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
  • 輿之戰,是春秋時代晉國率領諸侯攻打鄭國的戰役。 周定王十九年(前588年)春,晉國聯同魯國、宋國、衛國及曹國討伐鄭國,以其在鞌之戰中對晉國不忠,使晉國蒙受損失。諸侯之軍先至伯牛,繼而又向東攻打鄭國。鄭公子偃率師迎戰,在東部設埋伏於鄤,又在輿(今河南開封縣西南的吹台)大敗晉國與諸侯之師,鄭國派大夫皇戌到楚國向楚共王獻捷。…
    2 KB(167个字) - 2022年1月8日 (六) 14:03
  • 莒展 (重定向自莒君展輿
    莒展(?—?),己姓,名展,為春秋諸侯國莒国君主之一,是莒國第18位君主。在位1年。魯襄公三十一年(前542年)莒犂比公密州暴虐,先立子展輿為太子,既而廢之,展輿遂殺父嗣位,其弟公子去疾投奔母國齊國。魯昭公(前541年)元年秋,公子去疾逐展輿,嗣位,是為莒著公。 《左传》·昭公…
    725字节(90个字) - 2024年5月18日 (六) 14:05
  • 輿之戰,晉國率領諸侯攻打鄭國,鄭公子偃率師迎戰,在東部設埋伏於鄤,又在輿(今河南開封縣西南的吹台)大敗晉國與諸侯之師,鄭國派大夫皇戌到楚國向楚共王獻捷。 荀首以前597年邲之戰之時俘虜的楚共王異母兄弟公子穀臣交換自己同樣被俘的兒子智罃。 公元1950年,首届“世界佛教徒友谊会”于科伦坡举办。会中议决:佛陀成道于公元前588年。…
    1 KB(109个字) - 2023年8月10日 (四) 14:56
  • 莒著公(?—前528年),己姓,名去疾,為春秋諸侯國莒国君主之一,是莒國第19位国君。在位13年。魯襄公三十一年(前542年)莒犂比公密州暴虐,先立子展輿為太子,既而廢之,展輿遂殺父嗣位,其弟公子去疾投奔母國齊國。魯昭公(前541年)元年秋,公子去疾逐展輿,嗣位,是為著
    801字节(116个字) - 2024年5月18日 (六) 14:05
  • 期(?—?),己姓,名茲輿期,莒国始祖。三皇五帝中的少昊之后裔。周武王伐纣,灭掉商朝後,封上古帝王的后裔为诸侯。封神农的后裔于焦国;封黄帝的后裔于南燕国;封帝尧的后裔于蓟国;封帝舜的后裔胡公满于陈国;封夏禹的后裔杞东楼公于杞国;封商汤的后裔微子启于宋国;封少昊的后裔茲期於莒国,子爵。茲期的都城开始在计,后徙封莒城(今山东莒县)。…
    902字节(138个字) - 2019年10月18日 (五) 03:07
  • 邱橓(1516年—1585年),字茂實,号月林,山東諸城,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橓自幼家貧,篤行好學。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舉鄉試第二,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殿試中進士,為行人司行人。嘉靖三十三年,升刑科給事中。 嘉靖三十四年七月,倭寇六七十人在道路上流竄搶劫,從太平府朝南京進犯。南…
    15 KB(2,979个字) - 2022年11月13日 (日) 13:24
  • 俭,而司马师率大军從汝陽潛兵與鄧艾會合。文钦不察,率军攻打鄧艾而中了司馬師設下的誘敵之計,被魏軍擊破敗走。毌儉聽到文欽戰敗的消息後慌忙棄城,乘夜逃遁。走至慎縣,左右侍從各自逃命,毌儉和幼弟毌秀和孫毌重藏匿在草叢中。平民張屬射殺毌儉,因而被封侯,毌儉梟首送入洛陽。毌秀、毌重和文欽都逃入東吳。其餘均降。…
    12 KB(1,657个字) - 2024年4月11日 (四) 08:59
  • 文學(1514年—?),字子晉,號豐臺,山東東昌府博平縣民籍江西永豐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山東鄉試第四十七名舉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式庚戌科會試第四十一名,登第三甲第八十七名進士。授行人司行人,三十三年正月选授南京福建道试监察御史,改北京御史,升陕西按察司佥事,调山西河東道佥事,官至布政司參議。…
    2 KB(231个字) - 2024年1月26日 (五) 04:12
  • 莒共公 (重定向自
