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搜索结果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
  • 英德市的缩略图
    英德市 (章节
    县改为浛县,2县属广州。天宝元年(742年),浈阳、浛2县属南海郡。乾元元年(758年),浈阳、浛2县属广州。五代南汉乾亨元年(917年),升广州为兴王府,浈阳、浛2县属兴王府。乾亨四年(920年),在浈阳县置英州,领浈阳县。浛县仍属兴王府。 北宋开宝四年(971年),浛
    15 KB(2,518个字) - 2024年4月23日 (二) 05:03
  • 清远郡,又分置威正、廉平、恩洽、浮护等四县。平陈并废,以置清远县。又齐置齐康郡,至是亦废入焉。含…… 《新唐书·卷四十三上·志第三十三上》◎地理七上……广州南海郡……清远,中。武德六年省政宾县入焉。浛…… 《清史稿·卷七十二·志四十七》◎地理十九……广州府:冲,繁,疲,难……清远,冲,难。府北三…
    2 KB(272个字) - 2023年2月24日 (五) 16:52
  • 乾亨元年(917年),刘岩称帝于广州,国号“大越”,将广州升格为兴王府,辖番禺县、南海县、常康县、咸宁县、增城县、四会县、化蒙县、怀集县、洊县、东莞县、清远县、浛县、浈阳县、新会县、义宁县15县。次年改国号汉,史称南汉,国都兴王府。治番禺县(今广东省广州市)。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宋灭南汉,改兴王府为广州。…
    1 KB(119个字) - 2019年3月1日 (五) 07:18
  • 清远市的缩略图
    置清远县、政宾县(今清新县滨江一带),隶属南海郡。废阳山郡改置连州,西衡州改名为州。二十年(600年),废州置含县。仁寿元年(601年),为避太子杨广名讳,广泽县改称连山县。隋大業三年(607年),清远、政宾、含县属广州南海郡,桂阳、阳山、连山、宣乐、洊安、熙平县属连州熙平郡。十三年(617年),省宣乐县入阳山县。…
    33 KB(3,284个字) - 2024年4月26日 (五) 08:01
  • 年),據廣州反陳。太建二年(570年)兵敗於章昭達的軍,被擒,于建康(今南京)伏誅。一家被株連。子歐陽詢幸因年幼而免,後為江總收養。 《南史/列傳第五十六》:歐陽紇據嶺南反,詔昭達都督眾軍征之。紇聞昭達奄至,乃出頓口,聚沙石,盛以竹籠,置於柵之外,用遏舟艦。昭達居其上流,裝艦造拍,以臨賊柵。…
    2 KB(371个字) - 2024年5月29日 (三) 13:56
  • 匡州社区、​荷州社区、​光南社区、​鱼咀村、​麻坜村、​丰收村、​三村、​鱼村、​燕石村、​镇南村、​白米庄村、​三江村、​五星村、​福园村、​张陂村、​新平村和先锋村。 參見:廣州會館 漢高祖刘邦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於今浛洸镇区置含县,此後历代朝廷接连在浛洸设郡立州。至元朝仁宗延佑元年(公元131…
    3 KB(394个字) - 2022年1月9日 (日) 02:38
  • 水部 (部首)的缩略图
    部為漢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個部首中的第八十五個(四劃的則為第二十五個)。就繁體和簡體中文中,部歸於四劃部首。部通常是從上、下、左方均可為部字。當上、下為部字時,會以作為部字;左方為部字時,會變為氵。且無其他部首可用者將部首歸為部。 氫氧化合物的一種,為無色無臭液體。參「」條目。…
    7 KB(160个字) - 2024年3月25日 (一) 12:40
