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搜索结果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
  • 锁阳城遗址的缩略图
    阳城遗址,位于中国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鎖陽城鎮南壩村,河西走廊西端,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锁阳城遗址始建于汉代,兴于唐代,名字来源于当地盛产的锁阳草,1524年因嘉峪关闭关而废弃。锁阳城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汉唐古城之一,包含古城址、古河道、古寺院、古墓葬、古垦区等多种遗迹。2014年,该遗址被列为…
    2 KB(173个字) - 2024年1月24日 (三) 14:29
  • 阳城之战是中国历史的东汉末年在讨董联军于191年解体后袁绍和袁术之间的一场战役。袁术部下孙坚攻占废弃的都城洛阳后凯旋,卷入原为讨董盟友的二袁之间的私人恩怨;同時,公孫瓚派其從弟公孫越支援袁術,而公孫越戰死於此戰,導致公孫瓚和袁紹結怨。最初袁绍军在喁带领下对孙坚军占了上风,但为孙坚反攻所败。…
    4 KB(649个字) - 2022年6月7日 (二) 05:13
  • 阳城遗址中国秦汉时期重要城市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地处陕西关中渭北灌区,石川河流经故城北部和中部,城址附近地面平坦,河渠纵横。 前383年,秦献公从雍迁都栎阳。秦献公和秦孝公曾对栎阳经营三十四年,开始了秦国社会变革,夺取河西之地。前349年,秦孝公迁都咸阳。栎阳成为咸阳门户、交通要冲、军…
    2 KB(284个字) - 2024年2月27日 (二) 06:34
  • 阳城遗址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城东南四十公里的溪镇泗山村大屋场以南60米的湖洲上,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高帝置豫章郡,鄡阳县是豫章郡十八个县之一。又据《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五记载,鄡阳城位于饶州府西北百二十里,汉初置县,刘宋永初二年省。此…
    1 KB(144个字) - 2018年2月2日 (五) 10:02
  • 阳城寿圣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西北20公里芹池镇阳陵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1986年8月18日公布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今日山西网. [2012-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4)…
    1 KB(101个字) - 2024年3月26日 (二) 04:16
  • 阳城即夏朝君主禹受禅后所在的都。中国学界对具体所在有多种说法。 《古本竹书纪年》称“禹,居阳城”。《孟子·万章上》:“舜崩。三年之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史记·封禅书》正义引《世本》:“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西晋学者皇甫谧《帝王世紀》云“受禅都平阳,或在安邑…
    3 KB(396个字) - 2022年8月6日 (六) 04:34
  • 陽城有負黍聚。」【正義】括地志云:「陽城,洛州縣也。負黍亭在陽縣西南三十五里。故邑。左傳云『鄭伐負黍』是也。」今屬韓國也。〉西周恐,倍秦,與諸侯約從,秦昭王怒,使将军摎攻西周。西周君奔秦,顿首受罪……君、王赧卒,民遂东亡。秦取九鼎宝器,而迁西周公于憚狐。后七年,秦莊襄王灭东” 漢書卷十四…
    4 KB(613个字) - 2024年2月25日 (日) 08:30
  • 秦灭,指戰國時期作为诸侯国的秦国灭周朝(東)。秦国在此期间先后消灭西周国、東國,具有象征意义,至此秦代,为之後的秦灭六国建立帝秦奠定了基礎。 东的王畿在前367年分裂成東國、西周國两个小国,天子依附于西周国。 前256年,秦将军摎伐韩国,取阳城
    2 KB(252个字) - 2024年3月6日 (三) 13:04
  • 县是山西省晋城市的一个县,位于山西省南端中段,面积1968平方公里,縣人民政府駐鳳城鎮新陽東街1號。 阳城古称濩泽,北魏时始称阳城。 地势西高东低。 主要河流沁河。 阳县下辖12个镇、3个乡: 凤城镇、北留镇、润城镇、町店镇、芹池镇、次营镇、横河镇、河北镇、蟒河镇、东冶镇、白桑镇、演礼镇、寺头乡、西河乡、董封乡。…
    5 KB(616个字) - 2023年12月30日 (六) 11:18
  • 岗及阳城遗址位于中国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镇,是王岗遗址和阳城遗址的总称。 王岗遗址位于八方村东北五渡河与潁河交汇处的土岗上,是一处以龙山文化中晚期为遗存为主并兼有新石器时代早期裴李岗文化、商遗存的古文化遗址。面积超过1公顷。东西两并列,东的西墙即西城的东墙,西城所在地势高于东。东
    2 KB(331个字) - 2024年5月28日 (二) 08:00
  • 广阳城,位于北京市房山区拱辰街道南广阳城村及其周边,是汉代广阳县城,今存遗址。广阳城也是当地的地名。 广阳城是北京地区尚存遗迹可考的汉代城市之一。对广阳城的城市规模、形制、布局及其所属的广阳国(广阳郡)的人口及建置沿革的考察,有助于了解汉代幽燕地区社会和政治、经济状况。《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下》…
    4 KB(605个字) - 2024年1月13日 (六) 03:26
  • 阳城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北魏孝昌二年(526年)置阳城郡,属司州。治所在阳县(今河南登封市东南告成镇)。辖境相当今河南省登封市、禹州市等地一带。东魏天平初年属洛州。隋文帝开皇初年废除。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沁州置阳城郡,治沁源县(今山西沁源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沁源县及安泽县北部…
