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 曾祖讓;祖父鎮;父節,教諭 封刑部主事。母李氏,贈安人。嚴侍下。妻魏氏。兄岱(刑部郎中)、,弟嶨(貢士)。子思誼,娶山東按察司經歷之女楊氏。女婿孫謀,陝西按察司副使孫鳴世子。 《明兵部武庫司主事君墓誌銘》 《嘉靖三十五年丙辰科進士登科錄》:𡹘,字叔崇,湖廣承天府京山縣軍籍鍾祥
    2 KB(254个字) - 2023年11月7日 (二) 14:18
  • 岱善屬文,曾搜集洪武至嘉靖史事,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輯成《鴻猷錄》十六卷。著有《西曹詩集》、《居鄖稿》、《樵論》、《楚漢餘談》等。 高祖從梁莊王朱瞻垍就封湖廣安陸州,遂定居。曾祖讓;祖父鎮;父節,教諭,徙居京山。母李氏。妻李氏。弟𡹘(貢士)、嶨(貢士)。 《康熙京山縣志》卷七…
    2 KB(263个字) - 2023年11月7日 (二) 14:10
  • (1454年—?),字時暘,四川重慶府合州銅梁人,民籍,治《春秋》。 十月□十日生,行一。由學增廣生中式四川鄉試第十名舉人,會試中式第一百二十八名。年二十五歲中式成化十四年戊戌科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三名進士。 曾祖王勝宗;祖王仲亨,贈知府;父王億,監察御史;母鐘氏(封孺人)。具慶下,妻潘氏,弟;安;富。 《成化十四年戊戌科進士登科錄》…
    1 KB(99个字) - 2023年1月22日 (日) 22:58
  • 仙都镇 (分类华安行政区划)
    湯姓,開基祖湯智,唐宗總章二年由河南光州固始遷來華安仙都鎮雲山村。 蒋姓,唐末僖宗乾符四年(877)年,蒋弃官遁入福建兴化府仙游西乡,遂与夫人郑氏同隐,生七子:岱、、岳、喦、岊、峦、密,其五子蒋岊支迁大田太华汤泉。宋淳熙年间,有蒋岊裔孙蒋进兄弟三人迁居沿海,长房仲公到泉州府晋江定居,二房远季公到南靖
    2 KB(542个字) - 2022年12月29日 (四) 03:15
  • 今亭林东南)通过政和年间(1111-1118),放亭林湖水造田而引发咸潮倒灌的事件,可以确认是柘湖入湖水道之一。 乾道七年(1171年),秀州知州丘由于海潮倒灌过于严重放弃新泾塘的围堰功能,在距其二十里的亭林镇北另筑运港,并同时建造了留下记载的堰外港十六条。根据地理与时间关系并不相差过大,可以断…
    6 KB(1,109个字) - 2023年8月26日 (六) 05:40
  • 西南),以吸引金兵主力,自己则率宋军乘着大雾和暴雨,在当地义兵的配合下,一举攻占了和尚原、西山寨和龙门关,但是,很快完颜纲的金军迅速展开反击,于九月将和尚原、西山寨和龙门关全部夺回,程松败退,退回興元府。 六月,韩侂胄以师出无功,罢两淮宣抚使邓友龙,而以江南東路安撫使邱代之,进驻扬州。邱
    29 KB(6,375个字) - 2023年9月2日 (六) 02:11
  • 嘉泰吳興志的缩略图
    崔瑊 張洽 侯莫陳涉  朱慶  蔣挺 徐元之 鄭繇 徐嶠之 皇再從兄祈 韋明〔昜〕 張景遵 徐惲 鄧武遷 吳從眾  陳思應  閻知言 周擇從 韋南金 李峒 韋景光 豆盧陳麟 崔巽 楊慧  崔論 獨孤問俗 盧幼年 杜位 蕭定 裴清 顏真卿 樊系 第五琦 王密 王沔 袁 楊頊 龐(上下言) 于頔…
    15 KB(2,565个字) - 2021年3月13日 (六) 16:26
  • 西汉行政区划的缩略图
