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
  • 平郡,或为廣國、干國,中國古代、國名。西漢分鉅鹿而置。治在廣縣。屬冀州刺史部。東漢時併入鉅鹿。三國魏復置。隋年廢。 漢武帝時分鉅鹿南部數縣置廣平郡。征和二年(前88年),封劉偃為干王,以廣平郡干國。宣帝五鳳二年(前56年),干國除為廣平郡。成帝元延四年(前9年),廣平郡
    4 KB(654个字) - 2021年12月9日 (四) 12:38
  • 中平七年——正月初十日,改元為初平元年。 五年——正月十三日,改元為興元年。 中國年號索引 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第14頁。 范曄.  後漢書獻帝紀. 维基文库. 「元年春正月,山東州起兵以討董卓。辛亥,大赦天下。……興元年春正月辛酉,大赦天下,改元興。」 司馬光.  資治通鑑漢紀五十一. 维基文库. 「〔元年正月〕辛亥,赦天下。」…
    4 KB(196个字) - 2023年4月20日 (四) 06:48
  • 武當,中國古代的。 東晉時設置始平郡(僑),属雍州。寄治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汉水南襄阳城)。劉宋大明元年(457年)割襄陽西界為該實土。寄治武當(今湖北省丹江口市西北),下領武當縣(舊屬順陽)及始、武功、陽3個僑縣。蕭齊因之。蕭梁中大通五年(533年)被北魏荊州刺史賀拔勝攻下,改稱武…
    2 KB(346个字) - 2022年11月20日 (日) 17:01
  • 辽东郡的缩略图
    ,汉献帝时,其王求改属辽东。 西晉年(277年—283年)為遼東國。 十六國後燕末地入高句麗。北燕又侨置遼東於今遼寧西部。北齊廢。 隋朝大业八年(612年)置。治通定镇(即今辽宁新民市东北辽宾塔)。辖境相当今辽宁省新民市大部分及铁岭、调兵山、法库等市县部分地。又作襄平郡
    3 KB(296个字) - 2023年10月9日 (一) 00:46
  • 黄初平的缩略图
    黃大仙以東晉會稽金華縣以「叱石成羊」的傳說而著名。少年時在金華山放羊,於15歲得道士指引,到赤松山金華洞內石室修仙。 其兄黃起四處尋找,都沒結果。40多年後卻在一位善卜的道士指示下,在金華洞內找到黃起追問當年羊群下落,就叫他往東面的山頭處找。起四處找不到羊,
    12 KB(2,078个字) - 2024年3月26日 (二) 00:20
  • 平郡,東晉孝武帝時期設置的僑。 劉宋大明元年(457年)割襄陽西界為該實土。寄治今河南省鄧州市東南,下領酇縣(舊屬順陽)、比陽縣(舊屬南陽)、陰縣(舊屬順陽)及廣1個僑縣。蕭齊永泰元年(497年)為北魏所攻陷,該無由得存。 《宋書》卷37〈州志三〉:「廣
    1 KB(184个字) - 2018年2月27日 (二) 20:15
  • 平郡,东汉末年到隋朝年的。 东汉末年分上党设置樂平郡,治所在沾县(今山西省昔阳县西南)。包括今山西省阳泉市、昔阳县、平定县、和顺县等地。 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废除乐平郡。孝昌年间恢复,改沾县为樂县。隋朝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废除一级,将樂平郡并入辽州。…
    2 KB(138个字) - 2021年1月27日 (三) 16:29
  • 、清河。武帝時,分鉅鹿南部置廣平郡。成帝元延四年(前9年)鉅鹿治鉅鹿縣(今邢台市平乡县西)。帝元始二年(2年),分鉅鹿置廣宗國以为景帝子代孝王奉嗣,不久即因王莽篡汉而廢。 東漢建武十三年(37年),省廣平郡,其地併入鉅鹿。明帝永三年(60年),封皇子劉羨為廣王,分鉅鹿復置廣
    4 KB(576个字) - 2021年1月30日 (六) 13:54
