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
  • 黄河小北干流放工程是利用黄河中游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即小北干流)两岸滩地,通过“粗排细”的技术,拦截和减少从黄土高原流到河里的粗泥沙。工程既减少黄河中下游水库和河道的淤积,又可改良两岸盐碱地。…
    404字节(59个字) - 2014年7月25日 (五) 08:36
  • 废黄河的缩略图
    黄河是指淮河流域北部、於宋代黃河奪淮後形成的廢棄河道。其自河南省兰考县北朝东南方向,经民权县北、商丘市北,过山东省曹县南、单县南,安徽省砀山县北、萧县北,江苏省徐州市北,宿迁市南,淮安市北,再折向东北方向,过涟水县南,滨海县北,由大尖村廢黃河口入黄海。在地图上,这条故道绝大部分是干涸的,用虚线画…
    3 KB(379个字) - 2023年10月12日 (四) 17:01
  • 黄河的缩略图
    黄河小北干流、渭河下游河道的冲变化有密切关系,故此有“潼关高程”这一水文术语。 三门峡至桃花峪区间的河段由小浪底而分为两部分:小浪底以上,河道穿行于中条山、崤山之间,为黄河干流上的最后一段峡谷;小浪底以下,河谷渐宽,是黄河由山区进入平原的过渡地段。 河南郑州桃花峪以下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下游,河长786公里,流域面积仅2…
    62 KB(8,846个字) - 2024年5月7日 (二) 00:07
  • 黄河改道的缩略图
    黄河改道又稱為黃河決溢,是指黄河河道发生较大幅度的变迁。历史上,黄河一向以“善、善决、善徙”而著称,民间常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说法。改道最北时,流经海河,出大沽口;最南时,流经淮河,汇入长江。據歷史記載,公元前602年至1946年間,黃河决口泛滥1593次,发生较大改道共26次,其中有…
    19 KB(2,455个字) - 2024年5月6日 (一) 20:47
  • 唐朝继承。宋朝时,已经普遍推行,北方地区更出现有计划的大规模人工放,以改造盐碱地。宋仁宗时,在绛州地区田。宋神宗时期,在京东西路、河北路、河东路、京畿路推行,引运河、汴河、黄河、滹沱河、汾河、漳河各河水,大量田。各路和京师设立田司主管此事。多由服役兵从事,招佃户耕作,收获的充当军粮。后代也多实在行。…
    1 KB(183个字) - 2020年10月8日 (四) 15:11
  • 小浪底水利枢纽的缩略图
    游防洪需要適當控制中小型洪水。這是其它工程措施所不能比擬的。 小浪底水庫攔調泥沙,能夠減緩黃河下游河道淤積,還可以通過人造洪峰、調水調沙等運用方式,長期發揮較大的減作用,與其它減措施相比,在減效果、減單位投資、影響人口等方面,小浪底工程都明顯比三門峽水利工程優勝。…
    15 KB(2,287个字) - 2024年5月6日 (一) 21:11
  • 年,下河沿测站),平均流量993立方米/秒。黄河水量丰沛,水质优良。该平原土壤类型为清水河冲积平原灌土和黄河冲积平原灌土,土壤类型为绿洲土。 卫宁平原北部为贺兰山及其支脉,阻隔了腾格里沙漠。卫宁平原南部有香山,西与祁连山余脉相连,东接青铜峡,位于黄河南岸,呈东西走向,东西长80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是卫宁平原的南部屏障。…
    3 KB(327个字) - 2023年12月13日 (三) 16:38
  • 潼關高程的缩略图
    潼關高程 (分类黄河水系)
    《三门峡工程的功与过———向张光斗院士请教》陈士麟 原三门峡水利枢纽局总工程师 渭河流域水患灾起三门峡?炸坝悬念背后利益博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東方早報 (2003年11月26日) 三门峡水利枢纽局水情科科长王育杰:「黄河里的泥沙大部分都来自陕西,你渭河的泥沙在当地就埋怨三门峡,那么下游的泥沙又该怨谁?」…
    7 KB(1,188个字) - 2024年3月26日 (二) 20:30
  • 年(1676年),淮河河身由原深6~13米浅到1~3米。“清口与烂泥浅尽”,“洪泽湖底渐成平陆”。高家堰石工原一丈多高,已漫三尺,天然减水坝过水终年不断,共冲出九道河。这时靳辅出任河督,他除奉行潘季驯“蓄清刷黄”,“蓄水济运”政策外,还利用洪泽湖替黄河分洪,实施“减黄助清”办法。从砀山毛城铺至…
    15 KB(2,686个字) - 2023年9月16日 (六) 08:08
  • 1128年,黄河夺淮后带入大量泥沙,射阳湖群淤塞速度显著加快,湖面萎缩,演变成许多大小湖泊荡地,但射阳湖仍深且广。 1495年后,黄河、淮河、洪泽湖时常决堤,洪患不绝,洪水带着大量泥沙侵入。射阳湖渐,成为沼泽型湖泊。清末后,射阳湖区多数或为荡滩,或垦为农田。射阳湖成为长条状的河道型湖泊。…
    2 KB(370个字) - 2022年3月25日 (五) 08:37
  • 六年(1826年)春季,黃河水位再度上漲,張井受命偕同兩江總督琦善、江南河道總督嚴烺會勘出海口。琦善、嚴烺知出海口不能更改,就條陳上奏五項建言,都是一時彌補缺漏的計策。張井奏言:「南河之病實自桃南北至山安海防地界,節節高仰,而距海尚遙,難於掣跌,外南禦黃壩積歲
    24 KB(4,209个字) - 2024年1月25日 (四) 16:22
