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
  • 土司遗址位于湖北省鹤峰县镇屏山村,是田氏土司治所的遗址,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田氏土司自元至大三年(1310年)被授予黄沙寨千户,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被明太祖授予使,至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归流,共传15代23土司425年。目前保…
    1 KB(151个字) - 2024年2月13日 (二) 09:35
  • 南甸土司的缩略图
    南甸土司 (重定向自南甸宣撫
    1446年形成三宣六慰,即南甸、干崖、陇川三宣抚司,和车里、缅甸、木邦、八百、孟养、老挝六宣慰。 南甸在明代的最大疆域遠較現代的梁河縣廣闊,是麓川思氏覆亡之後,滇西南的第一大土司。南甸宣撫署規模宏大,保存較良好,有「傣族故宮」之稱,是中國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甸土司共29世: 新纂云南通志审定委员会…
    5 KB(225个字) - 2024年1月19日 (五) 21:30
  • 勐卯土司的缩略图
    勐卯土司,正式名称猛卯安抚,是中国云南省西部地区历史上的一个傣族土司政权,位于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境内。“猛卯”之名现多写作“勐卯”。 勐卯土司的始祖思化因明缅战争有功,被封为猛密同知,后占据蛮莫地区,又称蛮莫同知。1605年,思化幼子思忠被缅甸势力击败,逃至干崖。1611年,云…
    64 KB(11,454个字) - 2024年1月19日 (五) 18:27
  • 宣撫屬施州衛、忠峒安撫、高羅安撫屬忠建、木冊長官司屬高羅、鎮南長官司、唐崖長官司、宣撫俱屬施州衛、椒山瑪瑙長官司、五峰石寶長官司、水盡源通塔平長官司、石樑下峒長官司俱屬、桑植安撫屬九溪、臻剖六洞橫波等處長官司屬鎮遠衛 以湖廣都衛所改設…
    50 KB(8,493个字) - 2024年4月28日 (日) 06:48
  • 土家族的缩略图
    施壁峒 原本为独立,后臣服于散毛,再后来逐渐失去中原王朝册封,成为无爵位土酋领主。 龙潭安抚 不详。 大旺安抚 始祖律提什用,汉姓田氏,族源田氏。 盘顺安抚 始祖圭什,汉姓向氏。原本为下属安抚,后被用来与散毛交换水浕源安抚
    56 KB(9,513个字) - 2024年3月8日 (五) 20:04
  • 车里军民慰使是明朝的一个慰使,位于今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车里之地原为景龙金殿国。元朝时期内附,设置彻里军民总管府。1382年(洪武十五年),车里的召片领刀坎内附。洪武帝以其地改置为车里军民府,以刀坎为知府。后来在1384年(洪武十七年)改置为车里军民慰使,以刀坎为慰使。 《明史》地理志…
    870字节(96个字) - 2021年3月25日 (四) 02:09
  • 澎湖寨巡檢司的缩略图
    Waerwijck)率兩艘船抵達澎湖,並派員往福建請求貿易。福建當局立即嚴禁人民出海接濟,並派都沈有率兵船五十艘前往澎湖,要求荷蘭人撤退。韋麻郎見求通商無望,又缺乏補給,於是在當年底離開澎湖。明朝政府於島上立有沈有諭退紅毛番碑,現存於澎湖天后宮。 此官署直至1622年,荷蘭侵犯澎湖為止。1622年時,…
    11 KB(1,302个字) - 2024年5月27日 (一) 10:23
  • 遮放土司的缩略图
