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搜索结果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
  • 敦煌學的缩略图
    1909年罗振玉发表《敦煌石室书目及其发现之原始》和《莫高窟石室秘录》,发表于《东方杂志》6卷11、12期。陈寅恪在为陈垣编《敦煌劫余录序》中曾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究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潮流”。“敦煌
    7 KB(1,081个字) - 2024年4月2日 (二) 09:45
  • 序听迷诗所经的缩略图
    序听迷诗所经 (分类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
    序听迷诗所经著於641年(貞觀十五年)或更早,有学者认为著作于635-638年之间,內容為基督教聶斯脫留派(景教)教义,厚黃紙,捲軸。計2830字,170行(遺數行)。发现于敦煌石室,現存於日本。 林悟殊認為:卷面漂亮,首尾完整,內容混亂,不似偽造內容,可能是抄本。與《一神論》應是同一作者。內容為 一、景教教義。 二、基督降臨救贖人類。…
    948字节(100个字) - 2022年12月22日 (四) 09:05
  • 莫高窟的缩略图
    莫高窟 (重定向自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莫高镇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前临宕泉河,面向东,南北长1680米,高50米。洞窟分布高低错落、鳞次栉比,上下最多有五层,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
    27 KB(4,096个字) - 2024年5月10日 (五) 13:11
  • 清光緒戊申年(1908年),法國人伯希和從敦煌莫高窟石室中發現一唐人抄本類書殘卷。罗振玉于1911年率先将该卷公布于《国学季刊》,以之为《修文殿御览》之残存者。同年,刘师培于《国粹学报》第78期上发表《敦煌新出唐写本提要·古类书残卷之一》,亦以之为《修文殿御览》。罗氏于1913年又以珂罗版影印此卷于《鸣沙石
    3 KB(505个字) - 2017年10月27日 (五) 04:32
  • 景教三威蒙度讚的缩略图
    景教三威蒙度讚 (分类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
    《景教三威蒙度讚》寫本 《景教三威蒙度讚》(也称《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讚》;法語:Éloge de la Sainte Trinité)是1908年法国汉学家伯希和在敦煌鸣沙山发现,以低價購入並帶到巴黎的景教写本。《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讚》是景教徒敬拜时颂念的《经》、《赞美经》;此写本是唐代僧人景净在760年翻译635年…
    4 KB(540个字) - 2022年12月22日 (四) 08:40
  • 王仲荦著有多部重要著作: 《魏晋南北朝史》 《隋唐五代史》 《关于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及封建关系的形成问题》 《北周六典》 《北周地理志》 《西崑酬唱集注》 《敦煌石室地志考释》 其中《北周六典》旁征博引,内容极其丰富广博。《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五代史》两部断代史均为经典之作,曾于1988年荣获中国国家教委高等教育优秀教材奖。…
    3 KB(420个字) - 2022年9月8日 (四) 14:43
  • 尊经的缩略图
    尊经 (分类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
    《尊經》寫本 《尊经》是1908年法国汉学家伯希和在敦煌鸣沙山发现并運至巴黎的唐代景教写本之一。《尊经》是波斯景教士景净从530部贝叶梵音经书中翻译出来的三十余部写本之一。 全文一页,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宣明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开首二行四句是“敬礼妙身皇父阿罗诃, 应身皇子弥施诃,证身卢诃宁俱沙,以上三身同归一体”。…