    1 KB(148个字) - 2022年11月12日 (六) 15:39
  • 阳城砖塔,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清河镇北阳城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2004年6月10日,公布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编号4-54。2013年5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古建筑。 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今日山西网. [2012-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4)…
    1 KB(74个字) - 2023年9月4日 (一) 11:48
  • 阳城墓群,位于中国甘肃省瓜州县,为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古墓葬。 锁阳城墓群的历史年代为汉至唐。 甘肃省文物局. 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0-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5). …
    909字节(54个字) - 2022年3月29日 (二) 22:32
  • 成书,事详辞典,称良史。所著有秦中诗文集。 《清稗类钞·婚姻类7》:王良臣为栗魁聘某女 郑州王良臣,宰阳城时,栗参政魁方七八岁,一见奇之,曰:“大器也。”召其父,劝令就学,且曰:“择偶宜慎,待吾为定之。”一日,出迎春,男妇杂沓,见一垂髫女,年可八九岁,奇之,问役曰:“此谁氏女?”役曰:“东街…
    4 KB(503个字) - 2024年1月26日 (五) 05:06
  • 陽城君(?—?),楚国在前4世纪初期的封君。 陽城君与墨家学派的钜子孟胜交好。他让孟胜为自己守卫食邑,剖开璜玉作为符信,约定说:合符以后才能听从命令。前381年(安王二十一年、楚悼王二十一年)楚悼王死后,大臣们杀害吴起,在停丧的地方伤到了楚悼王的遗体,阳城君参与此事。楚肃王追究阳城君,阳城
    686字节(124个字) - 2023年3月4日 (六) 09:30
  • 阳城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西15公里的老城乡太阳渡村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1996年1月12日,公布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编号3-17。2013年5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古遗址。 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今日山西网. [2012-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4)…
    1 KB(77个字) - 2023年9月4日 (一) 11:49
  • 阳城文庙,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县城内东南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1996年1月12日公布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今日山西网. [2012-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4). …
    1 KB(95个字) - 2024年3月26日 (二) 04:19
  • 晋阳古城遗址 (重定向自阳城
    ,由晋国正卿赵鞅命家臣董安于创建,至前386年赵敬候迁都于邯郸。智伯水灌晋阳、豫让刺赵、三家分晋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于此。 秦汉三国时期为军事重镇,曾为秦太原郡、两汉魏晋并州治所以及西汉韩国、西汉代国、东汉太原国、西晋太原国都,西晋末年由刘琨扩建;前秦末年,苻丕于此称帝;北魏末期,晋阳城
    6 KB(909个字) - 2023年12月22日 (五) 12:56
  • 芮城县的缩略图
    遗址、巷口寿圣寺砖塔 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金胜庄遗址、坡头遗址、匼河遗址、古魏遗址、寿圣寺塔 黄河古渡口:风陵渡、大禹渡 芮麻片的生产始于明末清初,有 300 年历史,以其甜、香、酥、脆而久负盛名,畅销全国各地,深受顾客青睐。1979 年跨入山西省八大名食行列。 阳城
    5 KB(671个字) - 2023年9月8日 (五) 00:38
  • 商有陽城驛,名同陽道州。 陽公沒已久,感我淚交流。 昔公孝父母,行與曾閔儔。 既孤善兄弟,兄弟和且柔。 一夕不相見,若懷三歲憂。 遂誓不婚娶,沒齒同衾裯。 妹夫死他縣,遺骨無人收。 公令季弟往,公與仲弟留。 相別竟不得,三人同遠遊。 共負他鄉骨,歸來藏故丘。 棲遲居夏邑,邑人無苟偷。 裏中競長短,來問劣與優。
  • 《前赤壁賦》:「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僊」 結構助詞,在判斷句中表示主語。 《史記·陳涉世家》:「陳勝者,陽城人也」(陳勝是陽城人) 《古文觀止·師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史記·五帝本紀》:「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黃帝是少典的兒子,姓公孫,名叫軒轅)
  • 陽城(今中國河南省禹州市一帶),被各氏族部落推舉為氏族共主(帝) ,於是有夏氏成為繼有虞氏之後的氏族部落聯盟共主,當時統治者(氏族首領)稱為「后」,所以又有夏后氏之稱,而帝舜之子商均則以氏族首領(諸侯)成為夏后氏部落聯盟的一部分(今中国虞縣一带)。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