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
  • 乌德盖人的缩略图
    乌德盖人 (重定向自野人
    狄哈”(혐진올적합)。部分俄國學者主張乌德盖人與俄國境內的奧羅奇人屬於同一個群體。 乌德盖人長期以漁獵为生。古稱烏惹或惹,窩集,意為“林中人”。 金代称之为“的改”或“烏底改”(屬胡里改路管轄)。元代称之为“斡拙”,野人,明代称“野人女真与良哈”,
    4 KB(751个字) - 2021年3月16日 (二) 18:33
  • 野人女真的缩略图
    為:渥集部、瓦爾喀部和庫爾喀部。渥集部又称窝集部、狄哈。瓦尔喀部以居瓦尔喀河得名,有长白山瓦尔喀、东海瓦尔喀两种,是明代中叶未随着女真南迁而留在本地的遗民。庫爾喀部又称虎尔喀、胡儿胯、瑚里哈,庫爾喀即忽汗、胡里改。东海女真范围略小于明朝所称的野人女真。外兴安岭以北的部落被称为北山女真,但史书记载极少,与满-通古斯民族的关系也不明。…
    4 KB(497个字) - 2024年4月19日 (五) 13:36
  • 建州女真人。童挥厚为斡多里万户府万户,兼管鹰事。清朝實際建立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祖先。他曾被元朝派遣镇压野人,因此两有不解之仇。 《清鉴纲目》载:清之先祖为满洲,满洲考居於长白山之东。自蒙古灭金后,通古斯族势力日衰,相传有布库里雍顺以爱新觉罗为姓,始居吉林北境俄谟惠之野,鄂多里城,建国曰满洲…
    3 KB(435个字) - 2024年5月23日 (四) 07:13
  • 猛哥帖木儿的缩略图
    猛哥帖木儿 (分类明朝戰爭身亡
    的先人可追溯到元朝的童挥厚。他是元末斡朵里万户府的万户,兼管鹰事,参与镇压“吾野人”发动的叛乱。正因如此,他与“吾野人”结下深仇大恨,在“吾野人”强大的攻势下,其子率部迁至图们江外居住,洪武五年(1372年),宿敌狄哈达乙麻赤再次进袭,迫使斡朵里部部众逃到图们江南岸的阿木河地区。…
    7 KB(1,248个字) - 2024年5月29日 (三) 14:36
  • 兀惹的缩略图
    惹(995年—996年)是契丹征服渤海滅亡後,10世紀後半期渤海人貴族建立的抵抗契丹辽朝统治的国家,在今黑龙江省賓县。史书上又称「惹国」「烏舍国」「烏舍城渤海国」「烏惹」「嗢熱部」、「惹=烏舍=烏惹=嗢熱」、与[weji]的发音接近。 契丹国滅亡渤海国後,在渤海国故地,有渤海人建立的政权定安…
    2 KB(340个字) - 2022年1月10日 (一) 01:56
  • 『明太宗実録』永楽十年八月十四日(丙寅)「奴児干・乞里迷・伏里其・剌・嚢哈児・古魯・失都哈・失奚等処女直野人頭目准土奴・塔失等百七十八人来朝、貢方物。置只児蛮・剌・順民・嚢哈児・古魯・満涇・哈児蛮・塔亭・也孫倫・可木・弗思木十一衛、命准土奴等為指揮千百戸賜誥印冠帯襲衣及鈔幣、有差」…
    20 KB(3,200个字) - 2023年9月16日 (六) 07:36
  • 奴兒干都指揮使司的缩略图
    『明太宗実録』永楽十年八月十四日(丙寅)「奴児干・乞里迷・伏里其・剌・嚢哈児・古魯・失都哈・失奚等処女直野人頭目准土奴・塔失等百七十八人来朝、貢方物。置只児蛮・剌・順民・嚢哈児・古魯・満涇・哈児蛮・塔亭・也孫倫・可木・弗思木十一衛、命准土奴等為指揮千百戸賜誥印冠帯襲衣及鈔幣、有差」…
    11 KB(2,125个字) - 2024年5月14日 (二) 07:04
  • 勿吉的缩略图