    3 KB(402个字) - 2023年7月23日 (日) 06:50
  • 琱玉集的缩略图
    典籍説稿. 西東書房. 1934: 314–329 [2022-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8).  西野貞治. 琱玉集と敦煌石室の類書 : スタイン蒐集漢文々書中の琱玉集残巻をめぐって (PDF). 人文研究. 1957, 8 (7): 60–69.  柳瀬喜代志; 矢作武…
    3 KB(352个字) - 2024年3月21日 (四) 02:41
  • 向达的缩略图
    向达 (分类敦煌学家)
    敦煌,金塔等地的社会贤达寻访,搜集敦煌遗物;期间发掘大小方盘城及老爷庙遗址。其后发表了一批相关文章其间在1942年12月27日28日30日重庆大公报连载发表《论敦煌千佛洞的管理研究以及其他连带的几个问题》促成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设立。 1945年发表《记敦煌石室出晋天福十年写本寿昌县地境》。…
    28 KB(4,510个字) - 2023年5月16日 (二) 06:43
  • 武氏祠的缩略图
    陈列。20世纪40年代,美国学者费慰梅根据画像拓片对祠堂进行复原,确定祠分属两座祠堂,“后石室”并不存在。1981年,在根据原并参考长清孝堂山石祠的特点,对武氏祠进行了成功复原考证后,蒋英矩提出了“后石室”并不存在的确切证据,确认武氏祠包括“武梁祠”、“前石室”及“左石室”三座祠堂。…
    21 KB(2,715个字) - 2024年1月24日 (三) 22:28
  • 王仁俊 (分类敦煌学家)
    大学堂教授。光绪三十三年(1907)调充学部图书局副局长。辛亥后,客居北京,民國二年去世。 生平著作等身,长于辑佚,精于史学及敦煌学,辑纂有《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敦煌石室真迹录》、《格致古微》(俞樾作序《格致古微叙》;吴县王氏刊印本,光绪二十二年(1896))、《遼文萃》(光绪三十年(1904)…
    4 KB(716个字) - 2024年2月3日 (六) 22:22
  • 裴岑纪功碑的缩略图
    裴岑纪功碑,全称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是清代将领岳钟琪在新疆巴尔库尔地区发现的记载汉代将领裴岑战绩的石碑。2019年5月为止,裴岑纪功碑是新疆境内发现的立碑时间第二早且最早被重新发现的东汉碑刻。裴岑纪功碑是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 自石碑被发现后,石碑的名称并没有统一过。裴岑纪功碑、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汉敦煌
    14 KB(2,158个字) - 2023年12月25日 (一) 14:51
  • 術系及國立重慶藝專教授、上海博物館顧問。26歲以後,他移居重慶,與張大千、沈尹默等書畫界的名人交往,並開始研究中國藝術史,這時他曾陪同張大千同赴敦煌研究敦煌壁畫,從此領悟到美麗的中國隋唐古代藝術,並融合了自己的風格,便著書立說,形成了獨特的藝術思想,開始了藝術創作與藝術研究的生活。1940年代曾在成…
    3 KB(273个字) - 2023年2月20日 (一) 15:00
  • 石钟山石窟的缩略图
    的壁画。为菩萨像,面目已模糊不清。壁画为南诏时期留存至今的唯一处绘画真迹,风格与同时期敦煌壁画相近。 菩萨像.钟山石窟 宝山入口 宝相寺 远眺钟寺 远眺狮子关 钟寺承露亭 钟山猕猴 沙登箐十二号窟题记 钟寺八号窟、狮子关十号窟等题记。 见《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
    19 KB(3,536个字) - 2024年4月14日 (日) 08:24
  • 以曹宗寿为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太保、使持節沙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歸義軍節度使,封譙郡開國侯,食邑一千戶。曹宗壽把瓜、沙两州各佛寺收藏的经卷文书共约四五万件秘密运送到了沙州(今甘肃敦煌),封存在了莫高窟中。俄罗斯圣彼得堡圖書館藏有石室本《曹宗壽夫婦施經記》。曹宗壽之后,其子曹贤顺继位。 《宋史·真宗紀》…
    970字节(142个字) - 2022年6月17日 (五) 11:08