    遮放土司 (重定向自遮放副
    遮放土司是明、清、民国时期的世袭土司,位于今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辖境内。 明朝三征麓川后,1444年撤麓川平缅,改设陇川,因多怀们从征有功,授职副使,居遮放。万历年间,因在明平定岳凤叛乱之战中从征有功,明廷立多怀们之孙多思谭为遮放副使,遮放土司正式自陇川土司中独立出来。民国时期属潞西设治局。1955年,潞西土地…
    4 KB(562个字) - 2021年10月27日 (三) 23:11
  • 奴兒干都指揮使司的缩略图
    等职,给予印信。据《明史》记载,到萬曆年間增加到奴儿干都有卫384,所24,站7,地面7,寨1。都治所奴儿干城在黑龙江下游东岸,下距黑龙江口约两百公里,上距沿途設置驛站,吉林船厂约两千五百公里。明宗即位后,奴儿干都于宣德九年(1434年)正式废弃,共持续25年。 奴兒干都
    11 KB(2,125个字) - 2024年5月14日 (二) 07:04
  • 孟卯的缩略图
    孟卯 (重定向自平缅
    前往孟卯谈判。由于初得权力需要稳固,加之避免明朝军队直入孟卯境内,思伦法选择内附明朝,并放还王真。1384年,思伦法遣使入贡,上交元朝授予的印,明朝改原定的平缅慰使为“平缅军民慰使”,任命思伦法为慰使。随后,可能在孟卯的要求下,明朝改平缅军民慰使为“麓川平缅军民慰使
    139 KB(24,400个字) - 2024年2月11日 (日) 14:05
  • 永昌府的缩略图
    又於三十五年(1770年)置龍陵廳;嘉慶中升騰越直隸廳,道光二年 (1822年)改屬府;又以孟定土府,灣甸、鎮康二土州,幹崖、隴川宣撫及盞達副宣撫,芒市、猛卯安撫,孟連、戶撒、獵撒長官司等隸府。轄境相當今云南省保山、芒市二市和永平、龍陵、騰沖、耿馬、昌甯、鎮康、永德、盈江、隴川、梁河等市縣及緬甸八莫、景棟等地區。隸雲南省。…
    3 KB(362个字) - 2024年1月1日 (一) 16:47
  • 通安州,元朝时设置的州。 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大理国三赕置,治所在今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属麗江路軍民宣撫。清朝时废。…
    626字节(42个字) - 2021年5月25日 (二) 04:11
  • 孟连土司的缩略图
    孟连土司 (重定向自孟琏
    ,车里宣慰司也赠予孟琏一片土地(孟连土司曾帮助过车里慰,两土司曾经联姻,车里将部分领土划给孟连作为酬谢和陪嫁)。嘉靖中期废除,万历十三年(1585年)复设,称猛脸。 康熙元年(1662年)孟连土司归附清朝,依明建制仍为孟琏长官司。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升格孟连。 云南娜允 中国最后一个傣族古城…
    3 KB(284个字) - 2023年9月17日 (日) 09:55
  • 任維賢 (分类明朝陕西按察僉事)
    1525年)十一月升太仆寺寺丞,出为陕西按察佥事。復除江西按察佥事,十二年八月升河南布政使左参议。擢雲南按察副使,轉江西布政使左参政,十八年十月十四日,陞浙江按察使,遷河南右布政使,二十一年五月升陕西左布政使,八月三日陞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廵延綏,又為給事中馮良知所劾,吏部覆令回籍聽勘。…
    5 KB(896个字) - 2024年4月1日 (一) 01:28