    勿吉(中古漢語擬音:miut kit),辽金时期称为惹,元明时代称为「」,即清代所称的「窝集」,在满语等通古斯语系语言中意为森林,指森林中的部族。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時代,对高句麗以北(今天的中国东北地区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等地区)的狩猎民族的统称为勿吉。 北魏延興年间(471年 - 476年)勿吉遣使乙力支朝献北魏。太和(477年…
    3 KB(479个字) - 2024年3月5日 (二) 14:21
  • 海西女真的缩略图
    海西女真,女真族三大部之一,明代女真分为建州、海西、野人三部。海西女真主要分佈於海西(今松花江東)到黑龍江。 海西女真为金代女真遗民,《皇明九边考》等记载称其为完颜部后裔。民众生活以耕种庄稼为主,妇女喜好金珠,是依山建立城寨的定居式生活。 海西女真人亦失哈(易信)曾為明代朝廷內官。明永乐九年(141…
    2 KB(245个字) - 2024年1月23日 (二) 06:26
  • 颜拨鲁欢(?—1348年),颜氏,元朝反元起事军领袖,辽阳行中书省(治今辽宁省辽阳市)人。 颜拨鲁欢是生活在辽阳的女真人。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年)三月辛酉,颜拨鲁欢自称受到玉帝符文,聚众反元作乱。他说自己是大金王朝皇族完颜氏子孙,当时还有锁火奴也自称金朝之后作乱。被官军讨伐斩杀。 《元史》卷四十一…
    709字节(100个字) - 2020年1月29日 (三) 14:52
  • 赫哲族的缩略图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江流域。历史上曾有“野人”、“黑斤”、“黑真”、“赫真”(意为:“东方的人”[來源請求])、“奇楞”(意为“住在江边的人”[來源請求]),狄哈、“赫哲”、“戈尔德”等不同名称,赫哲人自称“用日贝”、“那尼卧”、“那乃”,即本地人的意思。明朝时为野人
    22 KB(2,027个字) - 2024年2月18日 (日) 14:50
  • 野人、鞑靼人的骚扰,1424年(朝鮮世宗六年, 明永乐二十一年)四月,李满住“蒙圣旨,许于婆猪江多回坪等处居住”,率管下指挥沈时里哈、沈罗老、盛舍歹、童所老等一千余户,南迁到鸭绿江支流婆猪江(又称佟佳江,即今浑江)喇山城(今辽宁桓仁五女山城南麓)一带。…
    5 KB(987个字) - 2024年5月29日 (三) 12:52
  • 纳(14世纪—1366年),也作阿巫那、那嗯呐,是元朝末年福建泉州的阿拉伯人(一说波斯人),为亦思巴奚军后期的领袖。他是逊尼派穆斯林,曾担任泉州市舶提举司的市舶使。 元至正二十二年二月(1362年2月25日-3月26日),那纳在蒲氏家族的支持下,发动兵变,杀死泉州亦思巴奚军首领阿迷里丁,取而代…
    4 KB(356个字) - 2024年4月18日 (四) 05:50
  • 千戶所、兀者已河千戶所、真河千戶所、兀的千戶所、屯河千戶所、哈三千戶所、屯河千戶所、古賁河千戶所、五音千戶所、鎖郎塔真河千戶所、野人千戶所、敷答河千戶所、禿河千戶所、可里踢千戶所、哈魯門千戶所、討溫河千戶所、撒野人千戶所 別兒真站、黑龍江地方莽亦帖站、弗朵河站、亦罕河衛忽把希站、忽把希站、弗答林站、古代替站…
    50 KB(8,493个字) - 2024年4月28日 (日) 06:48
  • 徐鴻儒 (分类巨野人