    莒共公(?—?),己姓,名庚,為春秋諸侯國莒国君主之一,子爵,是莒國第19任君主。在位9年。 鲁昭公十四年(前528年)秋八月,莒著公卒,莒郊公不悲伤。国人不高兴,想立著公的弟弟庚为君。蒲余侯兹夫讨厌公子意恢而喜欢庚,郊公讨厌公子铎而喜欢意恢。公子铎和蒲余侯合谋,在十二月,蒲余侯杀公子意…
    1 KB(186个字) - 2019年10月18日 (五) 02:58
  • 鵬(?—?),字志弘,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 應天府鄉試第十八名舉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式庚戌科會試第四十三名,登第三甲第十一名進士。 曾祖芳;祖父雲;父鏜,母沈氏。 张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28册.  鲁小俊,江俊伟著. 贡举志五种…
    2 KB(146个字) - 2024年1月26日 (五) 04:09
  • 霍邱县 (重定向自
    5万(2020年)。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周代時為蓼國封地,故稱蓼城。南朝梁置霍戌。隋朝開皇十九年(599年)置霍縣,縣名因周代霍叔曾遷於此而得名(《讀史方輿紀要》:「志云:周成王時,霍叔遷於此,縣因以名。」) 清朝時,清代統治者為避孔子名諱(孔子名),改為霍邱縣。民國時期沿用。 霍邱县下辖21个镇、9个乡:…
    5 KB(451个字) - 2024年5月31日 (五) 08:16
  • 公西舆如的缩略图
    公西如(?—?),字子上,《孔子家语·弟子解》作公西與如、公西與。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弟子。 公西如生卒和事迹不详。 漢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從祀孔廟。 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封重伯。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封临朐侯。 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封先賢公西子。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937字节(91个字) - 2023年5月16日 (二) 04:31
  • 蓬萊山的缩略图
    蓬萊山 (重定向自
    《山海經·海內北經》中就有「蓬萊山在海中」之句。列子卷五《湯問》:亦有「渤海之東有五山焉,一曰岱,二曰員峤,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的記載,並指出後來岱輿、員嶠這两座山被传说中的龙伯国巨人钓去了守护神龟,因此沉没于海中,“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
    3 KB(385个字) - 2023年11月15日 (三) 00:37
  • 青邱 (重定向自
    被認為所指的就是是山東半島,唐朝時也會用來代表遼東半島週邊地區,後來韓國人也常將青邱當成朝鮮半島的雅稱。請閱讀青 (古朝鲜)。 在現代有些中國人認為大連的遺跡就是所謂的青邱,但目前無任何根據支持該理論。 [在维基数据编辑]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邊裔典·青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838字节(153个字) - 2024年2月29日 (四) 06:10
  • 丞韓休,嵩因而奏之。及休作相,遂薦丘代崔琳為御史大夫。既訥於言詞,敷奏多不稱旨。俄轉太子賓客,襲父爵宿預男,尋以疾拜禮部尚書,仍聽致仕。 雖歷要職,固守清儉,未嘗受人饋遺,第宅輿馬,稱為敝陋。致仕之後,藥餌殆將不給。上聞而嘉嘆,下制曰:「王夙負良材,累升茂秩,比緣疾疹,假以優閒。聞其家道屢空,…
    4 KB(581个字) - 2024年5月29日 (三) 14:46