  • 八月,黄五福统帅将卒12700余人,分兵五路围攻阮有求。张洭从安勇正路攻前面,阮仲珅攻前垒左边,武佐琏攻后垒右边,黎时励攻后垒左边,黃五福率军阻截河流。张军队冒进,中了阮有求埋伏,前路溃败,烽火照于珥河北岸。郑楹又以丁文佳为统领本道上将军、兼督四道,陪从吴廷莹为赞理,围剿阮有求。十月,丁文佳顿…
    9 KB(1,930个字) - 2024年1月28日 (日) 04:28
  • 元鼎六年(前111年)分西部地区置零陵郡,宣帝以后相当今湖南省耒阳市以南的耒流域、舂陵流域和洣下游及广东省连江口以北的连江、北江流域。 西漢後期,桂陽郡領十一縣:郴、臨武、便、南平、耒陽、桂陽、陽山(侯國)、曲江、含、湞陽、陰山(侯國)。王莽時,改桂阳郡為南平郡。東漢初,復為桂阳郡。後省陽山…
    17 KB(1,485个字) - 2022年6月4日 (六) 18:58
  • 湖南历史的缩略图
    、都梁、洮阳、零陵、始安、营浦、营道、泠道等13县。 桂阳郡:治桂阳县(今桂阳县),领郴县、汉宁、便县、耒阳、阴山、南平、临武、桂阳、曲江、浈阳、含等11县。 东汉时: 武陵郡:治临沅县(今常德),领临沅、沅南、汉寿、零阳、孱陵、充县、酉阳、迁陵、沅陵、辰阳、作唐、镡成等12县。…
    15 KB(1,512个字) - 2024年4月1日 (一) 20:05
  • 业三年(607年)又改为南海郡。户三万七千四百八十二,下辖十五县:南海县、曲江县、始兴县、翁源县、增城县、宝安县、乐昌县、四会县、化蒙县、清远县、浛县、政宾县、怀集县、新会县、义宁县。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废南海郡,复置广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广州为南海郡。乾元元年(758年)复郡为州,南海郡又改广州。…
    9 KB(1,083个字) - 2024年1月16日 (二) 14:59
  • 、湞陽、曲江、漢寧11縣。吳時漢寧縣改名陽安縣(孫權時);置桂陽南部都尉,管轄桂陽郡南部地區。太平二年(257年)陰山縣移屬湘東郡。甘露元年(265年)以桂陽郡南部都尉所屬4縣置始興郡。吳末領郴、便、耒陽、南平、臨武、陽安6縣。 始興郡 吳時置桂陽南部都尉,轄桂陽郡南部的曲江、桂陽、含
    144 KB(16,963个字) - 2024年5月19日 (日) 08:13
  • 卷十七 列傳第十一》:“授輔國將軍、宋安安蠻二郡太守,遷南義陽太守。累破山蠻,郡境清謐。以功封浛縣伯,邑四百戶……振旅還京師,遷太子左衛率,進爵為侯,增邑六百戶。” 《梁書 卷十八 列傳第十二》:“及淮長,道根乘戰艦,攻斷魏連橋數百丈,魏軍敗績。益封三百戶,進爵為伯。還遷雲騎將軍、領直閤將軍,改封豫寧縣,戶邑如前。”…
    48 KB(2,306个字) - 2021年4月2日 (五) 00:46
  • 名熙平縣(280年改)。西晉末領始安、荔浦、平樂、熙平、常安、永豐、始陽7縣。 始興郡 孫吳舊郡,郡治曲江縣(今廣東省韶關市東南),領曲江、桂陽、含、湞陽、中宿、始興6縣。增置陽山縣(約280年),西晉末領7縣。 建昌郡 晉惠帝元康九年(299年)分長沙郡東北置郡,郡治下雋縣(今湖北省通城縣西北…
    19 KB(1,668个字) - 2022年11月28日 (一) 02:07
  • 晉朝行政區劃的缩略图
    敗於前燕而止。前秦屢次入侵東晉領土,此時東晉僅剩揚、荊、江、廣、交、豫、徐、兗、益、寧七州,及兗、青、冀、司、幽、并、益等僑州,共十五州。383年淝之戰,前秦慘敗。隔年謝玄北伐,成功收復黃河、秦嶺以南地區。之後東晉內亂,桓玄篡位,譙蜀獨立,疆域萎縮。劉裕崛起後攻滅譙蜀並發動兩次北伐,收復四川、山…
    44 KB(615个字) - 2023年12月30日 (六) 07:21
