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搜索结果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
  • (guī)姓,是漢族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是舜帝。 單一淵源:源於有虞氏,出自上古高阳氏後裔舜帝的封地,屬於以居邑名稱為姓。 舜出生于姚墟,當舜還是個平民的時候,就有德有望,部落首領堯十分欣賞他的才幹,於是把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了他,並讓他居住於之邊。
    5 KB(979个字) - 2024年4月6日 (六) 06:39
  • 河北道 (章节所辖
    河北道是唐朝的一个道,所辖府包括:卫、相、魏、博、贝、洺、邢、赵、冀、德、棣、沧州、瀛、深、莫、定、恒、易、幽、檀、蓟、平、营、安东都护府。 卫,治汲县(今河南汲县)。辖5县:汲县、新乡县、共城县、卫县、黎阳县。 相
    5 KB(762个字) - 2023年12月16日 (六) 15:07
  • 。洪武初,废。永乐二年闰九月置保安卫。十三年正月复置於卫城,属北京行部。十八年十一月直隶京师。旧城在西南山下,景泰二年移於雷家站,即今治也。西南又有涿鹿山,涿出焉。西北有磨笄山,亦曰鸡鸣山,又有鹞儿岭。又桑乾河在西南,自山西蔚流入,东有川来入焉,谓之合和口。西有甯川,亦入於桑乾。东有东八…
    2 KB(399个字) - 2023年12月7日 (四) 13:00
  • 延庆区的缩略图
    关长城、古长城)和中国长城博物馆与经营有关的游客服务等经营业务则通过业务授权方式交由八达岭文旅集团承担,由其所属企业负责运营。 汉朝时上谷郡的郡治在此西南。唐朝设川县(以河命名),属郡,有防御军城。唐末及辽金时,改为缙山县(以缙云山命名,又名缙山、缙阳山、佛爷顶),属儒
    26 KB(2,887个字) - 2024年5月9日 (四) 07:38
  • 灵照寺 (北京)的缩略图
    灵照寺,俗称“南大寺”,位于北京市延庆县湖北岸湖北西路7号,是一座汉传佛教寺院。 灵照寺位于延庆县湖(莲花湖)北岸,始建于金朝,原名“观音寺”,元朝末年遭到战争破坏。明朝永乐十二年(1414年)在原址重建该寺。明朝正统五年(1440年)秋,明英宗敕赐额曰“灵照寺”。后来,经过历代僧人不断扩建,该寺规模十分宏大,自成格局。…
    4 KB(441个字) - 2022年10月3日 (一) 17:07
  • 燕雲十六州的缩略图
    西寬約600公里,南北長約200公里,總面積約120,000平方公里。幽、薊、瀛、莫、涿、檀、順七位於太行山北支的東南方,其餘的雲、儒、、武、新、蔚、應、寰、朔九州在山的西北。 在西周時,燕雲十六之地,分别為山戎、燕國的領土。在春秋時,燕國與齊國聯手,消滅了山戎與孤竹國,其後東胡勢力南下至西拉木倫河流域。…
    14 KB(2,165个字) - 2024年3月28日 (四) 12:19
  • 龄、守将邓怀金以郾城归降朝廷,李光颜占领郾城。唐将雅、田智荣攻下治炉城。四月初七,唐将阎士荣攻占白狗栅、汶港栅,四月十四日,雅、田智荣又攻下西平县。四月十七,游弈兵马使王义攻下楚城。五月初二,唐军柳子野、李忠义占领朗山(今河南省确山县),包围蔡城。 五月廿一日,李愬用计擒获淮西骑将李祐,对待他…
    5 KB(1,062个字) - 2024年3月6日 (三) 12:57
  • 涿鹿县的缩略图