    沈黎郡,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屬益州刺史部,郡治笮都。其領可考者有笮都、青衣、旄牛、徙、嚴道五。漢武帝天漢四年(前97年)省沈黎郡入蜀郡。 珠崖郡,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置,屬交阯刺史部,郡治瞫都。其領今可考者有瞫都、珠崖、苟中、紫貝、臨振、玳瑁、山南。漢元帝初元三年(前46年)廢。…
    56 KB(1,375个字) - 2024年4月7日 (日) 07:43
  • 秦桧的缩略图
    绍兴二年(1132年)八月,宗召直学士院綦礼入宫奏对,给他看秦桧所陈二策,想把河北人还金国,中原人还刘豫。皇帝说:“秦桧说‘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朕是北人,将归哪儿?秦桧又说‘为相数月,可耸动天下’至今也没看到。”綦礼就把宗的意思写入训辞,布告中外,人们才知秦桧的奸邪。黄龟年等不停地议论秦桧,
    72 KB(13,168个字) - 2024年4月9日 (二) 08:29
  • 当初,吴玠吴璘吴挺都是宋朝大将,兄弟父子相继防守四川地区,所以吴氏家族,在川陕一带百姓和军民中享有很的威望。在公元1193年春五月,吴挺在兴州任上病死,享年56岁。死后被朝廷赠少保,后又加赠少师、开府仪同三司,谥武穆。吴挺死时,当时任四川安抚制置使的是丘。丘素以吴氏几世掌握川陕兵权为虑。他告诫宋光宗赵惇,要宋光宗在吴挺死后,…
    17 KB(3,800个字) - 2023年5月17日 (三) 02:08
  • 《漢書·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周宣王弟友為周司徒,食采於宗周畿內,是為鄭。鄭桓公問於史伯曰:「王室多故,何所可以逃死?」史伯曰:「四方之國,非王母弟甥舅則夷狄,不可入也,其濟、洛、河、潁之間乎!子男之國,虢、鄶為大,恃勢與險,侈貪冒,君若寄帑與賄,周亂而敝,必將背君;君以成周之眾,奉辭伐罪,亡不克矣。」…
    19 KB(3,395个字) - 2023年12月19日 (二) 06:42
  • 史浩・王淮・趙雄・权邦彦・程松・陳謙・張岩 列传第一百五十六 – 徐誼・吴猎・項安世・薛叔似・劉甲・楊輔・劉光祖 列传第一百五十七 – 余端礼・李壁・丘・倪思・宇文紹節・李蘩 列传第一百五十八 – 鄭瑴・仇悆・登・婁寅亮・宋汝為 列传第一百五十九 – 王信・汪大猷・袁燮・吴柔勝・游仲鴻・李祥・王介・宋德之・楊大全 列传第一百六十…
    62 KB(9,960个字) - 2024年5月24日 (五) 05:01
  • 西周的缩略图
    公問於史伯曰:「王室多故,何所可以逃死?」史伯曰:「四方之國,非王母弟甥舅則夷狄,不可入也,其濟、洛、河、潁之間乎!子男之國,虢、鄶為大,恃勢與險,侈貪冒,君若寄帑與賄,周亂而敝,必將背君;君以成周之眾,奉辭伐罪,亡不克矣。」 钱宗范,《周代宗法制度研究:中国文化探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ISBN…
    42 KB(5,794个字) - 2024年5月22日 (三) 12:00
  • 汤寿潜的缩略图
    汤寿潜 (分类清朝青陽知縣)