  • 八世孫女:五姐,宗婿蔣靖遠 八世孫女:六姐 七世孫:奉國中尉朱敬顉 六世孫:奉國中尉朱懷𡋣 六世孫:奉國中尉朱懷壛,號一川子 七世孫:奉國中尉朱敬 八世孫:奉國中尉朱誼 七世孫女:大姐,宗婿張國用 六世孫:奉國中尉朱懷堳 七世孫:奉國中尉朱敬鋋 六世孫:奉國中尉朱懷𨾼 七世孫:朱敬 七世孫:朱敬 七世孫:三哥(乳名)…
    11 KB(1,605个字) - 2024年4月12日 (五) 14:49
  • 秦朝的缩略图
    嶺南新道為秦末的重要大道,主要有四條: 第一條,從南野(今江西南康)過大庾嶺,出橫浦關(今廣東南雄縣小梅關),沿湞西南至北江,再南下至番禺。 第二條,越騎田嶺出陽山關(今廣東陽山縣西北),沿湟(今連江)東南行,過湟谿關、口(今廣東英德縣連江口),經北江至番禺。 第三條,越桂嶺,沿賀江南下,取西江東去達番禺,溯潯江而西可達布山(今廣西貴縣)。…
    116 KB(17,452个字) - 2024年6月2日 (日) 14:45
  • 南越 (古代)的缩略图
    把象郡拆分为交趾郡和九真郡。南海郡大体包括了今广东省的大部分区域,秦朝时设有番禺、龙川、博罗、揭阳等县,南越国建立之后,赵佗又在此基础上增设浈阳、含等县。其中番禺县是南海郡的郡治,也是南越国的都城,位于今广州市越秀区内。1995年和2000年,先后在广州市越秀区发掘出南越国王宫的御花园遗址和宫殿…
    99 KB(16,441个字) - 2024年5月31日 (五) 06:50
  • 隋朝行政区划的缩略图
    内县。第二次是开皇十八年(598年)更改了169个县名。其中一部分是为了消除前政权影响,如齐昌县改为蕲春县;一部分是为了避免重名,如改泽州永宁县为沁县,改瀛州永宁县为清苑县,与高州永宁县区分。第三次是仁寿元年(601年)更改了1个州和21个县的名称,以避讳刚即太子位的杨广,如广州改为番州,广安县改为延安县。…
    41 KB(910个字) - 2024年4月12日 (五) 15:55
  • 以下郡縣表根據有關之史志典籍整理,主要參考以下書目: 《後漢書‧郡國志》南朝劉宋范曄著 《三國志》,晉代陳壽著 《晉書‧地理志》,唐代房玄齡等著 《經注》,北魏酈道元著 《三國郡縣表》,清代吳增僅著 《三國郡縣表補正》,清代楊守敬著 《中國歷史地圖集》,近代譚其驤主編…
    120 KB(2,104个字) - 2024年5月19日 (日) 08:12
  • 出桂陽縣盧聚, 〈出桂陽縣西北上驛山盧溪,爲盧溪水,東南流逕桂陽縣故城,謂之。《地理志》曰:出桂陽,南至四會是也。又東南流,嶠注之,出都嶠之溪,溪水下流歷峽,南出是峽,謂之貞女峽。峽西岸高巖名貞女山,山下際有石如人,形高七尺,狀如女子,故名貞女峽。古來相傳,有數女取螺于此,遇風雨晝
  • 总笔画:9画 部首: + 6 畫 汉语大字典:第3卷,1601页,第4字 康熙字典:621页,第25字 宋本广韵:177页,第17字 辞海:792页,第5行,第2字 Unihan数据:U+6D2D 汉语拼音:kuāng 粵拼:hong1 (注:若字形无法正常显示,请安装Unicode擴展字形档。)
  • 汪廣韻集韻烏光切今用烏荒切○廣韻水廣又姓說文作𪶁 尩正韻曲頸也僂也弱也短小也禮記檀弓吾欲𭧂尩而奚若註尩者面向天說文本作尣𧰼曲脛之形或作㑌匡俱見荀子 按以上唐韻五音合口呼 溪合三陽平 ꜀khwang ㄎㄨㄤ 溪三 匡廣韻去王切集韻曲王切今從集韻協用枯汪切○正韻正也又地名又姓 筐韻會飯器也筥也說文作匩𨽻省作匡 出桂陽含洭縣見漢書地里志說文作□
  • 洍 洎 洏 6D10 洐 洑 洒 洓 洔 洕 洖 洗 洘 洙 洚 洛 洜 洝 洞 洟 6D20 洠 洡 洢 洣 洤 津 洦 洧 洨 洩 洪 洫 洬 洮 洯 6D30 洰 洱 洲 洳 洴 洵 洶 洷 洸 洹 洺 活 洼 洽 派 洿 6D40 浀 流 浂 浃 浄 浅 浆 浇 浈 浉 浊 测 浌 浍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