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
  • 淅川县的缩略图
    (xī)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南阳市下辖的一个,位于河南省西南边陲,豫、鄂、陕三省交界处,因水纵贯境内形成百里冲积平川而得名。该地势险要,古战乱时期易守难攻,有“中原未战,境兵动”之称。全总人口为53.86万人,总面积2798平方公里,约合420万亩,其中荒山290万亩,水域60万亩…
    37 KB(6,275个字) - 2024年4月5日 (五) 02:51
  • 泾源县的缩略图
    是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下辖的一個,位于宁夏最南端,六盘山南,面積961平方公里,人口約為9萬人。 泾為涇河發源地,該區為農業,以小麥為主,近年也發展蔬菜。政府驻香水镇,郵政編碼為756400。 原屬甘肅省,清置化平川直隶厅,1913年改化平,1950年改泾。…
    3 KB(379个字) - 2023年10月8日 (日) 02:11
  • 盐源县的缩略图
    (彝語北部方言:ꋂꂿꑤ ce mo xiep)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所辖的一个,位于凉山州西南部、雅砻江下游,邻接云南省,居民有彝族、汉族、蒙古族、回族、苗族、藏族、傈僳族等。 境内多山,森林茂密。著名旅游景点、川滇交界处的泸沽湖的三分之二即位于盐,有307省道经过
    9 KB(895个字) - 2024年3月1日 (五) 16:25
  • 万源市的缩略图
    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与陕西省及重庆市接壤,为达州市代管级市,全市面积4065平方公里。 秦置巴郡宕渠。 由汉到明代,属达州通川郡东乡。 明正德十年(1515年)析東鄉太平里所置。 清代初屬夔州府,雍正六年,升達州為直隸州,以東鄉、太平往隸。升達州直隸州為綏定府。…
    6 KB(742个字) - 2021年9月26日 (日) 10:28
  • 1913年2月依清末南汝光道区域置豫南道,辖信阳、南阳、南召、镇平、唐、泌阳、桐柏、邓、内乡、新野、方城、舞阳、叶、汝南、正阳、上蔡、新蔡、西平、遂平、确山、罗山、潢川、光山、固始、息、商城、川等。1914年6月由豫南道改名汝阳道,治信阳(今河南信阳市)。属河南省。辖信阳、南阳、南召、镇平、沘
    1 KB(167个字) - 2022年12月14日 (三) 16:23
  • 洱源县的缩略图
    (白语:lod hol xuix)是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位于大理州北部,东距省会昆明市471公里,南距距州府下关镇73公里。东与鹤庆相连,南与大理市、漾濞接壤,西与云龙相邻,北与剑川毗邻。全面积2515平方千米,2020年总人口24.81万人,人民政府駐茈碧湖镇。…
    14 KB(1,243个字) - 2024年2月15日 (四) 15:28
  • 涞源县的缩略图
    在河北省西部、拒马河与唐河上游,是保定市下辖的一个,邻接山西省。政府驻涞镇开路29号。 东经114°20′-115°05′,北纬39°01′-39°40′,域面积2448平方公里。太行山、燕山、恒山三山交汇,拒马河、易水、涞水三水同。主要地形为山地,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最高点…
    3 KB(493个字) - 2023年12月10日 (日) 13:18
  • 西峡县的缩略图
    公元前524年至506年为许国国都。秦、汉置析域延及今南部。 西魏于今域置中乡。 隋改中乡为内乡。 唐朝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在今西峡境内设内乡、菊潭二。 周朝显德三年(956年),废菊潭入内乡,域由西峡延至今内乡县城一带。由秦迄金,治均在今西峡县城。 元朝初期
    12 KB(2,047个字) - 2023年10月17日 (二) 01:19
  • 内乡县的缩略图
    川三境地。 明朝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复置脱离内乡。 清朝内乡属河南省南阳府。 民国时期,属河南省第六行政区,内乡辖域仍包括有今西峡县境(西坪镇除外)及的李官桥镇,共有9区。属南阳府。 1945年3月28日内乡被日军侵占。…
    9 KB(1,622个字) - 2023年10月17日 (二) 02:27
  • 陇县的缩略图
    是中国陕西省宝鸡市下辖的一个,位于宝鸡西端,与甘肃接壤,古有汧水流出,称“汧邑”、“汧”、“汧”、“陇州”等。区域总面积为22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21万人,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東大街75號。 陇为陕西省五大林区之一,农牧都很发达,矿产丰富;旅游资源有关山草原和龙门洞、药王洞等。 陇下辖10个镇:…
    4 KB(258个字) - 2024年5月10日 (五) 18:37
  • 丹江口市的缩略图
    丹江口市 (重定向自
    阳郡。义宁二年(618年)割阳郡置武当郡。 宋朝(960年)设均州武当郡,隶京西南路,领武当、郧乡。宣和元年(1119年)升为武当军节度。 元朝忽必烈十三年(1276年)南征,省武当军为均州。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废武当
    7 KB(1,266个字) - 2023年11月26日 (日) 00:55
  • 沽源县的缩略图
    是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市下属的一个。位于河北省北部、内蒙古高原之南缘的“坝上地区”,有“坝上乌克兰”之称。 新石器時代,沽開始有人類居住。1961年5月,和張北分開,恢復沽,治所平定堡,仍屬河北省張家口專區。1970年,張家口專區改稱張家口地區。1982年改稱張家口地區行政公署,沽屬之。…