  • 益州郡的缩略图
    三國時治滇池縣(今雲南省澄江縣西)。章武三年(223年)益州大姓雍闓據叛亂,時益州太守張裔駐牂牁夷縣(今貴州省仁懷市西南),遙領職。建興三年(225年)諸葛亮南征後改名建寧。然而叛亂仍舊未,後任太守長期駐於夷縣,至建興十一年(233年)平郡亂後治才移到本味縣(今雲南省曲靖市)。
    4 KB(637个字) - 2019年9月16日 (一) 09:01
  • 縣、牟縣,其地併入博縣。治博縣。又廢東平,以東平須昌縣及原東陽平郡之樂、平原二縣屬泰山。天保年間,改泰山為東平,領奉高、博、嬴、梁父、須昌、樂、平原,共七縣。新改名之東平仍治博。隋開皇,廢東平。 杜密,字周甫,潁川陽城人,東漢時泰山太守。…
    11 KB(1,313个字) - 2024年5月11日 (六) 07:47
  • 置東、西部都尉。建安十八年(213年)割河內蕩陰、朝歌、林慮3縣,東衛國、頓丘、東武陽、發干4縣,鉅鹿廮陶、曲周、南和3縣,安任城縣,趙的襄國、邯鄲、易陽3縣共計14縣入魏,魏轄縣增至29縣。其子曹丕以魏代汉,建立了曹魏。此后,魏北部被划归广平郡
    16 KB(2,594个字) - 2024年4月7日 (日) 00:25
  • 第二個是古越國,長沙地區之,於東晉建武元年(317年)陶侃析桂陽及郴縣地,置平陽縣、治、縣屬。 隋開皇九年(589年)、平陽縣俱廢,並入郴縣,治郴州。 明清时期的阳府,范围超过魏晋的,大致包括今天临汾市与运城市两个地级区划。 唐朝太守 稷山公(天宝年) 齐澣(746年)…
    2 KB(305个字) - 2021年1月30日 (六) 04:12
  • 帝元始二年(2年),臨淮有268283戶,1237764人。 新莽改臨淮為淮平郡。漢光武帝建武十五年(39年),封劉衡為臨淮公,臨淮為公國。建武十七年(41年)劉衡薨,無嗣,臨淮除為。建武三十年(54年),割取慮、昌陽二縣屬楚國。明帝永十五年(72年),封皇子劉衍為下邳王,分東海
    5 KB(687个字) - 2021年1月20日 (三) 15:56
  • ,自常山移入房子、元氏、棘、高邑4縣,領縣增至6縣,治所由邯鄲縣移至房子縣(今河北省高邑縣西南)。十八年(213年),徙趙王珪為博陵王,趙國除為趙。 魏晉時,邯鄲故地改屬廣平郡。三國魏太和六年(232年),徙鉅鹿王曹幹為趙王,以趙
    13 KB(1,471个字) - 2022年5月12日 (四) 12:46
  • 仍屬之。至此,東平領七縣:無鹽、陸、須昌、壽張、范、富城、剛。 北齊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須昌縣併入無鹽縣,改稱須昌縣;又省併壽張、范、富城、剛四縣;廢泰山,省併其所領鉅、牟二縣,其所領博、奉高、嬴、梁父四縣改屬東平;東陽平郡縣併入東平陸縣,改稱樂縣;廢東陽平郡
    18 KB(2,674个字) - 2024年3月6日 (三) 11:18
  • 巴东,中国古代东汉至唐朝的一个治鱼复县(曾又名永安县、人复县,即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 东汉六年(195年),益州牧刘璋分巴置固陵治鱼复县(今奉节),建安六年(201年)在蹇胤的要求下更名巴东(今奉节县)。北魏《水经注》:“江水又径鱼复县之故(固)陵,旧
    8 KB(1,382个字) - 2023年4月24日 (一) 12:38
  • ,中國古名,或為楚、陳國、淮陽國、淮陽,漢的十國十五之一。其中心地區在今河南省周口市一帶。 秦始於前224年置,然而名,姚鼐據《史記·陳涉世家》記載「攻陳,陳守、令皆不在」,曰「則知有陳矣」,認為「陳」為名。之後多數之學人如王國維、譚其驤都沿襲此說,並謂秦設有陳
    11 KB(839个字) - 2023年11月14日 (二) 14:48
  • 环州 (唐朝) (重定向自平郡