    唐朝消灭高开道,在怀戎县城设立北燕州 北燕州改为妫州 突厥默啜可汉兵攻破妫州,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携怀戎县治迁徙 分为三个改为奉圣 废奉圣,设立德兴府 废德兴府,设立奉圣 奉圣因地震改名“保安” 即宣化县、涿鹿县、怀来县 即怀来县、涿鹿县 即蔚县、涿鹿县、宣化县 即蔚县、涿鹿县 即蔚县、涿鹿县、宣化县…
    16 KB(2,288个字) - 2024年4月13日 (六) 10:37
  • 秦置阳夏县。隋置太康县。当地传说,太康城是夏代太康所筑,并葬于此,故称太康。 夏初,屬戈地。《左傳》杜預注:戈在鄭、宋之間,即今太康一帶。 商,仍屬豫。 西周,屬陳國。《史記·周本記》:周滅殷,武王封舜後裔滿於陳,都宛丘(今淮陽),境屬陳國邦域。周敬王四十一年(前479年),楚滅陳,地屬楚國。 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年),置陽夏縣,屬潁川郡。…
    9 KB(1,337个字) - 2023年12月26日 (二) 17:13
  • 来,最终在楚惠王时灭亡蔡国。 前684年,因为蔡哀侯对息侯夫人息态度轻慢。息侯建议楚文王发兵攻蔡国。九月,楚军北上,在莘之战击败蔡军,俘获蔡哀侯。蔡侯为此怀恨在心,为报复息侯,在楚文王面前称赞息的美貌。楚文王灭亡息国而娶息。前680年,楚文王为取悦息
    3 KB(503个字) - 2024年3月6日 (三) 13:03
  • 李谨行 (分类唐朝营都督)
    使。吐蕃论钦陵等率众十万人进攻湟中(今青海省湟沿岸),李谨行以空城计待之。吐蕃疑有伏兵,不敢进。儀鳳元年(676年),于青海又破吐蕃数万众,唐高宗授其为镇军大将军,行右卫大将军,封燕国公。永淳二年(683年)七月二日去世于鄯河源军,年六十四,追赠幽刺史,陪葬乾陵。…
    3 KB(406个字) - 2024年5月29日 (三) 09:12
  • 河西走廊的缩略图
    東漢時,河西走廊一帶的主要非漢族居民,被稱為盧胡。主要由小月氏組成。此外,湟中也有一支小月氏部落,稱湟中月氏胡;在張掖的小部落,稱義從胡。有學者認為,羯人的祖先可能是由小月氏分支。 黃河河套 《史記》〈大宛列傳〉:「始月氏居敦煌、祁連閒,及為匈奴所敗,乃遠去,過宛,西擊大夏而臣之,遂都北,為王庭。其餘小眾不能去者,保南山羌,號小月氏。」…
    6 KB(905个字) - 2024年1月1日 (一) 08:29
  • 靺鞨的缩略图
    乞乞仲象之子大祚荣,为人骁勇,善于用兵,他团结了契丹人与高句丽人,将李楷固战胜于天门岭,李楷固失败而归。 公元698年(聖历元年)突厥入侵唐王朝,占据了、檀、定、赵,契丹叛唐,重新依附于突厥,由此唐帝国中原通往东北地区的道路被阻断。大祚荣趁机率领靺鞨人与高句丽人向东进军,回到了太白山(长白山)东北的坡…
    12 KB(1,962个字) - 2024年4月7日 (日) 05:53
  • 【集解】服虔曰:“阪泉,地名。”皇甫谧曰:“在上谷。” 【正义】阪音白板反。《括地志》云:“阪泉,今名黄帝泉,在怀戎县东五十六里。出五里至涿鹿东北,与涿合。又有涿鹿故城,在东南五十里,本黄帝所都也。晋太康地里志云‘涿鹿城东一里有阪泉,上有黄帝祠’。”案:阪泉之野则平野之地也。 三战,然後得其志。…
    4 KB(687个字) - 2024年4月4日 (四) 08:24
  • 234国道的缩略图
    被划入)在怀柔区琉璃庙镇柏查子村向北转至 京加路并与其共线,至琉璃庙村转至 延琉路。( 延琉路整体被划入)在延庆区京张路口向东南转至川路(怀来方向中途途经百泉街、南街),在大榆树镇东杏园村转向西,于下屯村向西南转至延康路,在康庄镇向南转至 康张路,之后向西南转至西官路,在西康综合检查站与河北省怀来县X457康祁公路相连。…
