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搜索结果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
  • 縣,山東省舊縣名。故治在今棗莊市城區,為舊縣治所。 自古以來,城封域多變,時有損益。之名,一說來於南葛(俗叫天柱);一說因境多,眾連絡為繹,「繹」與同。 在夏商周時為古鄫子國。夏王杼時,封其次子曲烈於鄫(今蘭陵縣西北),至魯襄公六年(前567年)為莒所滅。 戰國時期,為楚國蘭陵。…
    3 KB(497个字) - 2017年1月8日 (日) 15:46
  • 峄山的缩略图
    出口3公里。 四大书院:书院是2010年在原址复建的,原书院是乾隆十一年邹县县令方鸣球为“兴一代文明之治”“振兴文教”所建。根据《梁山伯祝英台墓碑记》记载此书院曾为其二人读书之所。另有诗为证: 孤桐书院始建于明正德年间,现已不存,原为古代官办学堂,附近有“
    8 KB(1,111个字) - 2023年7月30日 (日) 11:33
  • 峄城区的缩略图
    城区是中国山东省枣庄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地處山東省棗莊市南部,為山東省南大門,緊鄰徐州市,居於淮海經濟區的中心位置,总面积为627.6平方公里。區人民政府駐壇街道壇山路166號。 城区下辖2个街道办事处、5个镇: 坛街道、​吴林街道、​古邵镇、​阴平镇、​底阁镇、​榴园镇和峨镇。…
    2 KB(236个字) - 2023年8月13日 (日) 02:26
  • 峄山摩崖石刻群的缩略图
    摩崖石刻群,位于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街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1992年6月12日,授予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石窟寺及石刻。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鲁政发[2006]136号). 法搜. [2012-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8)…
    1 KB(80个字) - 2023年8月17日 (四) 20:53
  • 吳景亶 (重定向自
    吳景亶(17世紀—1646年),字漆生,號,直隸湖州府歸安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吳景亶是萬曆四十七年進士吳時亮之子,服侍母親至孝,在崇禎六年(1633年)中舉人,萬曆十三年(1640年)成進士,獲授新昌知縣。當時流寇蹂躪袁州和瑞州,他捐俸三千金修城,又獲撫軍任命前往討伐,數月後招降首腦盧錦三,去官時拿出千金填補積欠賦稅。…
    4 KB(652个字) - 2024年5月9日 (四) 09:28
  • 畫讚》,稱“縉雲飛聲,當涂政成”。歷國子監丞、集賢院學士,晚年為將作少監,韓愈稱之“李監”。 李冰擅长篆书,得法於秦《刻石》,自诩“斯翁之后,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也。”,呂總《續書評》謂:“冰篆書,若古釵依物,力有萬鈞,李斯之後,一人而已。”《法书要录》一書引《述书赋》曰:“劲利豪爽,…
    2 KB(286个字) - 2023年7月18日 (二) 08:53
  • 山亭区的缩略图
    明清时期,亭属兖州府,属兖沂曹济道,并为道治所。兖州府领济宁、东平、曹、沂四州二十三县(滋、曲阜、合乡、邹、泗水、滕、、汶上、阳谷、寿张等县),明代万历二十四年《兖州府志》载有地图、文字,即当今山东省枣庄市亭区东江村东江遗址。后废互乡县(合乡),北改属滕县,南改属县。 中华民国(1912年—1949年)…
    12 KB(1,981个字) - 2024年3月11日 (一) 15:41
  • 趙桐 (嘉靖進士) (重定向自趙汝
    趙桐(?—?),字汝,號,山西平府絳州三林中里人,匠籍,明朝政治人物。 山西鄉試第二名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會試第二百二十五名,三甲第三十六名進士。都察院观政,授陕西富平知县,三十六年夏去职。 曾祖趙演;祖父趙紞;父趙玭(1493年-1577年),字元明,號肖溪,壽官;母馮氏。…
    2 KB(200个字) - 2023年1月29日 (日) 22:40
  • 金應鳳 (重定向自
    金應鳳(16世紀—17世紀),字瑞庭,號桐,浙江紹興府陰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金應鳳是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舉人,二十六年(1598年)成進士,獲授深州知州,在當地賑災、清除盜賊巢穴、處理水患、捕捉蝗蟲,人民感激他的功勞而其立生祠。之後他升任工部員外郎、山東按察使、山西右布政使、
    2 KB(272个字) - 2024年1月8日 (一) 16:36
  • 秦始皇东巡的缩略图
    秦始皇东巡 (章节
    ,立石頌功業。曾有刻石,三國時被曹操所毀。 召集齊、魯儒生七十人至泰山下,討論封禪事宜。然而由於秦始皇不接受儒生們的意見,便放棄搭車上山,從泰山的迎陽光面上巔,立石頌德,留下《泰山刻石》的篆刻記錄;再從泰山的背光面下山,於梁父進行禪禮。 然後始皇東遊海上,行禮祠名
    5 KB(629个字) - 2023年10月8日 (日) 14:01
  • 、铜剑、铜镞、铜印等。石器也偶有发现。清光绪《县志·杂记》:“地古陶颇多,而以偪砖为甲,其制古拙,无文,长尺有余,宽半之,质坚,重逾于金石。人得之以为砚,付手民治之,锋刃不能入也。”故城南,群山之阴,古墓成群,常有画像石出土。 文物库 -- 偪故城. 山东省情资料库. 2010-10-13…
