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
  • 孔子传说有3000個弟子,孔子认为“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据《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又一说:贤人七十二。孔丘(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中國古代的儒家為了避諱他們的聖賢的名字,在要讀或書寫孔子名時,常常會將「丘」的末劃的一橫省略用硃筆圈之,並改讀「某」,亦…
    9 KB(874个字) - 2023年11月18日 (六) 11:50
  • 鳳山舊城孔子廟崇聖祠的缩略图
    鳳山舊城孔子廟崇聖祠,是位於臺灣高雄市左營區聖西里、蓮池潭畔、舊城國小內的鳳山舊城孔廟殘留建築,被視作祭祀孔子先世五代的崇聖祠,列為高雄市定古蹟。二次大戰後的高雄市首次祭孔典禮(1947年8月28日),即是在崇聖祠舉行。 鳳山縣舊城的孔廟位於鳳山縣舊城北門外,據清治末期廩生盧德嘉彙纂的《鳳山縣采訪…
    16 KB(1,997个字) - 2023年10月26日 (四) 14:57
  • 夔的缩略图
    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無他異,而獨通於聲,堯曰:『夔一而足矣。』使為樂正。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呂氏春秋·慎行論之六·察傳》:凡聞言必熟論,其於人必驗之以理。魯哀公問於孔子曰:「樂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樂傳教於天下,乃令重黎舉夔於草莽之中而進之,舜以為樂正。夔於…
    4 KB(820个字) - 2024年4月5日 (五) 04:38
  • 子夏的缩略图
    子夏 (分类孔子弟子)
    孔子弟子之中,對於子夏為人的評論有所不同。 子夏向志於學,孔子譽為文學第一,與子游同列。和子游一樣,子夏也是孔子晚年的得意門生,對於文學造詣甚深。而據《論語》,子夏曾與孔子討論《詩經》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之意義。孔子
    5 KB(868个字) - 2024年2月22日 (四) 13:59
  • 彰化孔子廟的缩略图
    彰化孔子廟,又稱彰化孔廟,是位於臺灣彰化縣彰化市永福里的孔廟,雍正四年(1726年)由彰化縣知縣張縞倡建,建築為漳州風格,1983年被列為一級古蹟(國定古蹟)。 此孔子廟於由彰化縣知縣張縞於雍正四年(1726年)倡建。 乾隆年間士紳施士齡倡議重修,獲知縣程運青准許,但至知縣王鶚任內才於乾隆十八年(1…
    28 KB(3,666个字) - 2024年5月12日 (日) 05:46
  • 子贡的缩略图
    子贡 (分类孔子弟子)
    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少孔子三十一歲。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在孔門十哲中以言語聞名。萬仞宮牆典故,出自子贡稱贊孔夫子之學問高深。 子贡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衞两国之相国。他还善于貨殖,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
    10 KB(1,692个字) - 2023年10月25日 (三) 13:55
  • 公皙哀的缩略图
    公皙哀 (分类孔子弟子)
    公皙哀(?—?),字季次,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齐国人,《孔子家语》作“公皙克”。 孔子曰:“天下无行,多为家臣,仕於都;唯季次未尝仕。” 司馬遷. 游俠列傳. 史記. [-61]. 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死而已四百馀年,而弟子志之不倦。 …
    1 KB(120个字) - 2023年5月16日 (二) 05:21
