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
  • 于阗的缩略图
    皇家宮廷中說的健馱邏語受到明顯的語言上的影響。到了公元10世紀,塞語也被證實在于宮廷中使用,而且的統治者也在行政文件上使用塞語。 又作寘,可能为*Godan的对音,其完整形式为go(原意为“牛”,后用来称呼
    79 KB(9,832个字) - 2024年4月11日 (四) 00:04
  • 和闐的缩略图
    (tián)(維吾爾語:خوتەن‎,拉丁维文:Hoten),清代新疆城名,即額里齊(今新疆和田市),由于轉音而來。清代中期以後用作地區名,包括新疆哈喇哈什以西,塔里木河以南,崑崙山至可可西里山以北的廣大地區,由和辦事大臣管轄。 清末,以其地置和直隸州,隸屬
    1 KB(123个字) - 2024年4月5日 (五) 05:42
  • (tián)直隸州,即和州,是清代新疆省所轄的一個直隸州。 光緒九年(1883年)置,治所在額里齊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城區)。其辖地東至且末,西至哈喇哈什,南至崑崙山及阿克賽欽,北至塔克拉玛干沙漠。1913年(民國二年),全国废州,故裁。 清代和原為和辦事大臣管轄區域,隸屬
    3 KB(296个字) - 2024年4月5日 (五) 04:26
  • 于田县的缩略图
    田县(旧作“(tián)县”,1959年改为“田县”;维吾尔语:كېرىيە ناھىيىسى,又稱克里雅县)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所辖的一个县。田)縣的名稱來源於古城,但古國在和(和田)縣内,扞罙國(拘彌國)則在于田縣内。 田县下辖2个镇、13个乡:…
    5 KB(644个字) - 2024年5月23日 (四) 01:17
  • 和阗玉的缩略图
    (tián)玉,又稱和田玉,古名崑崙玉,原產西域莎車國、國(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是一種軟玉石品種,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史記·大宛列傳》:“漢使窮源,源出于,其山多玉石”;又《漢書·西域傳》:“莎車國有鐵杉,出青玉”。和
    4 KB(449个字) - 2024年4月5日 (五) 04:21
  • 和田地区的缩略图
    和田地区 (重定向自地区
    1755年,清帝國擊潰準噶爾汗國,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设置和办事大臣,受叶尔羌办事大臣节制,徹底清剿白山派。清朝治下的和部署有少量官兵,作為地方治理的根據地之一。從十八世紀到十九世紀,和人口逐步増加,居民區擴展到古城牆外。1828年,為了防禦,在舊城附近新建了新城。 光绪九年(1883年),置和直隶州,驻喀拉喀什(今墨玉县城)。…
    28 KB(2,990个字) - 2024年6月1日 (六) 08:31
  • 和田县的缩略图
    和田县 (重定向自
    县。民国九年(1920年),和县属和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属和行政区。1933年,穆罕默德·伊敏成立和伊斯兰共和国,1934年被马虎山军队灭亡。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和县改属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12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五军进驻和
    6 KB(793个字) - 2024年4月23日 (二) 17:53
  • 和田市的缩略图
    和田市 (重定向自
    1755年,清帝國擊潰準噶爾汗國,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设置和办事大臣,受叶尔羌办事大臣节制,徹底清剿白山派。清朝治下的和部署有少量官兵,作為地方治理的根據地之一。從十八世紀到十九世紀,和人口逐步増加,居民區擴展到古城牆外。1828年,為了防禦,在舊城附近新建了新城。 光绪九年(1883年),置和直隶州,驻喀拉喀什(今墨玉县城)。…
    10 KB(1,420个字) - 2024年4月12日 (五) 00:36
  • 优素福·卡迪尔汗从1004年开始是驻喀什(今新疆喀什市)的副汗称博格拉(公驼)喀什可汗。1006年,优素福攻灭了信奉佛教的。根据《宋史·传》的记载,1009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称他为黑汗王,从派遣回鹘罗厮温聘问宋朝。 1013年,阿里·阿尔斯兰汗去世,曼苏尔继承阿尔斯兰汗(大汗)。1017年,他…
    2 KB(283个字) - 2021年12月4日 (六) 09:22
  • 和田河的缩略图
    和田(維吾爾語:خوتەن دەرياسى‎,拉丁维文:Xoten deryasi),旧称和、和郭勒或和达里雅,是塔里木河上游三大源流之一。 和田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部,有喀拉喀什和玉龙喀什两源,西源(喀拉喀什)为主源, 发源阿克塞欽喀喇昆仑山脉南端的冰河34°51′35″N 78°32′26″E…
    3 KB(551个字) - 2023年7月16日 (日) 20:40
  • (tián)道,中华民国初期设置的道。 清德宗光绪九年(1883年)置和直隶州。1913年废州置县。1920年4月由喀什噶尔道的和县、墨玉县、县、洛浦县、皮山县、叶城县六县置和道,下辖和、墨玉、洛浦、皮山、叶城6县及策勒县佐,属新疆省,以和
    1 KB(154个字) - 2024年4月5日 (五) 04:26