    徐鴻儒(?—1622年12月23日),山东巨野人,白莲教徒,明末民变首领。 天启二年五月丙午日(1622年6月19日),徐鴻儒在郓城举旗反明,自称中兴福烈帝,年号「大成兴胜」,当地农民“多携持妇子、牵牛架车、裹粮橐饭,争趋赴之,竞以为上西天云”。义军头带红巾,先得巨野,渡京杭运河,攻占滕县、邹县,袭…
    2 KB(336个字) - 2023年4月26日 (三) 12:11
  • ,馬文升在撫順,汪直亦不與其聯繫會合。於是馬文升招撫的野人、堵裡吉三百餘人皆怒欲歸。參將周俊恐怕此事坏了大局,於是對汪直说必須請馬文升見面,于是汪直就派人去請馬文升。此後馬文升抵達后,汪直問解決方略,馬文升稱:“太監既至,此屬即太監招出也,何間彼此。”汪直知道此事不易解決,於是聽聞馬文升建議,一同抵達遼陽,再將事情彙報憲宗。…
    24 KB(4,906个字) - 2022年6月4日 (六) 16:25
  • 德神圣,故能悦近而服远,博施而济众。洪惟我朝统一以来,天下太平五十年矣。九夷八蛮,梯山航海,骈肩接踵,稽颡于阙庭之下,民莫枚举。惟东北奴儿干国,道在三译之表,其民曰吉列迷及诸种野人杂居焉。皆闻风慕化,未能自至。况其地不生五谷,不产布帛,畜养惟狗。或野□□□□□□□□□物,或以捕鱼为业,食肉而衣皮…
    14 KB(2,658个字) - 2024年3月11日 (一) 06:33
  • 建州女真的缩略图
    建州女真,明代女真族三大部之一,明代女真分为建州、海西、野人三部。建州女真主要分佈於今牡丹江、綏芬河及長白山一帶。 建州女真原居於牡丹江與松花江匯流地方,主要组成为在辽金时代为完颜部附庸的五国部,为渤海国粟末靺鞨后裔。最终胡里改部遷至原渤海故地(今綏芬河流域)。…
    4 KB(634个字) - 2024年3月28日 (四) 15:39
  • 室韦的缩略图
    江河道(那河)沿岸的为达末娄部、达姤部,乌罗浑部和黄头部;居大兴安岭以西为:居俱轮泊(今达赉湖)南的乌素固部、移塞没部塞曷支部和鲜部(黑车子室韦);居今额尔古纳河沿岸的西室韦部、大室韦部和居今石勒喀河西岸的为蒙室韦部。蒙室韋,成為後世蒙古帝國的核心部落。…
    4 KB(748个字) - 2024年4月28日 (日) 19:57
  • 义。十一月,道州何仁甫等人起义。十二月,云南车里寒赛等人起义。山东燕南,起义达三百余处。 惠宗至正二年(1342年)七月,广西庆远路莫八聚众起义。九月,大都人民反抗活动四起。 惠宗至正三年(1343年)二月,辽阳吾野人起义。五月,黄河决白茅口。六月,回回剌里五百余人渡河,攻解、吉、隰等州。八月…
    9 KB(1,645个字) - 2023年5月4日 (四) 05:13
  • 凡察掌建州左衞,與撒滿哈失里並奉職貢惟謹。而故建州左衞都督猛哥帖木兒死七姓野人之難,子阿古殉焉,諸子董山、綽顏依凡察以居。是年十一月,以董山爲本衞指揮使。三年正月,凡察朝於明。是月壬子,英宗賜以敕曰:「往猛哥帖木兒死七姓野人之難,失其印,宣德間,別鑄印畀凡察。董山上言舊印故在,而凡察復請留新印。一
  • 錦衣衛指揮僉事吳良,奏:「臣奉命使海西,見女直野人家多中國人驅使耕作,詢之有為虜去、有避差操罪犯逃竄,久陷胡地無不懷鄉,為其關防嚴密不得出,或畏罪責不敢還,情深可憫,今海西各衛累受陞賞皆知感激,請給榜開原及境外,於野人女直則諭以理,使無拘禁,於逃叛則宥其罪俾之來歸。」上可其奏,仍勑遼東總兵官禁約守邊官旗自今有軍餘逃叛,俱重罪之。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