  • 5万(2020年)。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周代時為蓼國封地,稱蓼城。南朝梁置霍丘戌。隋朝開皇十九年(599年)置霍丘縣,縣名因周代霍叔曾遷於此而得名(《讀史方輿紀要》:「志云:周成王時,霍叔遷於此,縣因以名。」) 清朝時,清代統治者為避孔子名諱(孔子名丘),改為霍邱縣。民國時期沿用。 霍邱县下辖21个镇、9个乡:…
    5 KB(451个字) - 2024年5月31日 (五) 08:16
  • 曲阜孔庙的缩略图
    曲阜孔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孔子逝世的第二年,即周敬王四十二年(鲁哀公十七年,西元前478年)。根据《史記》的記載,當時孔子的弟子将其“所居堂”立庙祭祀,庙屋三间,內藏衣、冠、琴、車、書等孔子遺物。至漢初,已歷二百餘年。 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十一月,高祖劉邦自淮南还京,經過闕里,以太牢祭祀孔子。開皇帝親祭孔子
    22 KB(2,921个字) - 2024年4月13日 (六) 06:51
  • 巫馬施的缩略图
    巫馬施 (分类孔子弟子)
    《史記/卷067》:“陳司敗問孔子曰:「魯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退而揖巫馬旗曰:「吾聞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魯君娶吳女為夫人,命之為孟子。孟子姓姬,諱稱同姓,謂之孟子。魯君而知禮,孰不知禮!」施以告孔子孔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臣不可言君親之惡,為諱者,禮也。」”…
    1 KB(148个字) - 2023年3月11日 (六) 13:02
  • 颜庙的缩略图
    颜庙,即“复圣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城北部,陋巷街北口。是祭祀孔子弟子,儒家先贤颜回(颜子)的庙宇。 颜回,字子渊,孔子的弟子之一,以德行出众著称。孔子对颜回非常赏识,《论语》多处记载孔子对颜回的称赞,如“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5 KB(708个字) - 2022年2月3日 (四) 07:50
  • 顓孫師的缩略图
    顓孫師 (分类孔子弟子)
    孔子的弟子。唐玄宗尊之为“陈伯”,宋真宗加封为“宛丘公”,宋徽宗又尊为“颍川侯”。宋度宗又尊为“陈国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賢顓孫子”。 子張比孔子小了四十八歲,容貌俊美,太過注意儀容而誠樸不足。孔子說:「師也,辟。」就是子張太過注意外表而張狂。因其性狂,不能守仁,
    4 KB(520个字) - 2023年4月28日 (五) 23:54
  • 孔子所誅外,全無其他有關少正卯具體言行記載,亦未被其他同時期人物所提及,有關孔子誅殺動機、少正卯的身分,乃至於該事件的真實性及少正卯本人的存在,都深受後世質疑與討論。 《尹文子·大道下》與《荀子·宥坐篇》的內容極為相似,僅少許文字有異,大意為:孔子
    59 KB(11,721个字) - 2024年1月20日 (六) 07:24
  • 六艺的缩略图
    (禮教、音樂、射箭、駕馬車、書法、數學)和孔子提出春秋后的六藝。 《周礼》的六藝是西周前贵族教育的六个学科:禮、樂(詩)、射、御、書、數。其中禮分五礼(吉、凶、宾、军、嘉);乐分六乐(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射分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仪);御有五御(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
    14 KB(2,055个字) - 2023年9月7日 (四) 01:48
  • 石井书院的缩略图
    津”书院名称为“石书院”。又因书院中祭祀“二朱”安海镇人称之为朱祠。 明弘治十年重修,明成化十二年重修,清顺治因迁界被毁,清康熙年间在原址上重修,清乾隆年间扩建,清光绪年间重修。公元2008年晋江市政府重新修缮。 石
    7 KB(736个字) - 2023年9月1日 (五) 08:09
  • 廖平的缩略图