  • 李盛铎的缩略图
    李盛铎 (章节敦煌卷子
    进行整理研究。1945年夏,为避空袭,该企业家要求羽田将该些敦煌藏品于7月13和15日分两次运至大阪武田制药的工厂中保存。8月1日,藏品又转移至兵库县多纪郡大山村西尾新平氏宅之仓库中。除购自李盛铎的古卷432件外,另有其他存于日本的写本300多件,羽田亨分别编纂了《目录》(敦煌部分称《敦煌
    9 KB(1,334个字) - 2023年8月29日 (二) 11:12
  • 是唐代以前道士的必读书。内容记载鬼神谱系、修道要诀、驱除凶危的一些具体操作和符图与存思法等。古本《三皇文》今已佚失。 据葛洪记载, 鲍靓于晋惠帝永康年中,入嵩山石室得《三皇文》。 鲍靓又师事左元放(左慈),受《三皇》、《五嶽》劾召之要,後又傳《三皇文》给葛洪。《三皇文》主要内容是“劾召鬼神”的符图之类,以及存思神仙真形之术。…
    6 KB(999个字) - 2024年4月22日 (一) 20:44
  • 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的缩略图
    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 (分类敦煌學)
    206-A.D 1644)在日本东京出板。 沈雁冰的《中国文学内的性欲描写》稱:“现代人叶德辉所刊书中有《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云是白行简所撰,得之敦煌县呜沙山唐人抄本。……但是我很疑叶氏的话,未必可靠。……考白行简……有《李娃传》见于《太平广记》、《三梦记》见《说郛》,风格意境都与《大乐赋》不类。……
    4 KB(584个字) - 2024年2月11日 (日) 19:45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缩略图
    978-957-2031-72-8 福井文雅:〈般若心經觀在中國的變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心經》疑偽問題再研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敦煌石室《心經》音寫抄本校釋序說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蓮花戒《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之譯注研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2 KB(6,515个字) - 2024年4月6日 (六) 07:45
  • 我死必灭匈奴!”遂屠贰师以祠。会连雨雪数月,畜产死,人民疫病,谷稼不熟,单于恐,为贰师立祠。 http://www.silkroads.org.cn/portal.php?mod=view&aid=10782 《敦煌赋集校理》 张锡厚,《敦煌研究》1987年第四期 《資治通鑒》卷二十二 巫蛊之祸…
    7 KB(1,010个字) - 2024年5月23日 (四) 18:23
  • 敦煌石室】 (雜名)甘肅敦煌縣東南有鳴沙山,其麓有三界寺,寺旁石室千餘,舊名莫高窟,俗名千佛洞,以四壁皆佛像也。清光緒庚子,有道士掃除積沙,於複壁破處,見一,內藏書甚富,發之。皆唐及五代人所手寫,并有雕本,佛經尤多,蓋西夏兵革時,保存於此也。英人史泰英,法人伯希和,先後至其地,皆擇完好者捆載而
  • 规范字(简化字):敦煌石室(中国大陆、新加坡、马来西亚) 傳統字:[[]](中国大陆、新加坡、马来西亚) 国字标准字体:[[]](台湾) 香港标准字形:[[]](香港、澳门) 官話 (拼音):dùnhuángshíshì (注音):ㄉㄨㄣˋ ㄏㄨㄤˊ ㄕˊ ㄕˋ 官話 (現代標準漢語)+ 拼音:dùnhuángshíshì
  • 迎接准备移居日本的汉人的场景写照。与代表砖墓系统的原二郡汉人遗民势力日渐式微不同,4世纪后叶以来石室墓在二郡故地的不断出现,显示出代表石室墓系统的内地汉人新移民势力已悄然在当地扎根,并渐趋兴盛。前述的冬寿曾官至前燕司马,其墓葬也呈现出典型的辽东地区汉式石室墓的风格。冬寿墓志铭中“使持节,都督诸军事
  • 韋、契丹等,分別設立了安西、安北、安東、安南、單于、北庭六大都護府。 但安史之亂後數十年間,由於大量河隴邊兵參與平亂(主要為隴右節度使、朔方節度使所部)導致邊防空虛,吐蕃趁勢進逼,回紇則入據河套草原,使得唐政府能控制之疆域大減,黃河以西甘、涼皆不可得,終唐之世對於敦煌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