  • 王國和瑣羅亞斯德教的疏勒王國統治。仍然受到北印度佛教故鄉的文化影響,他們的統治者採用梵文名稱和頭銜。和敦煌的佛教實體有著緊密的伙伴關係,敦煌和的統治者通婚,敦煌的莫高窟和佛教寺廟由于皇室資助和讚助,他們的肖像畫在莫高窟。
    11 KB(1,319个字) - 2024年3月29日 (五) 02:07
  • 跋力微為繼承人。匹孤後來率領自己的部落自塞北遷西,其地東至麥田(今甘肅靖远县)、牽屯(今寧夏固原市內),西至濕羅,南至澆(今青海贵德县),北接大漠。匹孤死後,子禿髮壽繼位。 「禿髮」與「拓跋」本來是同姓,《晉書》稱「壽之在孕,母胡掖氏因寢而產被中,鮮卑謂被為『禿髮』,因而氏焉。」另一說法是「禿髮」與「拓跋」是同音異譯。…
    992字节(159个字) - 2018年11月30日 (五) 05:20
  • 仲云的缩略图
    记》有相关记载:“东南十里三危山 ,云三苗之所窜也。其西渡都乡曰阳关,沙州西曰仲云族,其牙帐居胡卢磧……匡鄴等西行入仲云界,至大屯城。仲云遣宰相四人、都督三十七人,候晋使者,匡鄴等以詔书慰諭之,皆东向拜。”后来成为西州回鹘的一部分。 《中国历史地图集》·五代十国时期·西州回鹘、、九姓乌护、葛逻禄…
    880字节(137个字) - 2023年5月4日 (四) 06:17
  • 甘肃新疆省的缩略图
    ,收復了新疆大部分地區。光緒七年(1881年)從俄羅斯手中收復伊犁。光緒十年,左宗棠奏請設立「新疆省」,由陝甘總督管轄,行政中心由伊犁移至迪化。新疆省初置鎮迪道、阿克蘇道、喀什噶爾道、伊塔道4道。至清末已廢除伯克制,有迪化、伊犁、焉耆、溫宿、疏勒、莎車6府,吐魯番、精
    11 KB(1,602个字) - 2024年3月17日 (日) 15:25
  • 新疆省 (中華民國)的缩略图
    同年11月,在英國的支持下,和人穆罕默德·伊敏、沙比提大毛拉等人在疏附宣佈成立東土耳其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推舉和加尼牙孜為總統。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2月,東土耳其斯坦被馬仲英部下馬福元所滅。穆罕默德·伊敏逃回和,又擁立其兄滿素爾為帕夏,成立「和伊斯蘭王國」,隨即被馬虎山所部消滅。…
    72 KB(4,601个字) - 2024年5月27日 (一) 12:23
  • 喀喇汗国的缩略图
    哈斯·哈吉甫生活在喀什噶尔,二人的陵墓至今都尚存喀什噶尔,并被当地人民所熟知。而长期作为汗国首都的喀什噶尔也因此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积淀。2008年,被联合国定为“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年”以纪念他诞生1000年。 喀喇汗国可汗列表 《宋史》卷四百九十傳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14 KB(2,405个字) - 2024年5月9日 (四) 06:30
  • 1908年),喀什噶爾道轄二府、一直隸廳、一直隸州: 中華民國成立後,北洋政府1913年廢除府、州,以道領縣,改道員為道尹。馬福興出任喀什噶爾道尹。1920年,分喀什噶爾道所屬和、洛浦、、墨玉、皮山、葉城諸縣置和道。此後,喀什噶爾道轄九縣: 1924年,中華民國內務部通令廢道,以省領縣。喀…
    4 KB(372个字) - 2021年9月24日 (五) 13:04
  • 河中地区的缩略图
    中等广大地区。    10世纪,波斯萨曼王朝(819—999年)(布哈拉为首都)统治。突厥乌古斯人阿弗剌昔牙卜家族的后裔在870年锡尔(药杀水三角洲)三角洲建立的喀喇汗国(870—1212年)阿尔斯兰·伊列克·纳斯尔侵入999年10月23日进入布哈拉,监禁了马立克,吞并中地区。…
    15 KB(2,243个字) - 2024年1月28日 (日) 16:20
  • 子拾寅逃到河曲(今青海黄河河曲),从弟伏念率领一万三千人归降北魏。445年8月,在白兰、曼头山(今青海共和西南)被北魏高凉王打敗,西渡流沙,退到。攻,杀其王及部众数万人。南征罽賓(今克什米尔),并遣使至宋求援。446年,魏军撤离,始返故地復位。450年,向刘宋朝贡,请求从龙涸(今四川松潘)入…
    2 KB(320个字) - 2024年2月8日 (四) 16:13
  • 源出于,而山多玉者此山也。其源所出,至于分爲三:東曰白玉,西曰緑玉,又西曰烏玉。三皆有玉而色異,每𡻕秋水涸,國王撈玉,然後國人得撈玉。〈《五代史記》卷第七十四《四夷附録》第三。〉 玉在于城外,其源出崑山,西流一千三百里至于界牛頭山,乃䟽爲三︰一曰白玉
  • 、中部湟水、南部隆务、大夏、洮、白龙;阿坝地区的安水、白水、黑水、岷江、大渡河等流域的广阔地区,即今青海(不包括玉樹)、甘肃甘南藏区和河西地区以及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大部分地区……「康」是指金沙江、澜沧江、青衣江、安宁
  • 往返絲綢之路上的商隊。中段主要是西域境內的諸線路,它們隨綠洲、沙漠的變化而時有變遷。三線在中途尤其是安西四鎮(640年設立)多有分岔和支路。 參見 天水 西寧 伏俟城 索爾庫裏盆地(索爾庫裏) 南道(又稱道):東起陽關,沿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經若羌(鄯善)、和田()、莎車等至蔥嶺。
  • வாத்தியார் (vāttiyār, “教師;家庭祭司;演員及舞者的訓練人”)。 也有其他說法,如唐朝時僧侶慧苑及訓詁書《一切經音義》認為其來自語或者疏勒王國的語言,但這些說法可能性都不大。 官話 (現代標準漢語) (拼音):héshàng (注音):ㄏㄜˊ ㄕㄤˋ (東干語,西里爾字母和維基詞典轉寫):хәшон
  •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七律二首·送瘟神》发表1958年10月3日《人民日报》。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