    午。四月。癸亥。……○引见壬辰科散馆人员。得旨……陈树屏、周学铭、锡华、周颂声、唐右桢、刘润珩、杨介康、王得庚、钟大椿、武延绪、范德权、吴良棻、陈希贤、李书翰、王殿甲、杜賓羽、赵国泰、丁昌燕、李鹏飞、延燮、尹昌龄、汤寿潜、俱著以知即用。 姚培锋. 略论汤寿潜与浙江收回路权运动.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9 KB(4,004个字) - 2024年5月24日 (五) 12:20
  • 中國的名稱的缩略图
    中國的名稱 (重定向自
    侈贪冒,君若寄帑与贿,周乱而敝,必将背君;君以成周之众,奉辞伐罪,亡不克矣。” 中華. 中華民國教育部. 1994年 [2010-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1) (中文(臺灣)).  《史记·孟子旬卿列传》附邹衍云:“中国名曰赤神州,赤神州内自有九州。”…
    108 KB(15,323个字) - 2024年5月21日 (二) 21:32
  • 向經,食邑一千一百戶,食實封二百戶 富弼,食邑一千八百戶,食實封四百戶 林倩,食邑一千七百戶 王說,食邑一千三百戶 向通漢 司馬光,食邑一千三百戶 丘,食邑一千二百戶 楊倓 楊榮 婁機,食邑一千七百戶,食實封三百戶 吳玠,食邑一千五百戶,食實封六百戶 朱在 朱鉉,食邑一千一百戶 楊徽之,食邑一千三百戶,食實封二百戶…
    48 KB(7,913个字) - 2023年5月26日 (五) 17:18
  • 1206 二年丙寅 陳自強 韓侂冑 四月,故太師秦檜特追王爵,降充銀青光祿大夫、衞國公。   張巖(知樞密院事) 李壁(參知政事) 丘(簽書樞密院事) 1207 三年丁卯 十二月辛酉,錢象祖自參知政事授正奉大夫、兼國用使除右丞相兼樞密使。 陳自強 韓侂冑 錢象祖 十一月甲戌,韓侂冑罷平章軍國事。陳自強罷右丞相。…
    161 KB(322个字) - 2023年6月8日 (四) 10:10
  • 州 义 斗 乧 头 宀 㝉 害 割 鶷 豁 憲 実 寈 寚 宝 寶 寳 塞 騫 寨 弿 骞 寋 賽 蹇 赛 搴 鶱 謇 褰 寒 宇 宗 賨 鶎 宑 鵍 寇 𡨥 宼 寁 宯 定 顁 宣 翧 寭 寅 戭 富 宦 㝡 寘 宧 寛 寬 寞 宽 賓 顮 宋 宁 守 宸 宬 宕 寡 寕 宥 宠 宏 翝…
    93 KB(1,258个字) - 2024年5月31日 (五) 13:46
  • 西北五十里。陽城山,在東北三十八里。 鬼穀,在北五里,即六國時鬼穀先生所居也。 測景台,在縣城內西北隅,一丈,開元十年詔太監南宮說立石表焉。 登封,畿。西北至府一百三十五里。本漢高縣,武帝元封元年置以奉太室,後省入陽城,累代因之。宗將有事於中嶽,分陽城、緱氏置嵩城,萬歲登封元年,則天因封嶽,改為登封。
  • (拼音):zōng (zong1) (注音):ㄗㄨㄥ 粵語 (廣州–香港話,粵拼):zung1 (台山話,維基詞典拼音):duung1 客家語 (四,白話字):chûng (梅縣,客家話拼音):zung1 閩北語 (建寧羅馬字):có̤ng 閩東語 (平話字):cŭng 閩南語 (泉漳話,白話字):chong
  • 重聚,大小與闞冢等。傳言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黃帝殺之,身體異處,故別葬之。」 注《括地志》云:「空桐山在肅州福祿東南六十里。抱朴子內篇云『黃帝西見中黃子,受九品之方,過空桐,從廣成子受自然之經』,即此山。」《括地志》又云:「笄頭山一名崆峒山,在原州平高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