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
  • 宝(3世纪—336年),字令升,新蔡(今属河南駐馬店市新蔡縣,為祖籍)人。东晋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志怪小说的创始人。 祖父統,三國時為東吳奮武將軍、都亭侯;父瑩,曾仕吳,任立節都尉,遷居海鹽。寶博覽群書,晉元帝時召為佐著作郎,“以家贫,求补阴令,迁始安太守。”曾參與鎮壓荊湘流民起義(杜弢…
    5 KB(872个字) - 2023年10月3日 (二) 04:37
  • 张煌言的缩略图
    张煌死后由鄞县人万斯大等葬于杭州西湖南屏。生前的友人叶振名登越王岭遥祭忠魂,撰祭文将张煌与罗纶二人并称为“张司马二客”。清國史館為其立傳,《明史》有傳。1776年(隆四十一年)追諡忠烈,入祀忠義祠,收入《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 现今南屏
    12 KB(1,784个字) - 2024年5月14日 (二) 08:46
  • 雁荡山的缩略图
    《隋书・地理志》载:“永嘉郡内有芙蓉”。《西竺经》:“诺讵罗尊者居震且东南大海际,以鸟名。”初唐高僧一行画天下山川为二戒时曾说:“南戒山川尽于雁荡”。草书大家怀素在《与律公书》中又二次提到“雁荡”之名:“雁荡,自古图牒未尝者,山顶有大池,相传为雁荡。下二潭,为龙湫,山南有芙蓉峰,下有芙蓉驿。” 宋朝沈括考察过雁荡
    5 KB(652个字) - 2024年3月22日 (五) 05:25
  • 言子墓的缩略图
    公墓”、“先贤子墓”。墓北有新建的崇祀堂。 虞墓葬列表 第一道牌坊,隆三十二年(1767)翰林院世袭五经博士、裔孙汝洙等奉敕所立,正反两面均额书“子墓道”,对联为”旧庐墨井文孙守,高陇虞峰古树森” 影娥池及文学桥,正面 影娥池及文学桥,侧面 第二道牌坊,正面额书“道启东南”(清
    3 KB(418个字) - 2018年4月23日 (一) 12:08
  • 常熟子祠位于中国江苏省常熟市城区学前街,是祭祀孔子弟子中的吴国人,世称“南方夫子”的偃(子游)的专祠。 常熟子祠原在县城东北文学桥。南宋时重建为“丹阳公祠”,在学宫内明伦堂之东,规模超过文庙。后移建于文庙之北。元代改名为“吴国公祠”。1486年(明成化二十二年移建于文庙东路。康熙、
    2 KB(204个字) - 2024年4月12日 (五) 10:17
  • 谭昌(1571年—1625年),字圣俞,浙江嘉兴县人。明朝政治人物。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浙江乡试解元,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进士。初官直隶常熟县知县,有惠政。改婺源县知县,劈开路,往来者号“谭公岭”、後因丁憂離任。歷直隸欒城縣知縣。入為南京兵部主事,丁母艱。四十五年補車…
    3 KB(310个字) - 2023年8月7日 (一) 12:21
  • 张苍水墓的缩略图
    张苍水墓 (重定向自张煌
    张苍水墓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南屏北麓,今南山路太子湾公园旁,是明末抗清英雄张煌(号苍水)的墓,1981年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张煌于康熙三年(1664年)在杭州就义后,其遗骸由问石和尚收拾,棺木暂停宝石,后在南屏荔枝峰北麓安葬。张苍水墓坐南朝北,墓碑上题:“皇清賜諡忠烈明兵部尚書蒼水張公之墓 隆五十七年秋九月癸卯建海寧陳鱣敬題…
    2 KB(209个字) - 2024年2月28日 (三) 08:31
  • 李承(618年—645年1月4日),字高明,唐太宗長子,長孫皇后所生,也是唐朝貞觀初期的太子。 李承因生於承殿,故以此為名。武德三年(620年)六月,封为恒郡王。武德五年(622年)八月,徙封中山郡王。太宗即位,于武德九年(626年)十月立為皇太子,時年八歲,聰明可愛。贞观八年(634年),…
    11 KB(1,633个字) - 2024年2月23日 (五) 07:53
