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搜索结果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
  • 官司,唯具体时间不明,仅知元末前已为建制。 明王朝进入云南后,马龙他郎甸长官普正归附明朝,随军从征有功,明太祖朱元璋令其仍守旧职。普正死后,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太祖封普赐为马龙他郎甸副长官,直隶于云南布政司。洪武二十年(1387年),孟卯思伦法攻打马龙他郎甸的摩沙勒
    7 KB(1,174个字) - 2022年11月11日 (五) 15:24
  • 官司,潞江安撫司,及孟良、孟定、灣甸、鎮康等府州土官。” 《大明一统志》卷87,“麻里官司” 《大明一统志》卷87,“騰衝軍民指揮使司,東至永昌府潞江安撫司界一百二十里;西至麻里官司界三百里;南至南甸州界二十里,北至茶山官司界二百四十里,自司治至南京八千六百四十里,至京師一萬二千八十五里。”…
    1 KB(210个字) - 2022年10月26日 (三) 17:43
  • 小古剌官司,是明朝时期册封的一个土司,位于今孟加拉国锡尔赫特专区北部高尔(Gour)一带。名义上归属云南,实际为边外之地,由腾冲经孟养可达。 “古剌”是对Gaur的译音,历史上这一地区曾经存在高尔王国(英语:Gour Kingdom)。小古剌与大古剌无关,大古剌是缅甸南部的勃固王朝,大古剌因其境…
    4 KB(715个字) - 2021年1月30日 (六) 16:43
  • 思陀甸长官司的缩略图
    思陀甸官司,明朝时设置的官司。 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和泥路置,治所在今云南省红河县西南。属临安府。1912年后废。…
    669字节(36个字) - 2023年9月9日 (六) 16:04
  • 孟连土司的缩略图
    孟连土司 (重定向自孟琏官司
    孟琏官司是明朝直隶于云南都指挥使司的一个土司,即孟连土司,治今孟连娜允古镇。 元至正八年(1348年),原木连路被麓川路吞并,明朝初为麓川平缅宣慰司辖地,1402年后属孟定府。永乐四年(1406年)置孟琏官司,辖境包括元时期的木连路和银沙罗甸府部分地区(今孟连、澜沧、西盟等县和缅甸掸邦东北萨尔温江以东部分地区)…
    3 KB(284个字) - 2023年9月17日 (日) 09:55
  • 碧色寨站的缩略图
    站还是4A级景区蒙自碧色景区(又称碧色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的一部分。 车站所在地原为一个名叫“坡心”的仅有十几户人家的村落。 清宣统元年(1909年)4月13日,滇越铁路铺轨至此,建成车站,最初定名壁虱站。因此地依山面海(桥海),景色宜人,故更名“碧色”(法語:Station…
    13 KB(1,483个字) - 2023年9月16日 (六) 02:28
  • 官司以泼的那浪为大古剌宣慰使腊罔帕为马撒宣慰使拜张早张看伽立昧刀罕替刀轻罕为小古剌等长官使长官俱给诰即敕符金字红牌遣给事中周让等赍敕往赐之仍各赐钞币有差  大明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之八十. (永乐六年六月戊子)大古剌宣慰使泼的那郎马撒宣慰使腊罔帕小古剌长官拜张及茶山长官早张各遣头目贡马及方物谢授职恩 …
    5 KB(661个字) - 2020年6月30日 (二) 23:05
  • 五家寨铁路桥的缩略图
    五家铁路桥也称次南溪河铁路桥(法語:Viaduc de Faux-Namti)、人字桥,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北部南溪河左岸支流四岔河峡谷的四岔河展线的尽头处,亭塘与波度箐站之间,是昆河铁路(原滇越铁路)上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官方名称为“昆河线135号桥”。…
    4 KB(459个字) - 2024年5月29日 (三) 00:58
  • 摩沙勒初为马龙他郎甸官司辖地,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孟卯思伦法攻打马龙他郎甸的摩沙勒,西平侯沐英遣都督宁正率军抵御,斩杀孟卯军1,500余级,是为摩沙勒之役。永乐十四年(1416年),设置摩沙勒巡检司,以马龙他郎甸副长官普赐之弟普宁为土巡检。 宣德八年(1433年),摩沙勒万夫
    5 KB(773个字) - 2020年9月13日 (日) 22:06
  • 官司置,治所在今云南省昌宁县湾甸傣族乡。为傣族土州。辖境相当今云南省昌宁、凤庆、永德、施甸等县各一部分地。直属云南承宣布政使司。清朝顺治十六年(1659年)改属永昌府。1912年废入镇康县,土司則傳襲至1949年。 《讀史方輿紀要》記載,灣甸州東至雲州界,南至鎮康州界,西至永昌施甸官司界,北至順寧府界。…
    2 KB(258个字) - 2023年9月16日 (六) 03:32
  • 凯里市的缩略图
    雍正十二年,添设清平县丞一员分驻凯里。称凯里县丞 乾隆三年十一月(公元1739年1 月),将镇远县臻洞官司革除,以该司所属臻洞司,赏郞等江21就近改隶清平县凯里县丞 民国3年(公元1914年),因清平县与山东省东昌府清平县重名,故以境内有香鑪山改称鑪山縣,凯里县丞改称凯里分县。…
    12 KB(1,109个字) - 2023年12月3日 (日) 12:17
  • 芒市土司的缩略图
    芒市土司,正式名称芒市御夷官司、芒市安抚司,是中国云南省西部地区历史上的一个傣族土司政权,位于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境内。因麓川之役中芒市土酋从征有功,明朝在1443年设置了芒市御夷官司,1640年升格芒市安抚司。民国时期,中央政府在此设置了潞西设治局等流官机构,希冀通过“改土归流”取缔土司…