    环州,唐朝到宋朝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设置的州。 贞观十二年(638年),清公李弘节开拓生蛮,置环州,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以环国为名。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正(整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环州。领八县,正、福零、龙源、饶勉、思恩、武石、歌良、蒙都(都蒙)。唐朝为下州。…
    2 KB(240个字) - 2020年10月10日 (六) 07:59
  • 濟(Jǐ)南,中國古名,西漢年置。高帝時稱博陽,為齊國支,後改名濟南。呂后時分齊國之濟南置呂國、濟川國。文帝時置濟南。治東平陵縣(故城在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龍山北)。武帝時析濟南置泰山,屬青州刺史部。東漢置濟南國,屢除為。魏置濟南國。晉置濟南,移治歷城縣。北魏于濟南
    13 KB(1,856个字) - 2024年4月6日 (六) 07:07
  • 齊郡的缩略图
    國,又除齊國為齊,屬青州刺史部。西漢後期,齊僅轄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淄博市區東部及青州、臨朐、廣饒一帶,人口五十餘萬。王莽改齊為濟南。漢光武帝復置齊國。魏晉南北朝諸代,或置齊,或置齊國。北魏時齊屬青州,另於濟南之地置齊州。隋廢齊。隋煬帝改齊州為齊
    44 KB(5,629个字) - 2023年4月19日 (三) 06:45
  •  北京刑部左侍郎臣劉辰,今將太祖高皇帝國事蹟開寫進呈。   太祖自和州渡江,至彩石,太平儒士陶安首先來見。太祖問曰:「有何道教之?」安曰:「即今群雄並起,不過子女玉帛。將軍若能反群雄之志,不殺人,不擄掠,不燒房屋,首取金陵以圖王業,願以身許之。」太祖曰:「諾。」克太平,授安太平興國翼元帥府令史,
  • 入境隔離期改為「5+3」 華僑報 居貸基金職責轉至郵政儲金局等三局 樓宇維修基金由運輸工務司長監督 華文西貢解放日報 孕育行星後看上去更年輕 華文西貢解放日報 智慧調度中心問世 華文西貢解放日報 汽油價調升 華文西貢解放日報 第五次全球越南年輕知識份子論壇開幕 華文西貢解放日報 雄偉的德萊印瀑布 華文西貢解放日報
  • 三年(公元109年)夏,南匈奴單于國起兵叛漢,六月,漁陽烏桓人與居於右北平的胡人合謀舉兵叛亂,劫掠代、上谷與涿,到了九月,鮮卑首領丘倫與漁陽、右北平、雁門三烏桓首領無何,加上南匈奴單于三方聯手叛亂,在劫掠五原,又擊敗漢軍於九原
  • 唐獻祖李熙(字孟良,趙昭慶人,唐高祖李淵的高祖父、高宗李治追諡唐獻祖。北魏時任金門鎮將,鎮守武川鎮,護衛北魏舊都城。) 唐懿祖李天錫(字德真,隴西成紀人,唐高祖李淵的曾祖父、高宗李治追諡唐懿祖。北魏時期大臣,曾任邢州任縣新市疃主,遷家於此) 南北朝時期西魏八大柱國之一 唐太祖李虎 唐世祖李昞(字明澤,隴西成紀人。
  • 黑 总笔画:12画 部首:黑 + 0 畫 異體字(黑):黒|𪐗|𪐫 象形。像往人臉刺字,是「墨」字文,本義是墨刑。往臉上刺字引申出黑色,墨刑則專門用「墨」字表示。春秋文字「黑」下的正視人形「大」加四點訛作「粦」,戰國楚文字「黑」的「大」訛作「火」,書同文中不符秦文字而被廢除。戰國秦文字把四點
  • 「天下共苦戰鬬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 出处: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馀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