    2 KB(240个字) - 2020年12月18日 (五) 12:45
  • 宁阳县的缩略图
    、丘陵,西部多为平原。主要地貌类型有低、丘陵、平原和水面。宁县属暖温带湿润季节性气候区,一年四季分明。 汉置宁县,北齐设平原縣,隋改龚丘县,金复改宁县。 宁县下辖2个街道办事处、10个镇、1个乡: 文庙街道、​八仙桥街道、​泗店镇、​东疏镇、​伏
    4 KB(407个字) - 2024年4月26日 (五) 16:23
  • 枣庄市的缩略图
    枣庄市,简称枣,古称州、兰陵郡、承州、县、承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山东省南部。市境东接临沂市,北、西两面邻济宁市,南界江苏省徐州市。地处黄淮平原腹地,山东丘陵西南边缘,西濒微湖。东北部为丘陵,西部、南部是湖退区平原和交接洼地。主要河流有京杭运河、伊家河、薛河、城河、北沙…
    28 KB(2,342个字) - 2024年3月24日 (日) 21:53
  • 市中区 (枣庄市)的缩略图
    民國十七年(1928年)建棗莊鎮,直屬縣。 1958年11月縣治所由城遷至棗莊。1960年1月撤銷縣建制,建立縣級棗莊市。 1961年6月建立縣級棗莊鎮,直屬棗莊市。10月棗莊市升格為省轄市,下轄齊村、城等4區。 1976年7月建立棗莊市市中區,下轄2處人民公社和…
    3 KB(354个字) - 2023年8月12日 (六) 00:22
  • 在殷商之前,黄帝后裔就建立了邾娄部落。周武王灭商后,邾娄被封为诸侯国,称为邾,其古都在(今邹城市内)之。周公旦摄政时期,为了削弱诸侯国的势力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借邾国邾武公夷父顏有功于周室,封其次子友郳地,故叫郳国。因从邾国分出,故名小邾国。 郳國(小邾国),位于山东省枣庄市亭区东江遗址,是西周晚期至战国时期地处齐、鲁、宋、…
    3 KB(289个字) - 2024年4月5日 (五) 20:49
  • 邹城市的缩略图
    邹城市 (重定向自南平
    ”(铁、岗、葛、尖)摩崖石刻,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历史文化名山,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明鲁荒王陵,是山东省最大的地下宫殿。邾国故城,承载着邹城的悠久历史。邹城文物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形成“
    8 KB(1,099个字) - 2023年8月19日 (六) 07:03
  • 微山县的缩略图
    县、县和江苏省沛县的4个镇302个村庄和4个水上渔民乡划属微县管辖。 1956年3月,撤销凫县、薛城县,将原属两县的22个乡划归微县管辖。7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微县韩庄区的3个乡划归江苏省铜山县管辖。9月11日,微县将77个村庄划归滕县,同时县将6个村庄划归微
    12 KB(1,704个字) - 2023年8月19日 (六) 06:57
  • 帕加馬王國與埃托利亞同盟建立針對馬其頓王國的戰略同盟。 秦始皇東行郡、縣,上鄒,立石頌功業。召集魯儒生七十人至泰山下,議封禪。諸儒議各乖異,始皇以其難施用,由此絀儒生。而遂除車道,上自太至顛,立石頌德;從陰道下,禪於梁父。然後始皇東遊海上,行禮祠名、大川及八神。始皇南登琅邪,大樂之,留三月,作琅邪台,立石頌…
    2 KB(231个字) - 2023年2月5日 (日) 03:26
  • 滕县专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已撤消的行政区,在今山东省南部。1950年由原鲁中南行署区尼、台枣2专区析置,专员公署驻滕县(今滕州市)。辖原由鲁中南行署直辖的济宁市;原尼专区所属滕县、曲阜、白彦、邹县、凫、平邑、滋8县及原属台枣专区的县、临城、铜北、华山、丰县、沛县6县。同年,撤销济北县,併入济宁市。滕县专区辖1市、13县。…
    1 KB(219个字) - 2022年9月7日 (三) 06:19
  • 兖州府的缩略图
    元朝为兖州属济宁路,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济宁府降为济宁州,兖州则升为兖州府,治滋县(今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共辖23县:滋县、曲阜、宁、泗水、汶上、邹县、金乡、鱼台、嘉祥、单县、成武、曹县、定陶、巨野、郓城、寿张、穀、东阿、平阴、滕县、县、郯城、费县;四州:济宁州、东平州、曹州、沂州,辖区范围基本上相当于今日山东省南部。…
    5 KB(237个字) - 2024年1月6日 (六) 01:56
  • 山上下皆積石,間不容趾,小若拳,大若堂房,若鬼工所運,而驚濤駭獸之突於前也。遠近草木不殖,然孤桐,載在《禹貢》,豈以其生之不易,故貴之與?石質粗惡,遊者鑱姓名於壁,未及百年,輒漶漫磨泐,不可辨識。李斯篆,其不存於今宜也。按《詩》言「保有鳧繹」,釋者謂繹與同,鳧在今縣。縣雖以名,
  • 时期 朝代 书法家 作品 秦汉 秦 李斯 仓颉篇、泰山刻石、刻石、琅玡刻石、之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门刻石 会稽刻石 赵高 爰曆篇 胡毋敬 博学篇 程邈 西汉 史遊 急就章 無名氏 鲁孝王刻石、莱子侯刻石、开通褒斜道摩崖、居延汉简、武威汉简、敦煌木简 马王堆帛书 新朝 东汉 曹喜 杜度 崔瑗 賢女帖
  • 本頁面的內容為的衍生詞。更多內容請參見主詞條。 /衍生詞 的派生詞彙 組詞 (さん)鶯(おう) (san'ō) (さん)河(か) (sanka)、(さん)河(が) (sanga) (さん)岳(がく) (sangaku, “山嶽”) (さん)号(ごう) (sangō) (サ)茶(ザン)花(カ)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