  • 五代时期,汶水在梁山以北汇入济水。后晋开运元年(944年),黄河决口于滑州,洪水淹没汴、曹、单、濮、郓五州之境流入汶水,并于梁山周围潴留形成湖泊,这就是北宋时所说的梁山泊。 如同其他受河湖泊一样,梁山泊自形之时就开始淤积,最晚到金明昌年间(1190年~1196年)部分湖面已为平地,为军户屯垦。…
    2 KB(234个字) - 2020年7月7日 (二) 15:24
  • 黃河合,茶城複。未幾,自泰山廟至七裡溝,淮河十餘裡,其水從朱家溝旁出,至清河縣河南鎮以合於黃河。大立請開新莊閘以通回船,兼浚古睢河,泄二洪水,且分河自魚溝下草灣,保南北運道。帝命新任總河都禦史潘季馴區畫。頃之,河大決邳州,睢寧運道
    7 KB(1,200个字) - 2022年8月21日 (日) 18:23
  • 郎,以泇河功,加工部尚书。崇祯初,运道中梗,京储告匮,先是侍郎李化龍大開泇河,避黄河之險,後河決泇。崇禎五年,總河朱光祚濬駱馬湖避河險,名順濟河。六年,良城至徐塘爲平陸,漕運愆期,奪光祚官。劉榮嗣繼之。八年,駱馬湖阻,榮嗣開河徐宿,引注黄水,被劾得重罪,鼎繼之,乃專力於泇河,濬麥河支河,築王母…
    3 KB(473个字) - 2024年1月26日 (五) 12:33
  • 蓄清刷黄 (分类黄河水系)
    78年),由潘季驯开始实行,至清咸豐五年(1855年)黄河北徙止。 蓄清刷黄在一段时期内取得了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以淮河的水量仍然不敌黄河的泥沙,黄河河床仍逐年高,而淮河由于下泄不畅,也开始出现水患。康熙年間曾因怠政導致泗洲城滅頂。整個蓄清刷黄並不是單純治水或水利工程,而以漕運為主,而漕運四百萬…
    2 KB(259个字) - 2024年5月9日 (四) 15:34
  • 逮總理河道工部尚書劉榮嗣。初,榮嗣以黃水濟宿遷之運,既鑿而黃河故道,朝暮遷徙,不可以舟。於是南京刑科給事中曹景參劾之,被逮。中河工部郎中胡璉坐贓多論死,始首事侵,費俱不由璉,人頗惜之。 《明史·列傳306卷·霍維華傳》:七年,駱馬湖,維華言於治河尚書劉榮嗣,請自宿遷抵徐州,穿渠二百餘里,引黃河
    3 KB(308个字) - 2024年1月15日 (一) 13:45
  • 花園口鎮 (鄭州市)的缩略图
    花園口鎮 (鄭州市) (分类黃河水系)
    1938年,國民政府为阻止日军西犯,以水代兵,下令在花园渡口西侧炸开黃河大堤,造成平漢鐵路以東地區的洪水泛濫,使豫、皖、蘇三省四十四縣蒙受水患,傷亡慘重,史稱「花園口決堤事件」。黄河改道八年零九个月,给黄泛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花园口从此闻名中外。 花园口镇共有事业单位10家,包括惠金河务局、郑州黄河
    6 KB(714个字) - 2023年5月30日 (二) 04:16
  • 岚漪河 (分类黄河水系)
    岚漪河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西部的一条河流,是黄河左岸支流,发源于岚县北部与岢岚县交界处的饮马池山东麓,东北流至河口乡后逐渐转北流,于岢岚县宋家沟乡黄道川村以南转西北流,过县城岚漪镇转西南流,经阳坪乡、温泉乡、兴县魏家滩镇、瓦塘镇等地,于瓦塘镇裴家川口村汇入黄河。河长120千米,流域面积2166.6平方千米,河道平均比降9…
    6 KB(976个字) - 2023年10月15日 (日) 07:06
  • 广通渠的缩略图
    黃河,長三百馀里,因渠經渭口廣通倉下,故名廣通渠。又稱富民渠。仁壽四年(604年)改名永通渠。 廣通渠鑿通後,黃河三門峽的砥柱仍阻礙關東的航運,開皇十五年(595年),隋文帝下詔鑿砥柱,工程艱鉅。煬帝大業七年(611年)砥柱崩坼,導致河水倒流數十里,挖砥柱的工程宣告失敗。 煬帝立,廣通渠再度
    3 KB(479个字) - 2023年12月31日 (日) 15:19
  • 淮河的缩略图
    淮河 (章节黄河夺淮
    由山东大清河入渤海,但淮河入海故道已淤成一条高出地面的废黄河,这条地上河将淮河流域分为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河水系。 黄河夺淮后,历史上曾提出多种治理措施,并实施了一些工程,但并未解决洪水问题。1855年後黄河虽然北徙,但淮、泗、沂、沭尾闾河道几近废,洪涝灾害频发。为此先后有人提出多种“复淮”“导淮”的…
    18 KB(2,387个字) - 2023年12月31日 (日) 01:51
  • 第一条 为了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安澜,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各类活动,适用本法;本法未作规定的,适用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 本法所称黄河流域,是指黄河
  • ……黄河中上游地区的远古陶文,有较強的连贯性,数千年来相延应用,而且大部分陶文具有指事性质,后来出现了合文和左右不同的图纹组成的象形陶文,与殷商甲骨文可以说是前后相继。长江中游地区远古文化的符号也有一定的连续性,既有指事符号,又有象形符号,与黄河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