  • 延翰,唐朝風水名師。山西聞喜縣人。 《古今圖書集成·堪輿部彙考》:「按《地理正宗》延翰師范越鳳。按《山西通志》,延翰,聞喜縣人。永徽時有文名。游泰山於石室中,遇神人授玉經,即《海角經》也。洞曉陰陽,依法扦擇,罔有不吉。開元中,為縣人卜葬地,理氣交見。太史奏曰:『河東聞喜有天子氣。』朝廷忌之,…
    2 KB(288个字) - 2024年3月1日 (五) 08:09
  • 《清史稿》卷一〇八·志八十三·選舉三:「壬午順天南皿監生莊令輿、俞長策,皆以兼作四書、五經文二十三篇違式,奏聞,俱授舉人。」 《大清聖祖仁皇帝實錄》卷二百九·康熙四十一年壬午九月壬子:禮部議覆,外簾監試御史節什等疏奏,監生莊令輿、俞長策試卷作五經文字,與例不合,但事關崇文雅化,理合奏聞,應無庸…
    7 KB(1,093个字) - 2024年1月25日 (四) 18:02
  • 虎丘的缩略图
    是中國江苏苏州的山丘,山丘上及附近有多處古跡。虎在古代有“吴中第一名胜”之誉。宋代苏东坡曾有“到苏州不游虎乃憾事也”的赞誉。 虎古跡中最著名的是云岩寺塔和剑池。云岩寺塔建于后周,被稱爲“中国第一斜塔”。剑池则可能存有吴王阖闾墓葬,也是传说中王羲之“神鹅易字”的地方。 虎
    13 KB(2,255个字) - 2023年12月8日 (五) 16:57
  • 輿(?—?),字仲任,陝西西安府涇陽縣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 陝西鄉試第五十六名舉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式庚戌科三甲第十名進士。 曾祖王敬;祖父王幹;父王鼎,贈縣丞。嫡母張氏(贈孺人);生母張氏。 张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28册.  鲁小俊,江俊伟著.…
    2 KB(148个字) - 2024年1月26日 (五) 04:22
  • 尼山的缩略图
    尼山 (重定向自
    在尼山的夫子洞,老鹰和老虎不但不敢侵害,還細心呵護。最后目睹這異像的颜徵在,立刻接回了孔子。 《集韻.平聲.脂韻》:「㞾,山名。顏氏禱於㞾,生孔子。或从,通作『尼』。」 [在维基数据编辑]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尼山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尼:孔子的出生地(繁體中文)…
    2 KB(215个字) - 2024年4月13日 (六) 07:22
  • 溫之鋒也。所以然者,豈不以山東之地,褊淺迫狹,雖西峙泰山,曾無重岡複嶺之限,東環大海,亦無奧穾險固之都,邢、趙扼其項,而淮、泗犄其足哉?是故郤至入而輿馬陘皆爲坦途;樂毅至而即墨、莒城危於累卵。韓信既破歷下以開基,耿弇復攻祝阿而發跡。南入穆陵,慕容遂爲俘囚。東逾汶上,益都之亡也忽諸。謂欲以一隅之守,
  • 輿過世,在攣鞮輿的統治年代,因為漢洲内戰,帝國重又掌握對漢戰爭的主動權,一度將前套、後套兩平原纳入帝國勢力范圍内,甚至將影響力渗入隴東高原和燕雲地區,似乎匈奴帝國的國勢正蒸蒸日上,離恢復老上單于攣鞮稽粥的頂盛時期指日可待,但有一些跡象表明匈奴帝國的内部存在着嚴重問题,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單于攣鞮輿
  •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 曰:“是鲁孔与?”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 曰:“是孔之徒与?” 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
  • 邯鄲,諸嘗與王生趙,時母家有仇怨,皆阬之。 又長阬,地名。《前漢·趙充國傳》出鹽澤,過長阬。 又姓。《左傳·哀十四年》司馬牛卒於魯郭門之外,阬氏葬諸輿。《註》阬氏,魯人也。《釋文》阬,苦庚反。或音岡。 又《集韻》居郞切,音岡。地名。 又《莊子·天運篇》在谷滿谷,在阬滿阬。塗郤守神,以物爲量。《楚辭
查看(先前20次 | )(20 | 50 | 100 | 250 | 500