  • 莫言的缩略图
    在《唯一一个报信者》中写道:“一个作家,一辈子只能一件事:把自己的血肉,连同自己的灵魂,转移到自己的作品中去……我在写作,早期是向外看,对罪恶的抨击多一些,更多想到的是外部强加的痛苦,想到自己怎么受社会的挤压和别人的伤害。慢慢就向内写了,写内心深处的恶,尽管没有释放出来。” 莫
    59 KB(6,330个字) - 2024年6月1日 (六) 17:55
  • 厍狄(?—553年7月9日),字千秋,又作库狄,善无郡(今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南)人,北魏、东魏、北齐官员。 厍狄的六世祖厍狄越豆眷在魏道武帝时期归附北魏,魏道武帝拓跋珪因厍狄越豆眷有功,割出善无郡西部腊汙地方百里以封赏给他,厍狄越豆眷后来率领部落北迁,在朔方安家。 厍狄耿直少
    7 KB(1,336个字) - 2024年5月29日 (三) 09:29
  • 史記(?—?),号笔峰,山西平陽府蒲州河津县人,明朝政治人物。 少时家贫,卖碗自给,至运城为諸生所辱,始发愤读书。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舉人,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進士,知河南济源县。济源地故饶,又滨河,民间树艺无方,蓬蒿蓊然,記至,视罪人轻重,令闢草莱自赎。制田器,教以葘畲法…
    1 KB(216个字) - 2024年5月9日 (四) 11:34
  • 丰干的缩略图
    (?—?),唐朝天台山国清寺高僧,和寒、拾得一同被誉为“国清三隐”。 丰在天台县赤城曾经捡回拾得。和寒、拾得三人相交甚欢。。豐曾医治好台州官吏閭丘胤的病痛。並向閭丘胤指出寒、拾得是文殊與普贤之化身。之後閭丘胤前去禮拜寒、拾得,又被他們指出豐是彌陀化身,稱:「豐饒舌,彼自彌陀」。…
    3 KB(391个字) - 2024年5月29日 (三) 08:22
  • 據《三國志》注引《魏略》「良年五歲而太祖疾困,遺令語太子曰:『此兒三歲亡母,五歲失父』」。「失父」指的是曹操,曹操死於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據此推算曹生於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可是裴松之據《魏志·朱建平傳》朱建平謂曹彪說「君……至五十七當厄於兵」之,推算「彪大幹二十歲」,曹彪既然在195年出生,則曹
    3 KB(527个字) - 2023年3月22日 (三) 02:59
  • 屠紳的缩略图
    屠紳 (重定向自屠笏
    屠绅(1744年—1801年),字贤书、笏,号磊砢人、黍余裔孙、竹勿山石道人,江苏江阴人。 生于隆九年(1744年),世代務農,幼丧父,天资聪慧。十三歲入邑庠,隆二十八年(1763年)癸未进士,授雲南師宗縣縣令,遷甸州知州。五十三岁时,任广州通判。“为文则务为古涩艳异,晦其义旨”,生平慕湯…
    1 KB(158个字) - 2021年11月10日 (三) 19:18
  • 錢楷 (乾隆進士)的缩略图
    錢楷(1760年—1812年),字裴,浙江嘉興人,清朝政治人物。隆進士。 隆五十四年(1789年)己酉科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改戶部主事,充軍機章京。嘉慶三年(1798年),典四川鄉試,督廣西學政,回京,仍直軍機處。遷禮部郎中,調刑部,甚得眷遇。嘉慶十一年(1806年),以四五品京堂用,歷…
    5 KB(698个字) - 2023年2月3日 (五) 10:35
  • 管世銘 (重定向自管韫
    管世銘(1738年—1798年),字緘若,號韞。江蘇武進人。 隆四十三年(1778年)進士,官戶部主事,累遷郎中,隆五十一年(1786年)十月入值軍機處,屢從大臣赴浙江、湖北、吉林、山東按事。阿桂倚之如左右手,因看不慣和珅的行為,經常譏諷和珅。隆六十年(1795年)改浙江道監察御史。经大学…
    2 KB(362个字) - 2024年1月25日 (四) 16:47
  • 張誼 (重定向自张宜
