足胃头维厉兑三,脾部隐白大包四。 手心极泉少冲来,小肠少听宫去。 膀胱睛明至阴间,肾经涌泉俞府位。 心包天池中冲随,三焦关冲耳门继。 胆家瞳子髎窍阴,厥肝大敦期门至。 十二经穴始终歌,学者铭于肺腑记。 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决。 侠白尺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 鱼际少商如韭叶。 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
  • 音皤。《說文》水涌流也。《爾雅·釋水》大波爲瀾,小波爲淪,直波爲徑。 又水名。《水經注》波水,出霍陽西川大嶺東谷。 又名。《書·禹貢》波旣豬。《周禮·夏官·職方氏》豫州,其川雒,其浸波溠。《註》波讀爲播。 又洛之別名。《爾雅·釋水》水自洛出爲波。 又潤也。《左傳·僖二十三年》晉公子曰:其波及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