    53 KB(6,635个字) - 2024年5月27日 (一) 05:18
  • 大理国时为威楚郡。中统三年(1262年),归降元朝政府。至元十二年(1275年),立开南州及威远州,隶威楚路。知《讀史方輿紀要》記載,威遠州東至新化州界,南至孟璉官司界,西至孟定府界,北至景東府界。 《讀史方輿紀要》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十九 《元史·志第十三·地理四》 《明史》 《中國歷史地圖集》 《明清雲南土司通纂》 《土官簿》…
    1,001字节(124个字) - 2021年3月25日 (四) 21:50
  • 广兵备副使。剿平淑浦龙潭洞大势徭贼沈亚当等,并抚顺糯塘二十八恶苗龙老糯等,及荡平容山、景峒反叛巨寇韩甸等,叙功收,受赏金币三次。转云南布政使,调贵州左布政使。万历三年,剿平新添卫小平代官司翁、蓬积恶叛蛮莫继恩等,克复丹平司治,地方宁,玺书褒赏,洁履惠政,始终一致。 龚延明主编.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3 KB(394个字) - 2024年1月26日 (五) 03:54
  • 土司的缩略图
    之官,自都督至镇抚,凡十四等,皆以诰敕辨其伪冒。」 元朝的土司有宣慰使、宣撫使及安撫使三種武官職務。明朝与清朝沿置土司,自明朝起,增加了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三种文官职务。明孝宗弘治五年(1492年)设置廣西慶遠府永順正官司。共十九任世袭长官,至清雍正時(1726年)實行改土歸流。…
    7 KB(728个字) - 2024年4月17日 (三) 15:45
  • 七星关区的缩略图
    53万人。聚居着22个民族。 殷周至元朝,属牂牁、夜郎、罗施等国。在历史上曾是历代郡、府、路、司、卫、道、署的所在地。秦设汉阳县,汉改平夷郡,唐设羁縻州,宋设羁縻禄州,元设官司和驿,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设毕节卫,毕节之名,始于此。明朝建制。 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撤卫设县。 1934年1月,贵州省第一个中共地下党支部在毕节建立。…
    3 KB(573个字) - 2021年10月13日 (三) 08:34
  • 同知衙。水东宋氏有亲辖地陈湖十二马头,大都在今开阳县境。天顺中,贵州宣慰司治所从大羊场(今开阳杠)移至杨黄(今开阳县城)。崇祯四年(1631),将陈湖十二马头改置为开州,治所杨黄,领乖西蛮夷官司,隶贵阳军民府。辖地与今开阳县地略同。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贵阳军民府称贵阳府,开州仍…
    5 KB(886个字) - 2023年11月22日 (三) 05:57
  • 山古墓群是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石村南的一片古墓葬,曾出土滇王之印、杀人祭柱场面贮贝器、诅盟场面贮贝器等重要文物,是二十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的重大考古发现之一。1965年2月,该墓群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石
    38 KB(6,607个字) - 2024年3月2日 (六) 18:30
  • 嶺光電的缩略图
    、親將、總爺、峒等職。這些職務一般都由土司家族成員擔任) 父親:嶺維城,彝名比比紐扭,字宗範 養母:王俊英,羊仁安三姨太,年幼時聰明伶俐,家貧寒,沿街叫賣油條被羊仁安路遇,羊為王的姿色所傾倒,納為妾 妻:蓋取麼,伍亞氏族女,1925年冬成婚,1939年病逝…
    14 KB(2,300个字) - 2024年2月22日 (四) 17:54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缩略图
    官司;广西路改为广西府。永乐十二年(1414年)置八官司(治今马关县八镇),直隶云南都司。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增置三乡县(治今丘北县双龙营镇马者龙),后废。 清康熙元年(1662年)改八官司为永平里。康熙六年(1667年)改土归流,以教化、王弄、安南三官司
    26 KB(2,037个字) - 2024年5月3日 (五) 08:21
  • 官司,屬新添衛。傳至宋鴻基,清順治十五年,歸附,仍准世襲。康熙十年,改隸貴定縣。 羊場官司,在縣東北。明洪武三十二年,以郭九齡為羊場官司。傳至郭天章,清順治十五年,歸附,仍准世襲。 官司,唐時,蔡興隆調征黑羊,授護國將軍,留守茲土。明洪武四年,改授官司。傳至蔡啟珵,清順治十五年,歸附,仍准世襲。
  • 沟文化时期虽然庙沟文化的因素分布范围十分广泛,但在嵩山附近区域则并不強劲,受到了秦王文化的抵抗,但也对秦王文化产生了影响,促成了秦王文化一二期的变革,庙沟文化消亡后则被秦王文化压缩范围到豫西峡谷黄河两岸靠西的地区。……秦王
  • 頭七/头七 頭上安頭/头上安头 (tóushàngāntóu) 頭上抹下/头上抹下 頭上末下/头上末下 (tóushangmòxià) 頭上角,身上刺/头上角,身上刺 頭主/头主 頭人/头人 (tóurén) 頭份/头份 (Tóufèn) 頭伏/头伏 (tóufú) 頭位/头位 頭信/头信 頭像/头像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