  • 景泰元年,建制,轄區包括除松潘軍民指揮使外四川全境。 景泰三年,罷。 天順六年,恢復,包括松藩軍民指揮使。 弘治元年,因松藩巡撫恢復建制,松藩軍民指揮使別屬。 弘治四年,松藩巡撫廢。 正德六年,松藩巡撫設。 正德七年,酉陽宣撫別屬貴州巡撫。 嘉靖三十八年,東川府別屬雲南巡撫。 隆慶三年,建昌府別屬雲南巡撫。…
    44 KB(156个字) - 2023年12月16日 (六) 13:38
  • 江中游地区)、八百宣慰司(即蘭納王國,其地在今缅甸掸邦东部和泰国清迈地区)、车里(辖境相当于今中国云南西双版纳)、老挝(其地在今老挝境内)。这些在公元1446年形成三六慰,即南甸、干崖、陇川三,和车里、缅甸、木邦、八百、孟养、老挝六慰。…
    9 KB(956个字) - 2024年3月6日 (三) 12:22
  • 仁宣之治的缩略图
    宗大笑道:“我最初即位時,楊榮屢次說你壞話,如果不是蹇義、夏元吉,你早就不再內閣了。你爲什麽仍然要替楊榮說話?”楊士奇頓首道:“希望陛下能夠以我一樣下楊榮,使其改過。” 七月,宗諭吏部甄別郡縣守令。 八月,出現日食,陰雨不見。禮部尚書胡濙請率群臣賀。
    98 KB(19,244个字) - 2024年3月11日 (一) 13:13
  • 干崖土司的缩略图
    忠国原籍南京上元县,在明洪武年间从征缅甸有功,被封为干崖千夫长。永乐元年(1403年),设干崖长官司。后获赐姓刀。正统九年(1444年),升为干崖。干崖土司共世袭二十四代。 云南省民族学会傣学研究委员会,德宏州傣学学会 (编). 浅论德宏傣族封建领主之间的联姻关系. 《云南傣族土司文化研究论文集》…
    4 KB(188个字) - 2024年1月19日 (五) 18:24
  • 「蘭州在蘭滄水之東,漢明帝永平中始通博南山道,渡蘭滄水,置博南縣,唐為盧鹿蠻部,至段氏時置蘭溪郡,隸大理,元憲宗四年內附,隸察罕章管民官,至元十二年改蘭州」,《續通典》州郡典卷一百三十七州郡十七元四雲南諸路行中書省麗江路軍民宣撫 《元史 志第十三 地理四》…
    1 KB(175个字) - 2023年12月27日 (三) 12:51
  • 黃紹杰 (分类明朝行人副)
    有指授。紹傑言:「廷臣言事,指及乘輿,猶荷優,一字涉體仁,必遭貶黜。誰不自愛,為人指授耶?」因列其罪狀:東南不肯設立總督,庇兵部侍郎彭汝楠,致失機宜;用貪穢胡鍾麟為職方郎,而黜李繼貞;囑尚書閔洪學起私人唐世濟為南京總憲,錮正人瞿式耜等;庇婣婭沈棨為宣撫,私款辱國;庇主考丁進,從寬磨勘。且曰:「臣…
    5 KB(1,159个字) - 2024年3月20日 (三) 14:30
  • 慰,世席富強,每遇征伐,輒願荷戈前驅,國家亦賴以撻伐,故永、保兵號為虓雄。嘉、隆以還,徵符四出,而湖南土司均備臂指矣。 △施州〈(施南宣撫散毛宣撫忠建宣撫宣撫)〉永順軍民慰使保靖州軍民慰使 施州,隋為清江郡,改施州。明初仍之。洪武十四年改置施州衛軍民指揮使,屬湖廣都
  • 岐山,豳人举国相从,营筑宫室城郭,南邑于周原,立周国。居三年,始作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寇、土,典五众。生子周太王) 西伯侯二世 太王/大王/古公亶父/公亶父/古公 姬亶 (娶有邰氏之女太姜为妃,而贤。生三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借为父亲采药为名,结伴到周族邻近游牧狩猎,民族荆
  • 未及,萬一不守,城中皆漢民,必盡為此賊所屠戮,自閉壘來居人乏食饑死者必衆。」上因嗟嘆。 《宋會要輯稿·兵一五》(绍興)五年二月五日,拱衛大夫、淮西宣撫使親兵副統制馬欽上言:「祖系漢民,幼承父母遺訓,復歸漢土已久,今來尚以虜界為戶,欲望特賜欽中原祖貫。」詔馬欽特賜鳳翔府扶風縣為貫。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