    張誼(?—?),字宜,號左川,浙江紹興府蕭山縣人,匠籍,明朝政治人物。 浙江鄉試第十六名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二甲第九十三名進士。都察院观政,卒。 曾祖張玨;祖父張,指揮使;父張廷柱,母高氏。兄张諠、弟张詞、张诘、张调(生员)、张语、张諧(监生)。 张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2 KB(166个字) - 2024年1月26日 (五) 04:30
  • 奴兒干都指揮使司的缩略图
    奴儿都司(女真文: nu ru (g)ə(n)),亦称“奴尔都司”或“努尔都司”,全称为奴儿都指挥使司,是明朝前期曾设置于黑龙江、乌苏里江以東、松花江以及嫩江流域的招撫机构,为明政府管辖黑龙江口、乌苏里江流域的羁縻机构,並非統治機關。治所位于黑龙江下游东岸靠近入海口的奴儿城。…
    11 KB(2,125个字) - 2024年5月14日 (二) 07:04
  • 奸人何淵請建世室。與廷臣爭,不聽。複抗章曰:「祖宗身有天下,大宗也,君也。獻皇帝舊為籓王,小宗也,臣也。以臣並君,亂天下大分。以小宗並大宗,天下正統。獻帝雖有盛德,非若周文、武創王業也,欲襲世室名,舛矣。如以獻帝為自出之帝,是前無祖宗;以獻帝為禰而宗之,是後無孝、武二帝。陛下前既罪醫士劉惠之
    5 KB(991个字) - 2023年12月5日 (二) 22:28
  • 骊山老母的缩略图
    老母。骊老母,实有其人,非乌有也。” 《汉书·律历志》载张寿王:“壽王化益為天子代禹,驪女亦為天子,在殷周間,皆不合經術。”考骊女为戎胥轩妻,正当商周之间,意其为人,必有非常材艺,为诸侯所推服,故后世传闻有为天子之事,而唐宋以后遂以为女仙,尊曰老母。《史记·秦本纪》:申侯乃
    34 KB(4,117个字) - 2024年5月8日 (三) 20:14
  • 我者,如石火顷,以性受之,则心不生,物浮浮然。   抱一子曰:后世性者,皆曰性生于心,以心为母,性为子,谓如五常之性,根于一心,皆未达夫真性之所以为性,三教圣人发明性真,如出一口,而贤人胶之,此其所以未入圣域欤。孔子穷理而后尽性,理者心也,与孟子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意,同释氏
  • 之過甚/之过甚 言之鑿鑿/之凿凿 事若神 人人殊 來語去/来语去 傳/传 (yánchuán) 兒語子/儿语子 出如 出必行 (yánchūbìxíng) 出患入 出法隨/出法随 十妄九 和 (yánhé) 和意順/和意顺 多傷行/多伤行 多失實/言多失实
  • 猛志逸四海,騫翩思遠翥。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戚,猛志故常在。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 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 制药,能疗痼疾佐歧黄;条干充刀,可借印符驱厉鬼,准握天机珍丽质,也知季节让群芳。寄秋菊冬梅,慎勿盲从徒毒友。 我夸福地妖娆,眺青青之岭,添哪些琼阁浮云。有濯濯明湖,收十里嘉林入画。似新尘消宇净,因恩驾鹤凌空。难怪闻揽胜,高举怡情,秦村访友,碑院挥毫。若清节复生,定唤渔夫回绝境;灵均再世,必歌今日
  • 卷一>紀載"大甲溪...,發源於岸里內。過樸仔籬,南分於牛罵,..." 。又<福建通志台灣府-清>記載"萬斗六溪,源出岸里內"("萬斗六"是霧峰某一舊地名),可推測"岸里內"指的是比岸里更內面的深山,包含東勢或新社山脈群。 由康熙至隆年間的古圖與文獻可知,"岸里"與"岸里內
  • 缅甸的历史学家貌貌博士曾引述英国于1824年在英属缅甸时的人口普查报告,指出报告内并没有出现过“罗兴亚人”这个名词。 按照孟加拉穆斯林的说法,“罗兴亚人”这个称谓早在阿拉王国时期就已经存在。而缅甸人则认为,历史上从来就没有“罗兴亚人”这个词,它是孟加拉非法移民自己生造出来的,以求得在字面和发音上与若开邦的英文“Rak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