    龙安府教授廖君墓志铭》。廖平之女廖幼平編有《廖季平年譜》。 劉師培說廖平的經學研究,“長於《春秋》,善說禮制”。其學術思想凡六變,晚年自號六譯老人,愈變愈玄,特別是後三變,附會離奇,多遭學者批評。一變以“禮制”區分今、古文經學;二變“尊今抑古”,認為只有今文經學才是孔子
    9 KB(1,474个字) - 2023年10月18日 (三) 11:17
  • 公明儀 (分类孔子弟子)
    《弘明集·卷一·牟子理惑論》: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轉為蚊虻之聲,孤犢之鳴,即掉尾奮耳,蹀躞而聽,是以詩書理子耳。 《孔子家語·曲禮子貢問第四十二》:子張有父之喪,公明儀相焉,問啟顙於孔子孔子曰:「拜而後啟顙,頹乎其順,啟顙而後拜,頎乎其至也。三年之喪,吾從其至也。」…
    5 KB(809个字) - 2023年3月11日 (六) 13:16
  • 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祭,求诸阳阴之义。 ——《礼记·郊特牲》 天望而地藏,体魄则降,知气在上。 ——《礼记·礼运》 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此百物之精也,神之着也。 ——《礼记·祭义》 孔子曰: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谓鬼;魂气归天,此谓神。 ——《孔子家語》…
    68 KB(10,098个字) - 2023年11月10日 (五) 00:45
  • 大井頭的缩略图
    以備不時之需。由此看來,此在明鄭時期之前便已經存在。 該位於臺灣府城西定坊,水質十分甘美,有俗語「飲大井水,沒肥也美」。這一帶在過去一度鄰近海邊,為府城重要的碼頭,該也成為往來舟楫補給儲水之處。而在荷蘭史料之中,這一帶則稱做士米村(Smeerdroop)。然而隨著臺江內海的逐漸淤積,大
    4 KB(587个字) - 2024年2月1日 (四) 13:00
  • 拱辰井的缩略图
    為飲用主要水源,還有能治病的傳言。另外附會的傳說是縣太爺建土城後,感到城外居民好勇善鬥,因此掘以「柔」調和居民的「剛」。 道光四年(1824年),福建巡撫孫爾準奏准重建鳳山縣舊城,歷一年一個月闢建城門,其中北門稱「拱辰」。此因在拱辰門之外,稱「拱辰」。…
    12 KB(1,511个字) - 2022年2月19日 (六) 00:16
  • 華士、〈士之為人虛偽,亦聚黨也。而韓非謂華士耕而後食,鑿而飲。信其如此,而太公誅之。豈所以謂太公者哉?〉管仲誅付乙、子產誅史何,是此七子,皆異世而同誅者,以七子異世而同惡,不可赦也。詩云:『憂心悄悄,慍於群小,小人成群,斯足憂矣。』」 孔子為魯大司寇,有父子訟者,夫子同狴執之,〈狴,獄牢也。〉三
  • 五統以禮義登陽上遷之後也。臨有兄而稱太子,名不正。宣尼公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至於刑罰不中,民無錯手足。』(師古曰:「論語載孔子對子路之言。錯,安置也,音千反。莽追謚孔子為襃成宣尼公。」)惟即位以來,陰陽未和,風雨不時,數遇枯旱蝗螟為災,穀稼鮮耗,百姓苦飢,蠻夷猾夏,寇賊姦宄,人民正營,無所錯手
  • 諸子自不必問仁於孔子,惟其為己,孔子自無學術以授門人。是無人無己之學也。無已,學莫先於克己;無人,教惟在於因人。 心之所欲為著,耳更不必聞於人之言,非不欲聞,自不聞也。若欲不聞,孰若不為。此兩者從公決之而已。 “自古至今多少冤屈,谁为辩雪?
  • 伦理观:提出“仁”“礼”学说; 提倡“德治”、“为政以德”、主张改良政治; 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修订文化典籍。 维基语录中的相关条目: 孔子 地位: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主张: 伦理观:主张人性本善,提出四种道德规范; 实行“仁政”、 提出“君轻民贵”的思想,是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 漢語維基百科有一篇文章關於: 眼 維基百科 (yǎn,ㄧㄢˇ) 視覺器官;眼睛。 眼力;眼光。例:有眼。 (~兒) 指孔;洞。 指事物的關鍵精要處。例:節骨眼。 量詞。用於、泉或池等。 (wěn,ㄨㄣˇ) 謂如大眼之凸出貌。 目 — 參見:目 見:附录:漢語詞彙索引/眼 眼 日語維基百科有一篇文章關於: 眼 維基百科 ja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