    9 KB(801个字) - 2024年5月11日 (六) 05:52
  • 陈国的缩略图
    陶正,武王克商後,不等下車就封胡公於陳(今河南淮陽),為三恪之一,以“追思先聖王”和“興滅國、繼絕世”,並將長女大姬許配給他。舜曾居住於(今山西永居),故而以為姓。 春秋時期,陳蔡兩國地理接近,互相通婚。春秋早期的君主陳桓公便是蔡國之女所生,他是親蔡派,又自恃與王室通婚,有寵於天子,對鄭的關係…
    22 KB(3,145个字) - 2024年2月21日 (三) 02:02
  • ,統領孫堅親兵,作戰常為前驅,典知內事,被視為心腹。孫堅死後,先後跟隨孫策平定江東及輔助年幼的孫權接任江東基業。後覽和戴員密謀唆使邊洪暗殺孫堅三子孫翊,孫河趕往怒斥二人沒盡忠職守,覽、戴員二人害怕孫權問罪,決定先下手為強,將孫河殺害。 孫河個性忠直,說話謹慎,辦事敏捷。有氣魄和才幹,能服勤苦之事。…
    14 KB(2,399个字) - 2024年4月25日 (四) 07:36
  • 舜的缩略图
    舜(公元前?—公元前?),中國上古時代的五帝之一,东夷人。亦是道教與民間信仰的地官大帝。名重華;生於姚墟,為姚姓,后居于(guī)之边,後人將姚姓改为姓,有虞氏。冀人,都城在蒲阪(今山西永济)。舜為四部落聯盟首領,以受堯的「禅让」而稱帝於天下,其國號為「有虞」。帝舜、大舜、虞帝舜、舜帝皆虞舜…
    20 KB(3,424个字) - 2024年5月25日 (六) 03:51
  • 韓氏改姓名宋嘉树,取其義來源自宋朝之宋。 源出少數民族的支流: ①南北朝時西羌有宋姓內附於北魏,先有涼的義從宋建;②五代時辰蠻酋屬五溪蠻的宋姓,另有東土司的宋姓;③北宋時西北的西夏國黨項的宋姓;④元朝時存在有西羅甸國的宋姓,源自併入羅甸國宋姓;⑤明朝賜姓元人伯奇特穆爾的宋姓,元時賜國師掌教所印;⑥明…
    10 KB(1,603个字) - 2024年5月7日 (二) 14:58
  • 饒姓的缩略图
    書辯證》載,戰國時期,齊國有大夫封於饒(今山東省青州市境內)。其子孫遂以封邑為姓氏,稱為饒姓。望族出自平陽、臨川。 出自姓,舜帝之後裔,以國名為氏。舜帝本為姚姓,因居汭而得姓。舜帝一系主支姓氏歷經多次變遷,夏代和商代商均、虞遂為正朔。據《姓源》載: 「姚舜之後。舜的支裔取饒為部落名,後為氏。…
    8 KB(1,429个字) - 2022年4月30日 (六) 18:39
  • 豐壤沃,利方三蜀矣。度此溯洄從漢,爲山行之始。漢又東逕石門灘,山峽也。東會酉北出秦嶺酉谷,南歷重山與寒泉合。東出寒泉嶺,泉湧山頂,望之交橫,似若瀑布,頹波激石,散若雨灑,勢同厭原風雨之池。其西流入于酉。酉又南注漢,謂之酉口。漢又東逕虛灘,《世本》曰:舜居
  •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引括地志云:「故丹城在鄧內鄉縣西南百三十里,南去丹二百步。汲冢紀年云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是也。輿地志云秦為丹縣也。地理志云丹縣屬弘農郡。抱朴子云『丹出丹魚,先夏至十日,夜伺之,魚浮側,光照如火,網而取之,割其血以塗足,可以步行上,長居川中不溺』。」
  • 申公之弟) 孝公 突 (前938年—前905年在位,申公之子) 慎公 戎 (前904年—前855年在位,孝公之子) 幽公 寧 (前854年—前832年在位,慎公之子) 僖公/釐公 孝 (前831年—前796年在位,幽公之子) 武公 靈 (前795年—前781年在位,釐公之子) 夷公 說 (前780年—前778年在位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