    10 KB(1,744个字) - 2023年8月1日 (二) 03:20
  • 邓州市的缩略图
    邓州市 (重定向自
    川等。明代,邓州属河南布政使司南阳府。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废穰。十三年(1380年)十一月复置穰。十四年(1381年)五月,复省穰入州,穰自此不再设。州领3:新野、内乡、川。清代,邓州仍属河南布政使司南阳府。雍正后,为散州不领。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改邓州为邓
    31 KB(5,101个字) - 2023年10月16日 (一) 19:01
  • 商州区的缩略图
    商州区 (重定向自上雒
    西汉地属弘农郡,辖区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以南、伊河以西及川、丹江流域。治所在弘农(今河南灵宝貌略镇北),领11,在陕西境内的上洛、商,大体相当于现今的商洛地域。上洛这一地名,因居洛河上游故名,战国时即有。汉朝忌水,将上洛改为上雒,包括今商州区、洛南。 北周宣政元年(578年)改洛州为商州;治所设…
    4 KB(641个字) - 2024年3月16日 (六) 03:17
  • 李官桥镇的缩略图
    李官桥镇 (分类川历史)
    李官桥镇,古称顺阳,是一个淹没于河南省香花镇西部丹江口水库下的历史古镇。历史上曾是丹江四大古镇之一。乃当时中巨镇,南即党子口关,是通往湖北光化要道,旧有千总驻防于此。西汉在这里设置顺阳,汉哀帝时称博山,封侯国。后魏移治南乡郡于顺阳,晋太康十年(289年),改南乡郡为顺阳郡。中华民国时期…
    9 KB(1,226个字) - 2023年8月21日 (一) 15:25
  • 江之濱 (分类明朝中牟
    曾祖江顯。祖父江浙。父江炅。母曹氏。永感下。兄之玄、之渼、江岑(教谕)、江和(同科进士)。 《万历三十五年丁未科进士履历便览》:江之滨,相宇,诗一房,甲戌正月十二日生,余干人,戊子乡试七十五名,会一百七十九名,三甲二百二十七名,兵部政,戊申正月授河南中牟,庚戌调商丘知,卒。曾祖显;祖;父灵。…
    2 KB(146个字) - 2024年5月28日 (二) 10:47
  • 樊瑀 (分类明朝知縣)
    ,祀靜海名宦。 「樊瑀,字文珮,小保里人,授川知,陞太僕寺丞,改工部主事,復除户部,陞員外、郎中,時劉瑾用事,惡給事中安奎不附己,因其查處邊儲,欲加之罪,旨下户部覆勘,公職在承行力白其枉,瑾大怒,矯旨逮公並奎下獄,削公秩,正德五年瑾誅,吏部奏起補户部郎中,陞四川順慶知府」,《文安志》卷之二選舉…
    2 KB(219个字) - 2024年3月21日 (四) 14:36
  • 鄖陽府的缩略图
    (即今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下领七:郧、房、竹山、竹溪、上津、郧西、保康。辖境相当今湖北省郧、保康以西地区。清朝初年沿袭明制,顺治十六年(1659年),上津并入郧西。康熙三年(1664年),属湖北,下领六:郧、房、竹山、竹谿、保康、郧西
    6 KB(1,081个字) - 2023年12月30日 (六) 20:45
  • 以下为河南省南阳市西峡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别公堰(3-16) 白羽城遗址(2-239) 黄石庵(4-103) 程氏宅院(5-27) 曹沟村传统民居(7-171) 袁庄刘氏民居(7-172) 西峡、内乡、川有关地区…
    973字节(56个字) - 2024年4月22日 (一) 06:56
  • 李蓘 (分类川人)
    順陽(今河南省李官桥镇)人,祖籍邓州长乐林(今邓州市孟楼镇长乐岭),明朝政治人物。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科河南鄉試第四十六名舉人,三十二年(1553年)癸丑科三甲第十名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授檢討。由於李蔉為人清高,不諂媚,遭宰相嚴嵩陷害,被貶為山西陽城
    5 KB(595个字) - 2024年4月7日 (日) 09:54
  • 西南又南經東南與丹水合流入均水水經注水出西北𢎞農盧氏大嵩山南流逕修陽故城北之北鄉也又東入流結成潭謂之龍淵又東逕其故城北又歴其之東而南流入于丹水注于丹水又丹水南合汋水謂之水隋書地理志析陽郡内鄉有水元和志鄧州内鄉析水自盧氏界流入與丹水合〉魯陽闗水〈在南召
  • 盆窑遺址、單崗遺址、李營遺址、駐馬店市新蔡郭塚遺址、墳冢遺址、蚓冢遺址;陜西省商東龍山遺址、華南沙村遺址;山西省夏東下馮遺址、絳柳莊遺址、長治市小神遺址、屯留西李高遺址、澤州縣和村遺址、沁南涅水遺址、嵐荊峪堡遺址;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遼瓦店子遺址、襄陽市王樹崗遺址
  • ①人体部位名。即脚背之上。《灵枢·经筋》:“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结于跗上。” ②穴位名。指冲阳穴,在足背最高之动脉应手处。《素问·刺疟》:“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刺足阳明跗上。” ③指足背动脉。《灵枢·逆顺肥瘦》:“故别络结则跗上不动。”
  • *pʰaːn, *pʰan, *ban) 。 官話 (拼音):pān (pan1) (注音):ㄆㄢ 粵語 (粵拼):pun1 客語 (四,白話字):phân (梅,客家話拼音):pan1 閩北語 (建寧羅馬字):púing 閩東語 (平話字):păng / pŭng 閩南語 (泉漳話,白話字):phun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